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压蒸汽回收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3-10-26  111



1.本发明涉及蒸汽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压蒸汽回收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2.在造纸、制药、锻造等工业领域,由于工艺原因,往往会排出大量的低压蒸汽,这些低压蒸汽也被称为乏汽,
3.现有技术中,这部分蒸汽往往会被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从而使得其蕴含的热量直接被浪费,不利于热能资源的合理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压蒸汽回收利用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低压蒸汽无法得到合理利用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压蒸汽回收利用装置,所述低压蒸汽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压力改变头、引导管和加热方管,所述压力改变头设置于所述引导管的一端,且与所述引导管连通,所述加热方管则设置于所述引导管的外侧,且通过所述引导管与所述压力改变头连通;
6.所述压力改变头包括高压喷嘴、抽吸管和外管套,所述高压喷嘴设置于所述外管套的一侧,且所述高压喷嘴外接高压蒸汽,所述抽吸管则设置于所述外管套的下侧,且所述抽吸管与所述外管套连通,所述外管套则与所述引导管连通。
7.利用所述压力改变头配合所述引导管,利用所述压力改变头输出高压蒸汽,从而将生产过程中的低压蒸汽带动并混合,使得原有的低压蒸汽具有一定流速,通过让混合蒸汽穿过所述加热方管,利用混合蒸汽的余热来实现对所述加热方管的加热加热,从而满足加热的需求,并增设所述高压喷嘴配合所述抽吸管,通过所述高压喷嘴喷出的高压蒸汽带动所述抽吸管内的低压蒸汽混合,从而满足对蒸汽的流速的提升,进而实现对蒸汽余热的合理使用。
8.其中,所述高压喷嘴具有压力改变腔、喉颈端和喷出嘴,所述压力改变腔设置于所述喷出嘴的内侧,且贯穿所述喷出嘴,所述喉颈端则设置于所述压力改变腔的中心处,且所述喉颈端为锥形结构,所述喷出嘴则设置于所述外管套的一端。
9.利用所述压力改变腔适应所述喉颈端,使得高压蒸汽的压力进行改变,从而使得高压蒸汽的流速变慢,以充分与低压蒸汽进行混合,进而实现高压蒸汽与低压蒸汽能量的充分交换,进而合理利用低压蒸汽的余热。
10.其中,所述外管套设有混合室、喉管和降压室,所述混合室设置于所述喷出嘴的外侧,且所述混合室通过所述喉管与所述降压室连通,所述降压室为喇叭状结构,且与所述引导管连通。
11.利用所述混合室实现低压蒸汽与高压蒸汽的混合,再辅以所述喉管,通过所述喉管改变所述混合室内混合蒸汽的流速,让混合蒸汽经过所述降压室后,能再次将速度降下,
以被所述引导管引导至所述加热方管中,利用余热实现加热。
12.其中,所述喉管包括单向阀片、引导环和管体,所述引导环与所述管体滑动连接,且设置于所述管体的内侧,所述单向阀片则与所述引导环固定连接,且所述单向阀片与所述降压室契合。
13.利用所述单向阀片实现对所述混合蒸汽的单向传输,进而在进行后续的所述加热方管的工作时,避免所述加热方管内残留的蒸汽反流至所述压力改变头中。
14.其中,所述单向阀片设有橡胶片和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引导环固定连接,且所述固定板设置于所述引导环远离所述混合室的一侧,所述橡胶片则套设于所述固定板的外周侧,且所述橡胶片与所述降压室契合。
15.利用所述橡胶片封闭所述降压室,利用所述橡胶片与所述降压室贴合,从而在停止所述混合室的混合蒸汽传输时,能使得所述降压室内残留的蒸汽不会出现反流的现象,所述管体则用以引导混合蒸汽的流动方向,进而便于配合进行后续的加热工作。
16.其中,所述抽吸管设有连接法兰和管口,所述连接法兰环绕所述管口,且所述管口通过所述连接法兰与低压蒸汽输入端固定,所述管口还贯穿所述外管套输送低压蒸汽,以与所述高压喷嘴输送的高压蒸汽混合。
17.利用所述连接法兰配合所述管口,从而使得所述抽吸管能与低压蒸汽的输入端连接固定,所述管口则用以配合低压蒸汽的传输。
18.本发明的一种低压蒸汽回收利用装置,增设所述高压喷嘴,利用所述高压喷嘴喷出高压蒸汽,带动所述抽吸管内低压蒸汽的流动,从而使得高压蒸汽与低压蒸汽混合后,交换能量,让低压蒸汽也具有一定的流速,并配合以输送至所述加热方管,以完成后续对其他物体的加热工作,从而合理利用低压蒸汽的余热。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是本发明提供一种低压蒸汽回收利用装置的正向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本发明提供一种低压蒸汽回收利用装置的反向结构示意图。
