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厂用环境试验箱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3-10-20  107



1.本发明涉及环境试验箱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厂用环境试验箱。


背景技术:

2.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也得到长足的发展。不但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求,部分汽车及零部件产品已进入国际市场,为中国汽车及零部件企业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随着产业发展,特别是出口的大幅度增加,对产品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对关系到生命财产安全的车辆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安全检测技术在汽车产品开发、设计和制造中,先进的检测、试验手段至关重要。
3.目前的环境模拟试验采用的试验箱有多种,各项试验需在不同的试验箱中进行,造成了中转的人力、时间及所占场地的浪费,增加了试验成本,试验箱组装过程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汽车厂用环境试验箱。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厂用环境试验箱,包括包括底板、位于底板正上方的盖板、两端分别固定设于底板和盖板上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及第四侧板、设于底板上的加热装置、设于盖板上的进料装置;所述底板、盖板、第一侧板至第四侧板围设呈试验箱;所述底板分别与第一侧板至第四侧板之间的连接及盖板分别与第一侧板至第四侧板之间的连接是通过多个固定装置完成固定连接;所述底板、盖板、第一侧板至第四侧板的中间都设有海绵隔热层;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转动设于底板上的空心管、与空心管一端连通且固定设于其上的腔体、设于腔体侧壁上的第一通孔、转动套设于腔体上且固定设于底板上的空心盘、等距环形分布且固定设于空心盘内的多个隔板、位于相邻两个隔板中间且设于空心盘底部的多个进气孔、用于驱动空心管转动的驱动组件;多个所述进气孔分别通入热气、冷气、湿气、氧气。
6.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设于空心管另一端的空心半圆板、等距环形分布设于空心半圆板上的多个半圆槽、位于相邻两个半圆槽中间且设于空心半圆板上的第一弧形槽、一端转动设于第三侧板上的第一转轴、转动设于半圆槽内且固定设于第一转轴另一端的拨盘、转动设于拨盘上的弹簧伸缩杆、固定设于第三侧板上用于驱动第一转轴转动的第一电机、设于空心半圆板中间的排气孔。
7.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固定套设于第一转轴上的第一齿轮、等距环形分布且一端固定设于底板上的多个第一基座、转动设于第一基座上且与第一齿轮啮合设置的第一齿盘、转动套设于第一齿盘上且固定设于第一基座上的固定盘、等距环形分布且可移动设于固定盘上的多个弹块、固定设于第一齿盘上的延长板。
8.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固定套设于第一转轴上的波杆、固定设于底板上的两个第二基座、分别固定设于两个第二基座上的两个扭杆、分别固定套设于两个扭杆上的两个转板、两端分别转动设于两个转板上的连接杆、一端固定设于腔体中心处的第一导向杆、可移动
套设于第一导向杆上的密封环、一端固定套设于密封环上的导轨、一端可移动设于导轨上且另一端转动套设于连接杆上的滑块。
9.所述进料装置包括同时转动设于多个第一基座上的第二齿盘、分别转动设于多个第一基座上的多个第二转轴、分别固定套设于多个第二转轴上且与第二齿盘啮合设置的多个第二齿轮、固定设于第一侧板上用于驱动其中一个第二转轴转动的第二电机、分别固定套设于多个第二转轴上的多个第一转杆、设于盖板上的进料口、设于进料口处的托板、两端分别转动设于第一转杆和托板上的第二转杆、设于进料口处的罩壳、一端转动设于罩壳上的门、设于罩壳和门上的开关。
10.所述托板包括板体、固定设于板体中间处的固定块、两端分别固定设于固定块和盖板上的多段伸缩管、设于多段伸缩管上的多个第二通孔。
