一种手机背板淋涂工艺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3-10-17  121



1.本发明涉及手机背板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手机背板淋涂工艺。


背景技术:

2.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手机已经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工具,而手机背板作为手机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满足人们对手机的时尚和美观的追求。然而目前手机背板的质量较脆,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生碰撞时,容易导致手机背板损坏,导致手机需要维修,以维持正常的使用,而且手机背板抗划能力低下,导致手机背板的表面容易产生划痕,影响手机视觉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机背板淋涂工艺,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淋涂工艺使手机背板表面形成强化层。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手机背板淋涂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6.s1、丝印:向复合板上通过丝网印刷印制logo等图案;
7.s2、胶印:通过自动胶印机向复合板的内侧面印刷胶印层;
8.s3、转印:通过平面转印机向复合板进行转印,基于所述胶印层上形成转印层;
9.s4、电镀:通过电镀机于转印层上形成电镀层;
10.s4、印刷盖底:通过平面印刷机对所述电镀层上涂抹一层透明油墨层;
11.s5、高压:采用强化机对复合板进行曲面成型;
12.s6、淋涂:对复合板的表面淋涂强化液,待强化液半干后,对具有强化液的一面进行滚压形成纹理,再对复合板烘干形成强化层,并对强化层进行防指纹处理;
13.s7、cnc加工:对复合板加工形成通孔。
14.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步骤s6中,所述复合板需要倾斜放置进行淋涂。
15.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倾斜的角度为40-50
°

16.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强化液由树脂、增塑剂、表面活性调节剂、光引发剂和溶剂混合形成。
17.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强化层的厚度为10-18um。
18.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复合板包括有外层板和内层板,所述外层板和所述内层板通过复合固定。
19.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外层板为pmma材料层,所述内层板为pc材料层。
20.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复合板的厚度为0.5mm。
2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上述手机背板淋涂工艺,采用淋涂的工艺使手机背面背面形成一层强化层,能够增强手机背板的机械强度,使手机跌落时不易摔烂,增强手机背板的使用寿命,并且在强化层上还设有纹理,能够提高手机背板的防滑效果。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发明涉及的手机背板淋涂工艺的步骤示意图;
23.图2为本发明涉及的手机背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25.请结合图1和图2所示,一种手机背板淋涂工艺,采用复合板2进行加工依次形成胶印层3、转印层4、电镀层5、透明油墨层6以及强化层1,最终形成手机背板,复合板2包括有外层板和内层板,外层板和内层板通过复合固定,外层板为pmma材料层,内层板为pc材料层,背板的强度更高,使用寿命更长,复合板2的厚度为0.5mm,该淋涂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26.步骤1、丝印:向复合板上通过丝网印刷印制logo等图案。
27.步骤2、胶印:通过自动胶印机向复合板的内侧面印刷胶印层3,胶印层3形成一层胶印网点结构,胶印网点结构与转印层4结合,使手机后盖能够形成彩色渐变的效果,该胶印层3的厚度为6-10um。
28.步骤3、转印:通过平面转印机向复合板2进行转印,基于胶印层3上形成转印层4,转印层4能够形成精美的图案,增强手机背板的视觉效果,该转印层4的厚度为7-14um。
29.步骤4、电镀:通过电镀机于转印层4上形成电镀层5,电镀层5为镀铟层,增加产品亮度和纹理清晰度,电镀层5的厚度为40-450nm。
30.步骤4、印刷盖底:通过平面印刷机对电镀层5上涂抹一层透明油墨层6,以保护电镀层5,避免电镀层5被刮花,影响手机背板的视觉效果,透明油墨层6的厚度为25-35um。
31.步骤5、高压:采用强化机对复合板进行曲面成型。
32.步骤6、淋涂:对复合板的表面淋涂强化液,待强化液半干后,对具有强化液的一面进行滚压形成纹理,再对复合板2烘干形成强化层1,并对强化层进行防指纹处理,该纹理能够加强手机背板与人手的摩擦力,防止手机背板表面过于光滑,而使手机与人手脱离,造成碰撞,强化层的厚度为10-18um。其中,复合板2需要倾斜放置进行淋涂,倾斜的角度为40-50
°
,使淋涂时的强化液可能沿复合板2流出,能够避免淋涂时产生流痕、异色、晶点等缺陷。
33.若按照重量划分,上述强化液由树脂40-50份、增塑剂13-17份、表面活性调节剂0.2份、光引发剂5-6份和溶剂50份混合形成。该树脂包括有机树脂和杂化树脂,该增塑剂为柠檬酸三丁酯或者柠檬酸三乙酯,该光引发剂一般采用二苯甲酮,该溶剂一般为酯类溶剂或者醇类溶剂,可以为乙酸乙酯或者乙醇。
34.步骤7、cnc:对复合板加工形成通孔。
35.以上所述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例,并非来限制本发明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手机背板淋涂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丝印:向复合板上通过丝网印刷印制logo等图案;s2、胶印:通过自动胶印机向复合板的内侧面印刷胶印层;s3、转印:通过平面转印机向复合板进行转印,基于所述胶印层上形成转印层;s4、电镀:通过电镀机于转印层上形成电镀层;s4、印刷盖底:通过平面印刷机对所述电镀层上涂抹一层透明油墨层;s5、高压:采用强化机对复合板进行曲面成型;s6、淋涂:对复合板的表面淋涂强化液,待强化液半干后,对具有强化液的一面进行滚压形成纹理,再对复合板烘干形成强化层,并对强化层进行防指纹处理;s7、cnc加工:对复合板加工形成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背板淋涂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6中,所述复合板需要倾斜放置进行淋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机背板淋涂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的角度为40-50
°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机背板淋涂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化液由树脂、增塑剂、表面活性调节剂、光引发剂和溶剂混合形成。5.根据权利要求2、3或4所述的手机背板淋涂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化层的厚度为10-18um。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机背板淋涂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板包括有外层板和内层板,所述外层板和所述内层板通过复合固定。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机背板淋涂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板为pmma材料层,所述内层板为pc材料层。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机背板淋涂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板的厚度为0.5mm。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机背板淋涂工艺,包括以下步骤:丝印;胶印;转印;电镀;印刷盖底;高压;淋涂:对复合板的表面淋涂强化液,待强化液半干后,对具有强化液的一面进行滚压形成纹理,再对复合板烘干形成强化层,并对强化层进行防指纹处理;CNC加工。上述手机背板淋涂工艺,采用淋涂的工艺使手机背面背面形成一层强化层,能够增强手机背板的机械强度,使手机跌落时不易摔烂,增强手机背板的使用寿命,并且在强化层上还设有纹理,能够提高手机背板的防滑效果。果。果。


技术研发人员:吴建晓 张伦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阿特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07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