22.图3是本发明提供一种低压蒸汽回收利用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3.图4是本发明提供一种低压蒸汽回收利用装置的加热方管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4.图5是本发明提供一种低压蒸汽回收利用装置的压力改变头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5.1-压力改变头、2-引导管、3-加热方管、4-高压喷嘴、5-抽吸管、6-外管套、7-放置管、8-蒸汽流通管、9-压力改变腔、10-喉颈端、11-喷出嘴、12-连接法兰、13-管口、14-混合室、15-喉管、16-降压室、17-引导槽、18-助热板、19-连通管、20-单向阀片、21-引导环、22-管体、23-橡胶片、24-固定板、25-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
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27.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8.请参阅图1至图5,本发明提供一种低压蒸汽回收利用装置,所述低压蒸汽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压力改变头1、引导管2和加热方管3,所述压力改变头1设置于所述引导管2的一端,且与所述引导管2连通,所述加热方管3则设置于所述引导管2的外侧,且通过所述引导管2与所述压力改变头1连通;
29.所述压力改变头1包括高压喷嘴4、抽吸管5和外管套6,所述高压喷嘴4设置于所述外管套6的一侧,且所述高压喷嘴4外接高压蒸汽,所述抽吸管5则设置于所述外管套6的下侧,且所述抽吸管5与所述外管套6连通,所述外管套6则与所述引导管2连通。
30.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压力改变头1用以改变低压蒸汽的流速,所述引导管2则引导与低压蒸汽混合后的高压蒸汽的流动方向,所述加热方管3则作为发挥混合蒸汽余热的结构,以满足后续的加热工作,所述高压喷嘴4喷出高压蒸汽,通过高压蒸汽从所述高压喷嘴4喷出后,在压力的作用下使得所述抽吸管5内部的低压蒸汽自发的与高压蒸汽混合,进而使得高压蒸汽的动能能传递给低压蒸汽,也使得低压蒸汽能与高压蒸汽进行换热,在所述外管套6内混合均匀后,即可将混合蒸汽传递至下一步骤。
31.进一步的,所述高压喷嘴4具有压力改变腔9、喉颈端10和喷出嘴11,所述压力改变腔9设置于所述喷出嘴11的内侧,且贯穿所述喷出嘴11,所述喉颈端10则设置于所述压力改变腔9的中心处,且所述喉颈端10为锥形结构,所述喷出嘴11则设置于所述外管套6的一端;
32.所述外管套6设有混合室14、喉管15和降压室16,所述混合室14设置于所述喷出嘴11的外侧,且所述混合室14通过所述喉管15与所述降压室16连通,所述降压室16为喇叭状结构,且与所述引导管2连通;
33.所述喉管15包括单向阀片20、引导环21和管体22,所述引导环21与所述管体22滑动连接,且设置于所述管体22的内侧,所述单向阀片20则与所述引导环21固定连接,且所述单向阀片20与所述降压室16契合;
34.所述单向阀片20设有橡胶片23和固定板24,所述固定板24与所述引导环21固定连接,且所述固定板24设置于所述引导环21远离所述混合室14的一侧,所述橡胶片23则套设于所述固定板24的外周侧,且所述橡胶片23与所述降压室16契合;
35.所述抽吸管5设有连接法兰12和管口13,所述连接法兰12环绕所述管口13,且所述管口13通过所述连接法兰12与低压蒸汽输入端固定,所述管口13还贯穿所述外管套6输送低压蒸汽,以与所述高压喷嘴4输送的高压蒸汽混合。
36.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压力改变腔9用以改变高压蒸汽的压强,利用所述喉颈端10的配合,当高压蒸汽从所述压力改变腔9的一端进入后,在所述喉颈端10的作用下逐渐增大压强,从而提升高压蒸汽在脱离所述喉颈端10时的流速,当高压蒸汽通过所述喷出嘴11喷出所述高压喷嘴4后,高压蒸汽带有一定的动能,此时会使得所述喷出嘴11部分出现一定的
负压,由于压差,会使得设置在所述抽吸管5内部的低压蒸汽被洗出所述抽吸管5,从而从所述抽吸管5进入到所述混合室14内,低压蒸汽与高压蒸汽混合过程中,高压蒸汽将部分动能传递给低压蒸汽,此时低压蒸汽也具有一定的动能,高压蒸汽与低压蒸汽混合后形成的混合蒸汽通过所述喉管15进行传递,在混合蒸汽进入所述喉管15过程中,在所述喉管15的作用下被输送至所述降压室16,利用所述降压室16空间的改变,从而使得混合蒸汽的流速变慢,进而使得混合蒸汽在进入到所述加热方管3时,能充分与所述加热方管3混合,进而实现加热工作,所述降压室16则承担对混合蒸汽的降速工作,而所述喉管15承担部分对混合蒸汽的降速工作,还可以实现自动封闭,利用所述单向阀片20配合所述引导环21,当无需使用混合蒸汽时,所述单向阀片20即在所述引导环21的作用下实现复位,所述引导环21设有弹性件,当无需使用混合蒸汽进行后续加热时,停止高压蒸汽的输送,混合蒸汽流速下降,所述引导环21即可在弹性件的作用下进行复位,进而封闭所述管体22,而所述橡胶片23则配合所述固定板24,利用所述固定板24与所述管体22契合,即可完成对所述管体22的封闭,所述橡胶片23则用以适应所述降压室16,所述连接法兰12用以提升所述抽吸管5与外接的低压蒸汽输入口的连接强度,所述管口13则用以接受低压蒸汽。
37.进一步的,所述加热方管3包括放置管7和蒸汽流通管8,所述蒸汽流通管8套设于所述放置管7的外侧,且所述蒸汽流通管8与所述引导管2连通,所述放置管7则设置于所述蒸汽流通管8的内侧;