11.所述开关包括设于门上的卡槽、固定设于罩壳上的第三基座、转动设于第三基座上的第一卡板、与第一卡板对称设置且转动设于第三基座上的第二卡板、可移动设于罩壳上的拉杆、固定设于拉杆上的固定板、两端分别固定设于拉杆和第三基座上的第一弹簧、固定设于盖板上的第四基座、转动设于第四基座上的第三转轴、一端转动设于拉杆上且可移动贯穿设于第三转轴上的第三转杆、固定设于板体上的斜块。
12.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设于底板上的第五基座、可移动设于第五基座上的第一夹块、与第一夹块对称设置且可移动设于第五基座上的第二夹块、贯穿可移动设于第五基座上且一端固定设于第一夹块上的第二导向杆、贯穿可移动设于第五基座上且一端固定设于第二夹块上的第三导向杆、固定设于第一侧板上的第六基座、一端固定设于第六基座上的第四导向杆、可移动套设于第四导向杆上的滑座、两端分别固定设于滑座和第六基座上的第二弹簧、套设于第二导向杆上且两端分别固定设于第五基座和第二导向杆另一端上的第三弹簧、套设于第三导向杆上且两端分别固定设于第五基座和第三导向杆另一端上的第四弹簧、一端固定设于滑座上的第一圆柱体、设于第一夹块上的第二弧形槽、设于第二夹块上的第三弧形槽、设于第一夹块上的第一斜面、设于第二夹块上的第二斜面、设于第六基座上的第三斜面及第四斜面。
13.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设于第一夹块上的第四弧形槽、与第四弧形槽对应设于第二夹块上的第五弧形槽、固定设于第四导向杆另一端上的第二圆柱体。
14.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固定设于第一夹块上的第三圆柱体、与第三圆柱体对应设于第二夹块上的第四圆柱体、设于第四圆柱体上的锥形面、固定套设于第三圆柱体上的卡盘、设于第三圆柱体上的插槽、可移动设于第四圆柱体上的插杆、两端分别固定设于插杆和第四圆柱体上的第五弹簧、等距环形分布且转动设于插杆上的多个第三卡板、两端分别固定设于第三卡板和插杆上的第六弹簧。
15.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加热装置使该试验箱能够低温试验、高温试验、湿度试验及氧化试验集成为一体,整体保温效果好,可实现-100℃至260℃的保温效果,通过固定装置便于试验箱整体的组装,使组装过程中更为简单,且固定牢固,通过进料装置能够使试验箱内的空气与外部隔开,避免上料过程中试验箱内的空气排出,造成能源的浪费;通过转动空心管使空心管上的腔体转动,使腔体上的第一通孔进行公转,第一通孔与热气的进气孔对应后,热气进入空心盘内,通过多个隔板设置把空心盘内腔隔成多个小内腔,热气进入小内腔后,通过第一通孔进入腔体内,腔体内的热气通过空心管进入试验箱内,对试验箱进
行加热,通过转动空心管使腔体上的第一通孔对应的进气孔开始进气,使该试验箱能够低温试验、高温试验、湿度试验及氧化试验,切换方便。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发明的侧面示意图。
18.图3为图2中的h处放大图。
19.图4为图2中的a-a线的剖视图。
20.图5为图4中的a处放大图。
21.图6为图4中的b处放大图。
22.图7为图4中的b-b线的剖视图。
23.图8为图7中的c处放大图。
24.图9为图7中的c-c线的剖视图。
25.图10为图9中的d处放大图。
26.图11为图9中的d-d线的结构剖视图。
27.图12为图11中的e处放大图。
28.图13为图4中的e-e线的剖视图。
29.图14为图13中的f处放大图。
30.图15为图13中的g处放大图。
31.图16为图2中的f-f线的剖视图。
32.图17为图16中的i处放大图。
33.图18为图16中的g-g线的剖视图。
34.图19为图18中的j处放大图。
35.图20为图16中的h-h线的剖视图。
36.图21为图20中的l处放大图。
37.图22为图16中的i-i线的剖视图。
38.图23为图22中的k处放大图。
39.图24为图4中的j-j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40.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1.如图1-24所示,一种汽车厂用环境试验箱,包括包括底板1、位于底板正上方的盖板2、两端分别固定设于底板和盖板上的第一侧板3、第二侧板4和第三侧板5及第四侧板6、设于底板上的加热装置7、设于盖板上的进料装置8;所述底板、盖板、第一侧板至第四侧板围设呈试验箱9;所述底板分别与第一侧板至第四侧板之间的连接及盖板分别与第一侧板
