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属于起重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型筒体自锁起吊装置及起吊方法。
背景技术:
2.一种大型筒体滚弯成型后直径在5米左右,滚弯成型后筒体呈卧式置于滚弯设备上,现有起吊方法是将钢丝绳穿过筒体,钢丝绳两端挂在起重设备吊钩上进行起吊,没有专用起吊装置。现有起吊方法具有如下缺点:
3.1.作业难度大,钢丝绳穿过筒体后,由于筒体直径太大,起重人员难以将钢丝绳挂入更高的吊钩,需要借助登高车作业;
4.2.安全风险高,起重人员登高将钢丝绳挂入吊钩需要在6米左右高度进行作业,作业安全风险高;
5.3.作业时间长,整套穿绳、挂钩作业占用起吊的大部分时间,作业时间长、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大型筒体自锁起吊装置及起吊方法,采用c形起吊吊具,便于吊起大型圆筒零件,并通过杠杆实现起吊自锁,保证了起吊的安全性;具有操作便利、安全性高的特点。
7.本发明提供一种大型筒体自锁起吊装置,包括吊具本体1、防脱杆2、压杆 3、杠杆4、前部连接组件5、后部连接组件6和中部连接组件7,吊具本体1 包括上臂101、下臂102和连接臂107,连接臂107安装于上臂101和下臂102 之间的一侧构成c形开口106,下臂102远离连接臂107的一端通过前导向管 103连接防脱杆2,下臂102的中端通过后导向管104连接压杆3,下臂102上位于前导向管103和后导向管104之间安装第一支架,防脱杆2包括前导向杆 201、前限位圈202、第一前铰接孔203和配重块204,前导向杆201的一端插接于前导向管103并与之形成滑动副,前导向杆201上套接前限位圈202,前导向杆201的另一端固接第一前铰接孔203,第一前铰接孔203的下侧固连,压杆3包括后导向杆301、后限位圈302和第一后铰接孔303,后导向杆301 的一端插接于后导向管104并与之形成滑动副,后导向杆301上套接后限位圈 302,后导向杆301的底端固连第一后铰接孔303,第一支架的底端设置第一支架孔105,杠杆4包括第四前铰接孔401、第二支架孔402、第四后铰接孔403、前杠杆臂404和后杠杆臂405,前杠杆臂404设置于第四前铰接孔401和第二支架孔402之间,后杠杆臂405设置于第二支架孔402和第四后铰接孔403,杠杆4通过中部连接组件7将第二支架孔402与第一支架孔105相连,通过前部连接组件5将第四前铰接孔401与第一前铰接孔203相连,通过后部连接组件6将第四后铰接孔403与第一后铰接孔303相连。
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前部连接组件5包括前连接板501、第二前铰接孔5011、第三前铰接孔5012、一对前铰接螺栓502、一对前部铜套503 和一对前铰接螺母504,前连接板501的上下端分别设置第二前铰接孔5011和第三前铰接孔5012,上侧的前铰接螺
栓502穿过第二前铰接孔5011套接于上侧的前部铜套503内,上侧的前部铜套503套接于杠杆4的第四前铰接孔401 内并通过上侧的前铰接螺母504固定,下侧的前铰接螺栓502穿过第三前铰接孔5012套接于下侧前部铜套503内,下侧的前部铜套503套接于防脱杆2的第一前铰接孔203内并通过上侧的前铰接螺母504固定。
9.进一步的,后部连接组件6包括后连接板601、第二后铰接孔6011、第三后铰接孔6012、一对后铰接螺栓602、一对后部铜套603和一对后铰接螺母604,后连接板601的上下端分别设置第二后铰接孔6011和第三后铰接孔6012,上侧的后铰接螺栓602穿过第二后铰接孔6011套接于上侧的后部铜套603内,上侧的后部铜套603套接于杠杆4的第四后铰接孔403内并通过上侧的后铰接螺母604固定,下侧的后铰接螺栓602穿过第三后铰接孔6012套接于下侧后部铜套603内,下侧的后部铜套603套接于防压杆3的第一后铰接孔303内并通过上侧的后铰接螺母604固定。
10.进一步的,中部连接组件7包括双头螺纹轴701、螺纹外圆7011、一对中部铜套702和一对中部连接螺母703,螺纹外圆7011套接于双头螺纹轴701的中心处,双头螺纹轴701的左侧螺纹轴套接于左侧的中部铜套702内,左侧的中部铜套702套接于第一支架孔105中并通过左侧的中部连接螺母703固定,双头螺纹轴701的右侧螺纹轴套接于右侧的中部铜套702内,右侧的中部铜套 702套接于杠杆4的第二支架孔402中并通过右侧的中部连接螺母703固定。
11.一种大型筒体自锁起吊装置的起吊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2.步骤s1、将起吊绳索与吊耳108连接,吊起整套起吊装置;
13.步骤s2、吊机、起重人员配合,将吊具本体1上的c形开口106对正筒体侧壁,筒体靠近吊具本体1的上臂101;
14.步骤s3、沿筒体宽度方向,将吊具本体1卡入筒体,此过程筒体始终保持靠近吊具本体1的上臂101;