38.所述蒸汽流通管8设有引导槽17和若干助热板18,所述引导槽17设置于所述蒸汽流通管8的顶部,且沿所述蒸汽流通管8的长度延伸方向设置,若干所述助热板18则均匀设置于所述蒸汽流通管8的内侧;
39.所述蒸汽流通管8还包括连通管19和排水管25,所述连通管19连通所述排水管25和所述引导管2,所述排水管25则设置于所述蒸汽流通管8的下侧,且所述排水管25内设有若干铜网。
40.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放置管7用以放置待加热的物体,所述蒸汽流通管8则引导混合蒸汽的传递,当混合蒸汽进入到所述蒸汽流通管8后,随所述蒸汽流通管8在所述放置管7外移动,进而完成对所述放置管7的加热工作,而所述引导槽17则用以引导换热后的混合蒸汽凝结的水珠的流动方向,以最终完成收集,所述助热板18配合所述蒸汽流通管8,从而进一步的减慢混合蒸汽的流速,使得混合蒸汽能更充分的在所述助热板18件停留,进而通过所述蒸汽流通管8将热量传递至所述放置管7,所述连通管19用以连接所述排水管25和所述引导管2,所述排水管25则用以排出所述蒸汽流通管8内产生的水珠。
41.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低压蒸汽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蒸汽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压力改变头(1)、引导管(2)和加热方管(3),所述压力改变头(1)设置于所述引导管(2)的一端,且与所述引导管(2)连通,所述加热方管(3)则设置于所述引导管(2)的外侧,且通过所述引导管(2)与所述压力改变头(1)连通;所述压力改变头(1)包括高压喷嘴(4)、抽吸管(5)和外管套(6),所述高压喷嘴(4)设置于所述外管套(6)的一侧,且所述高压喷嘴(4)外接高压蒸汽,所述抽吸管(5)则设置于所述外管套(6)的下侧,且所述抽吸管(5)与所述外管套(6)连通,所述外管套(6)则与所述引导管(2)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压蒸汽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喷嘴(4)具有压力改变腔(9)、喉颈端(10)和喷出嘴(11),所述压力改变腔(9)设置于所述喷出嘴(11)的内侧,且贯穿所述喷出嘴(11),所述喉颈端(10)则设置于所述压力改变腔(9)的中心处,且所述喉颈端(10)为锥形结构,所述喷出嘴(11)则设置于所述外管套(6)的一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压蒸汽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套(6)设有混合室(14)、喉管(15)和降压室(16),所述混合室(14)设置于所述喷出嘴(11)的外侧,且所述混合室(14)通过所述喉管(15)与所述降压室(16)连通,所述降压室(16)为喇叭状结构,且与所述引导管(2)连通。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低压蒸汽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喉管(15)包括单向阀片(20)、引导环(21)和管体(22),所述引导环(21)与所述管体(22)滑动连接,且设置于所述管体(22)的内侧,所述单向阀片(20)则与所述引导环(21)固定连接,且所述单向阀片(20)与所述降压室(16)契合。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低压蒸汽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管(5)设有连接法兰(12)和管口(13),所述连接法兰(12)环绕所述管口(13),且所述管口(13)通过所述连接法兰(12)与低压蒸汽输入端固定,所述管口(13)还贯穿所述外管套(6)输送低压蒸汽,以与所述高压喷嘴(4)输送的高压蒸汽混合。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蒸汽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压蒸汽回收利用装置,低压蒸汽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压力改变头、引导管和加热方管,压力改变头包括高压喷嘴、抽吸管和外管套,高压喷嘴设置于外管套的一侧,且高压喷嘴外接高压蒸汽,抽吸管则设置于外管套的下侧,且抽吸管与外管套连通,外管套则与引导管连通,增设高压喷嘴,利用高压喷嘴喷出高压蒸汽,带动抽吸管内低压蒸汽的流动,从而使得高压蒸汽与低压蒸汽混合后,交换能量,让低压蒸汽也具有一定的流速,并配合以输送至加热方管,以完成后续对其他物体的加热工作,从而合理利用低压蒸汽的余热。余热。余热。


技术研发人员:杨楚周 李永华 陈正辉 王力锋 贺英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金发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07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