至第四侧板之间的连接是通过多个固定装置10完成固定连接;所述底板、盖板、第一侧板至第四侧板的中间都设有海绵隔热层;所述加热装置7包括转动设于底板上的空心管71、与空心管一端连通且固定设于其上的腔体72、设于腔体侧壁上的第一通孔73、转动套设于腔体上且固定设于底板上的空心盘74、等距环形分布且固定设于空心盘内的多个隔板75、位于相邻两个隔板中间且设于空心盘底部的多个进气孔76、用于驱动空心管转动的驱动组件;多个所述进气孔分别通入热气、冷气、湿气、氧气;通过固定装置便于试验箱整体的组装,使组装过程中更为简单,且固定牢固,通过进料装置能够使试验箱内的空气与外部隔开,避免上料过程中试验箱内的空气排出,造成能源的浪费;通过转动空心管使空心管上的腔体转动,使腔体上的第一通孔进行公转,第一通孔与热气的进气孔对应后,热气进入空心盘内,通过多个隔板设置把空心盘内腔隔成多个小内腔,热气进入小内腔后,通过第一通孔进入腔体内,腔体内的热气通过空心管进入试验箱内,对试验箱进行加热,通过转动空心管使腔体上的第一通孔对应的进气孔开始进气,使该试验箱能够低温试验、高温试验、湿度试验及氧化试验,四者切换方便。
42.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设于空心管另一端的空心半圆板77、等距环形分布设于空心半圆板上的多个半圆槽78、位于相邻两个半圆槽中间且设于空心半圆板上的第一弧形槽79、一端转动设于第三侧板上的第一转轴710、转动设于半圆槽内且固定设于第一转轴另一端的拨盘711、转动设于拨盘上的弹簧伸缩杆712、固定设于第三侧板上用于驱动第一转轴转动的第一电机713、设于空心半圆板中间的排气孔714;通过第一电机驱动第一转轴转动一圈,使拨盘转动一圈,拨盘上的弹簧伸缩杆位于第一弧形槽内移动,使空心半圆板转动,使空心半圆板转动一格,一格为相邻两个半圆槽之间的距离,使腔体上的第一通孔公转,通过上述设置能够控制空心半圆板转动一格,使第一通孔每次转动相邻两个进气孔之间的距离,完成热气、冷气、湿气、氧气的切换工作。
43.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固定套设于第一转轴上的第一齿轮715、等距环形分布且一端固定设于底板上的多个第一基座716、转动设于第一基座上且与第一齿轮啮合设置的第一齿盘717、转动套设于第一齿盘上且固定设于第一基座上的固定盘718、等距环形分布且可移动设于固定盘上的多个弹块719、固定设于第一齿盘上的延长板720;第一转轴转动一圈时,使第一齿轮转动一圈,使第一齿盘转动相邻两个弹块之间的距离,使延长板进行公转,使延长板能够推动弹块压缩,同时弹块能够给延长板推力,最终使第一转轴不易转动,避免第一电机停止转动时空心管意外转动。
44.所述加热装置7还包括固定套设于第一转轴上的波杆721、固定设于底板上的两个第二基座722、分别固定设于两个第二基座上的两个扭杆723、分别固定套设于两个扭杆上的两个转板724、两端分别转动设于两个转板上的连接杆725、一端固定设于腔体中心处的第一导向杆726、可移动套设于第一导向杆上的密封环727、一端固定套设于密封环上的导轨728、一端可移动设于导轨上且另一端转动套设于连接杆上的滑块729;第一转轴转动时使波杆转动,使两个转板转动,后续通过两个扭杆对两个转板进行复位,使连接杆公转,使滑块沿着导轨移动,通过第一导向杆设置,使密封环位于第一导向杆上移动,使密封环从排气孔内移出,使排气孔打开,通过上述设置冷气切换热气过程中密封环能够堵住排气孔,切换完成后排气孔才开启。
45.所述进料装置8包括同时转动设于多个第一基座上的第二齿盘81、分别转动设于
多个第一基座上的多个第二转轴82、分别固定套设于多个第二转轴上且与第二齿盘啮合设置的多个第二齿轮83、固定设于第一侧板上用于驱动其中一个第二转轴转动的第二电机84、分别固定套设于多个第二转轴上的多个第一转杆85、设于盖板上的进料口86、设于进料口处的托板87、两端分别转动设于第一转杆和托板上的第二转杆88、设于进料口处的罩壳89、一端转动设于罩壳上的门810、设于罩壳和门上的开关811;手动把门打开,门打开后把汽车部件放在托板上,再关闭门,通过第二电机驱动第二转轴转动,使第二齿轮转动,使第二齿盘转动,使多个第二转轴转动,使多个第一转杆转动,使第二转杆转动,使托板竖直向下移动,使托板上的汽车部件竖直下移,对汽车部件试验过程中第二电机可驱动托板位于试验箱内往复的移动,提高试验箱内的空气流通,使温度更为均匀,从而提高试验过程中的进度及效果。
46.所述托板87包括板体871、固定设于板体中间处的固定块872、两端分别固定设于固定块和盖板上的多段伸缩管873、设于多段伸缩管上的多个第二通孔874;板体竖直下移过程中使多段伸缩管伸长,多段伸缩管复位时通过板体对多个第二通孔进行密封,使试验箱始终与外部隔绝,多段伸缩管伸长过程中试验箱内的空气通过多个第二通孔进入多段伸缩管内,使试验箱内的空气更好的作用在汽车部件上,托板竖直往复移动过程中使多段伸缩管内的空气与试验箱内的空气进行互换,通过多段伸缩管设置能够减少汽车部件的接触面积,同时能够对各种规格的部件进行试验,通过多段伸缩管的伸缩使汽车部件试验过程中接触处可进行切换,即能够对汽车部件全方位进行试验。