15.步骤s4、向上拎起整套起吊装置,使筒体压下压杆3与下臂102接触,并通过杠杆4升起防脱杆2,将c形开口106半封闭,实现起吊自锁;
16.步骤s5、将筒体转移至目的地后,下降整套起吊装置,使筒体落地且与下臂102脱离接触,此时防脱杆2受配重块204的重力下降,打开c形开口106;
17.步骤s6、将起吊装置沿筒体侧壁平移出筒体,此过程筒体始终保持靠近吊具本体1的上臂101,起吊作业完成。
18.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该装置可以实现大型筒体起吊作业,能避免钢丝绳穿过筒体,避免起重人员高处挂钩作业,同时还能够实现起吊自锁,防止筒体在起吊作业中滑落,具有起吊作业便捷性好和作业安全性高的特点。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发明自锁起吊装置装配示意图。
20.图2为本发明的吊具本体示意图。
21.图3为本发明的防脱杆示意图。
22.图4为本发明的压杆示意图。
23.图5为本发明的杠杆示意图。
24.图6为本发明的前部连接组件示意图。
25.图7为本发明的后部连接组件示意图。
26.图8为本发明的中部连接组件示意图。
27.图中,1.吊具本体,101.上臂,102.下臂,103.前导向管,104.后导向管, 105.第一支架孔,106.c形开口,107.连接臂,108.吊耳,2.防脱杆,201.前导向杆,202.限位圈,203.第一前铰接孔,204.配重块,3.压杆,301.后导向杆,302. 限位圈,303.第一后铰接孔,4.杠杆,401.第四前铰接孔,402.第二支架孔,403. 第四后铰接孔,404.前杠杆臂,405.后杠杆臂,5.前部连接组件,501.前连接板, 5011.第二前铰接孔,5012.第三前铰接孔,502.前铰接螺栓,503.前部铜套,504. 前铰接螺母,6.后部连接组件,601.后连接板,6011.第二后铰接孔,6012.第三后铰接孔,602.后铰接螺栓,603.后部铜套,604.后铰接螺母,7.中部连接组件, 701.双头螺纹轴,7011.螺纹外圆,702.中部铜套,703.中部连接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28.请参阅图1-图8,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大型筒体自锁起吊装置,包括吊具本体1、防脱杆2、压杆3、杠杆4、前部连接组件5、后部连接组件6、中部连接组件7。在非作业状态,受重力和杠杆作用,有配重块204的防脱杆2处于最低位置,压杆3处于最高位置且凸出吊具本体1的下臂102。在筒体起吊作业时,压杆3受压下降,通过杠杆4的作用升起防脱杆2,实现起吊自锁功能。筒体起吊作业的状态。
29.如图2所示,吊具本体1上的上臂101和下臂102之间采用单侧的连接臂 107连接,形成c形开口106,可穿过筒体外壁进行起吊;吊具本体1上制有前导向管103和后导向管104作为防脱杆2和压杆3的导向装置;吊具本体1 上制有第一支架孔105作为杠杠4的安装支点;吊具本体1上制有吊耳108用于起吊绳索悬挂。
30.如图3所示,防脱杆2上制有前导向杆201,可以在前导向管103中滑动;防脱杆2上制有限位圈202,作为防脱杆2的向上运动限位;防脱杆2上制有配重块204,使防脱杆2的无作业状态位于为最低位置,即c形开口106完全打开;防脱杆2上制有第一前铰接孔203用于和前部连接组件5的连接。
31.如图4所示,压杆3上制有后导向杆301,可以在后导向管104中滑动;压杆3上制有限位圈302,作为压杆3的向上运动限位;依靠防脱杆2上的配重块204,压杆3的无作业状态位于最高限位处,此时限位圈302抵住后导向管 104,后导向杆301凸出吊具本体1的下臂102;压杆3上制有第一后铰接孔303 用于和后部连接组件7的连接。
32.如图5所示,杠杆4通过中部连接组件7将第二支架孔402与第一支架孔 105连接并作为杠杆4的支点;杠杆4通过前部连接组件5、后部连接组件6分别与防脱杆2和压杆3连接;杠杆4的前杠杠臂404长度是后杠杆臂405长度的3倍,实现压杆3能够以较小的下压行程升起较高的防脱杆2。
33.如图6所示,前部连接组件5包括前连接板501、第二前铰接孔5011、第三前铰接孔5012、一对前铰接螺栓502、一对前部铜套503和一对前铰接螺母504,前连接板501的上下端分别设置第二前铰接孔5011和第三前铰接孔5012,上侧的前铰接螺栓502穿过第二前铰接孔5011套接于上侧的前部铜套503内,上侧的前部铜套503套接于杠杆4的第四前铰接孔401内并通过上侧的前铰接螺母504固定,下侧的前铰接螺栓502穿过第三前铰接孔5012套接于
下侧前部铜套503内,下侧的前部铜套503套接于防脱杆2的第一前铰接孔203内并通过上侧的前铰接螺母504固定。