47.所述开关811包括设于门上的卡槽812、固定设于罩壳上的第三基座813、转动设于第三基座上的第一卡板814、与第一卡板对称设置且转动设于第三基座上的第二卡板815、可移动设于罩壳上的拉杆816、固定设于拉杆上的固定板817、两端分别固定设于拉杆和第三基座上的第一弹簧818、固定设于盖板上的第四基座819、转动设于第四基座上的第三转轴820、一端转动设于拉杆上且可移动贯穿设于第三转轴上的第三转杆821、固定设于板体上的斜块822;板体竖直下移过程中开关为关闭状态,板体复位后使斜块推动第三转杆转动,使第三转轴转动,使拉杆下移,使第一弹簧伸长,拉杆下移过程中推动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相对转动,使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脱离卡槽,使门能够开启,反之拉杆通过第一弹簧进行复位时,通过固定板设置能够推动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反向转动,使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能够同时卡在卡槽内,使门能够固定,通过上述设置避免汽车部件在试验过程中门被意外开启,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48.所述固定装置10包括固定设于底板上的第五基座101、可移动设于第五基座上的第一夹块102、与第一夹块对称设置且可移动设于第五基座上的第二夹块103、贯穿可移动设于第五基座上且一端固定设于第一夹块上的第二导向杆104、贯穿可移动设于第五基座上且一端固定设于第二夹块上的第三导向杆105、固定设于第一侧板上的第六基座106、一端固定设于第六基座上的第四导向杆107、可移动套设于第四导向杆上的滑座108、两端分别固定设于滑座和第六基座上的第二弹簧109、套设于第二导向杆上且两端分别固定设于第五基座和第二导向杆另一端上的第三弹簧110、套设于第三导向杆上且两端分别固定设于第五基座和第三导向杆另一端上的第四弹簧111、一端固定设于滑座上的第一圆柱体112、设于第一夹块上的第二弧形槽113、设于第二夹块上的第三弧形槽114、设于第一夹块上的第一斜面115、设于第二夹块上的第二斜面116、设于第六基座上的第三斜面117及第四
斜面118;第一侧板与底板固定时,只需把第一侧板放下底板上即可,第一侧板放在底板上时,使第六基座推动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相对靠近移动,通过第三斜面和第四斜面及第一夹块上的第一斜面和第二夹块上的第二斜面设置,使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更容易相对靠近移动,通过第二导向杆和第三导向杆设置,使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沿着直线移动,后续通过第三弹簧和第四弹簧对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进行复位,即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相对远离,通过第二弹簧设置使滑座上的第一圆柱体先接触在第五基座上,使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能够夹住第一圆柱体,通过第二弧形槽和第三弧形槽使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能够更好的夹住第一圆柱体,通过上述即可完成第一侧板与底板的固定,固定方便快捷,便于后续拆装,只需上移第一侧板即可完成拆卸。
49.所述固定装置10还包括设于第一夹块上的第四弧形槽119、与第四弧形槽对应设于第二夹块上的第五弧形槽120、固定设于第四导向杆另一端上的第二圆柱体121;通过第四弧形槽和第五弧形槽及第二圆柱体设置,使滑座下移过程中第二圆柱体能够位于第四弧形槽和第五弧形槽内,对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再次限定,同时能够使第一侧板和底板固定的更加牢固,同时通过第四弧形槽和第五弧形槽设置能够对第一侧板起到导向作用,使第六基座更好的驱动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移动。
50.所述固定装置10还包括固定设于第一夹块上的第三圆柱体122、与第三圆柱体对应设于第二夹块上的第四圆柱体123、设于第四圆柱体上的锥形面124、固定套设于第三圆柱体上的卡盘125、设于第三圆柱体上的插槽126、可移动设于第四圆柱体上的插杆127、两端分别固定设于插杆和第四圆柱体上的第五弹簧128、等距环形分布且转动设于插杆上的多个第三卡板129、两端分别固定设于第三卡板和插杆上的第六弹簧130;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相对靠近时,第三圆柱体和第四圆柱体相对靠近,使插杆能够插入插槽内,第三圆柱体和第四圆柱体继续靠近时,通过锥形面设置,使多个第三卡板转动,使第三卡板能够卡住卡盘,后续通过第六弹簧对第三卡板进行复位,最终使第三圆柱体和第四圆柱体能够对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再次的限定,提高整体的固定效果。
51.上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为市场上购买得到的。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厂用环境试验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位于底板正上方的盖板(2)、两端分别固定设于底板和盖板上的第一侧板(3)、第二侧板(4)和第三侧板(5)及第四侧板(6)、设于底板上的加热装置(7)、设于盖板上的进料装置(8);所述底板、盖板、第一侧板至第四侧板围设呈试验箱(9);所述底板分别与第一侧板至第四侧板之间的连接及盖板分别与第一侧板至第四侧板之间的连接是通过多个固定装置(10)完成固定连接;所述底板、盖板、第一侧板至第四侧板的中间都设有海绵隔热层;所述加热装置(7)包括转动设于底板上的空心管(71)、与空心管一端连通且固定设于其上的腔体(72)、设于腔体侧壁上的第一通孔(73)、转动套设于腔体上且固定设于底板上的空心盘(74)、等距环形分布且固定设于空心盘内的多个隔板(75)、位于相邻两个隔板中间且设于空心盘底部的多个进气孔(76)、用于驱动空心管转动的驱动组件;多个所述进气孔分别通入热气、冷气、湿气、氧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厂用环境试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设于空心管另一端的空心半圆板(77)、等距环形分布设于空心半圆板上的多个半圆槽(78)、位于相邻两个半圆槽中间且设于空心半圆板上的第一弧形槽(79)、一端转动设于第三侧板上的第一转轴(710)、转动设于半圆槽内且固定设于第一转轴另一端的拨盘(711)、转动设于拨盘上的弹簧伸缩杆(712)、固定设于第三侧板上用于驱动第一转轴转动的第一电机(713)、设于空心半圆板中间的排气孔(71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厂用环境试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固定套设于第一转轴上的第一齿轮(715)、等距环形分布且一端固定设于底板上的多个第一基座(716)、转动设于第一基座上且与第一齿轮啮合设置的第一齿盘(717)、转动套设于第一齿盘上且固定设于第一基座上的固定盘(718)、等距环形分布且可移动设于固定盘上的多个弹块(719)、固定设于第一齿盘上的延长板(720)。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厂用环境试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7)还包括固定套设于第一转轴上的波杆(721)、固定设于底板上的两个第二基座(722)、分别固定设于两个第二基座上的两个扭杆(723)、分别固定套设于两个扭杆上的两个转板(724)、两端分别转动设于两个转板上的连接杆(725)、一端固定设于腔体中心处的第一导向杆(726)、可移动套设于第一导向杆上的密封环(727)、一端固定套设于密封环上的导轨(728)、一端可移动设于导轨上且另一端转动套设于连接杆上的滑块(729)。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厂用环境试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装置(8)包括同时转动设于多个第一基座上的第二齿盘(81)、分别转动设于多个第一基座上的多个第二转轴(82)、分别固定套设于多个第二转轴上且与第二齿盘啮合设置的多个第二齿轮(83)、固定设于第一侧板上用于驱动其中一个第二转轴转动的第二电机(84)、分别固定套设于多个第二转轴上的多个第一转杆(85)、设于盖板上的进料口(86)、设于进料口处的托板(87)、两端分别转动设于第一转杆和托板上的第二转杆(88)、设于进料口处的罩壳(89)、一端转动设于罩壳上的门(810)、设于罩壳和门上的开关(81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厂用环境试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87)包括板体(871)、固定设于板体中间处的固定块(872)、两端分别固定设于固定块和盖板上的多段伸缩管(873)、设于多段伸缩管上的多个第二通孔(874)。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汽车厂用环境试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811)包括设于门上的卡槽(812)、固定设于罩壳上的第三基座(813)、转动设于第三基座上的第一卡
板(814)、与第一卡板对称设置且转动设于第三基座上的第二卡板(815)、可移动设于罩壳上的拉杆(816)、固定设于拉杆上的固定板(817)、两端分别固定设于拉杆和第三基座上的第一弹簧(818)、固定设于盖板上的第四基座(819)、转动设于第四基座上的第三转轴(820)、一端转动设于拉杆上且可移动贯穿设于第三转轴上的第三转杆(821)、固定设于板体上的斜块(822)。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厂用环境试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10)包括固定设于底板上的第五基座(101)、可移动设于第五基座上的第一夹块(102)、与第一夹块对称设置且可移动设于第五基座上的第二夹块(103)、贯穿可移动设于第五基座上且一端固定设于第一夹块上的第二导向杆(104)、贯穿可移动设于第五基座上且一端固定设于第二夹块上的第三导向杆(105)、固定设于第一侧板上的第六基座(106)、一端固定设于第六基座上的第四导向杆(107)、可移动套设于第四导向杆上的滑座(108)、两端分别固定设于滑座和第六基座上的第二弹簧(109)、套设于第二导向杆上且两端分别固定设于第五基座和第二导向杆另一端上的第三弹簧(110)、套设于第三导向杆上且两端分别固定设于第五基座和第三导向杆另一端上的第四弹簧(111)、一端固定设于滑座上的第一圆柱体(112)、设于第一夹块上的第二弧形槽(113)、设于第二夹块上的第三弧形槽(114)、设于第一夹块上的第一斜面(115)、设于第二夹块上的第二斜面(116)、设于第六基座上的第三斜面(117)及第四斜面(118)。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汽车厂用环境试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10)还包括设于第一夹块上的第四弧形槽(119)、与第四弧形槽对应设于第二夹块上的第五弧形槽(120)、固定设于第四导向杆另一端上的第二圆柱体(121)。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汽车厂用环境试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10)还包括固定设于第一夹块上的第三圆柱体(122)、与第三圆柱体对应设于第二夹块上的第四圆柱体(123)、设于第四圆柱体上的锥形面(124)、固定套设于第三圆柱体上的卡盘(125)、设于第三圆柱体上的插槽(126)、可移动设于第四圆柱体上的插杆(127)、两端分别固定设于插杆和第四圆柱体上的第五弹簧(128)、等距环形分布且转动设于插杆上的多个第三卡板(129)、两端分别固定设于第三卡板和插杆上的第六弹簧(130)。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厂用环境试验箱,包括底板、位于底板正上方的盖板、两端分别固定设于底板和盖板上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及第四侧板、设于底板上的加热装置、设于盖板上的进料装置;所述底板、盖板、第一侧板至第四侧板围设呈试验箱;所述底板分别与第一侧板至第四侧板之间的连接及盖板分别与第一侧板至第四侧板之间的连接是通过多个固定装置完成固定连接;所述底板、盖板、第一侧板至第四侧板的中间都设有海绵隔热层。侧板的中间都设有海绵隔热层。侧板的中间都设有海绵隔热层。


技术研发人员:薛钰荣 杨一波 钱虞萍 邵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绍兴上虞申丰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13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