34.如图7所示,后部连接组件6包括后连接板601、第二后铰接孔6011、第三后铰接孔6012、一对后铰接螺栓602、一对后部铜套603和一对后铰接螺母604,后连接板601的上下端分别设置第二后铰接孔6011和第三后铰接孔6012,上侧的后铰接螺栓602穿过第二后铰接孔6011套接于上侧的后部铜套603内,上侧的后部铜套603套接于杠杆4的第四后铰接孔403内并通过上侧的后铰接螺母604固定,下侧的后铰接螺栓602穿过第三后铰接孔6012套接于下侧后部铜套603内,下侧的后部铜套603套接于防压杆3的第一后铰接孔303内并通过上侧的后铰接螺母604固定。
35.如图8所示,中部连接组件7包括双头螺纹轴701、螺纹外圆7011、一对中部铜套702和一对中部连接螺母703,螺纹外圆7011套接于双头螺纹轴701的中心处,双头螺纹轴701的左侧螺纹轴套接于左侧的中部铜套702内,左侧的中部铜套702套接于第一支架孔105中并通过左侧的中部连接螺母703固定,双头螺纹轴701的右侧螺纹轴套接于右侧的中部铜套702内,右侧的中部铜套 702套接于杠杆4的第二支架孔402中并通过右侧的中部连接螺母703固定。
36.该装置的起吊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7.步骤s1、将起吊绳索与吊耳108连接,吊起整套起吊装置;
38.步骤s2、吊机、起重人员配合,将吊具本体1上的c形开口106对正筒体侧壁,筒体靠近吊具本体1的上臂101;
39.步骤s3、沿筒体宽度方向,将吊具本体1卡入筒体,此过程筒体始终保持靠近吊具本体1的上臂101;
40.步骤s4、向上拎起整套起吊装置,使筒体压下压杆3与下臂102接触,并通过杠杆4升起防脱杆2,将c形开口106半封闭,实现起吊自锁;
41.步骤s5、将筒体转移至目的地后,下降整套起吊装置,使筒体落地且与下臂 102脱离接触,此时防脱杆2受配重块204的重力下降,打开c形开口106;
42.步骤s6、将起吊装置沿筒体侧壁平移出筒体,此过程筒体始终保持靠近吊具本体1的上臂101,起吊作业完成。
43.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具体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中的描述只是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大型筒体自锁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吊具本体(1)、防脱杆(2)、压杆(3)、杠杆(4)、前部连接组件(5)、后部连接组件(6)和中部连接组件(7),所述吊具本体(1)包括上臂(101)、下臂(102)和连接臂(107),所述连接臂(107)安装于所述上臂(101)和所述下臂(102)之间的一侧构成c形开口(106),所述下臂(102)远离所述连接臂(107)的一端通过前导向管(103)连接所述防脱杆(2),所述下臂(102)的中端通过后导向管(104)连接所述压杆(3),所述下臂(102)上位于所述前导向管(103)和所述后导向管(104)之间安装第一支架,所述防脱杆(2)包括前导向杆(201)、前限位圈(202)、第一前铰接孔(203)和配重块(204),所述前导向杆(201)的一端插接于所述前导向管(103)并与之形成滑动副,所述前导向杆(201)上套接所述前限位圈(202),所述前导向杆(201)的另一端固接所述第一前铰接孔(203),所述第一前铰接孔(203)的下侧固连,所述压杆(3)包括后导向杆(301)、后限位圈(302)和第一后铰接孔(303),所述后导向杆(301)的一端插接于所述后导向管(104)并与之形成滑动副,所述后导向杆(301)上套接所述后限位圈(302),所述后导向杆(301)的底端固连所述第一后铰接孔(303),所述第一支架的底端设置第一支架孔(105),所述述杠杆(4)包括第四前铰接孔(401)、第二支架孔(402)、第四后铰接孔(403)、前杠杆臂(404)和后杠杆臂(405),所述前杠杆臂(404)设置于所述第四前铰接孔(401)和所述第二支架孔(402)之间,所述后杠杆臂(405)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孔(402)和所述第四后铰接孔(403),所述杠杆(4)通过中部连接组件(7)将所述第二支架孔(402)与所述第一支架孔(105)相连,通过前部连接组件(5)将所述第四前铰接孔(401)与所述第一前铰接孔(203)相连,通过后部连接组件(6)将所述第四后铰接孔(403)与所述第一后铰接孔(303)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筒体自锁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部连接组件(5)包括前连接板(501)、第二前铰接孔(5011)、第三前铰接孔(5012)、一对前铰接螺栓(502)、一对前部铜套(503)和一对前铰接螺母(504),所述前连接板(501)的上下端分别设置所述第二前铰接孔(5011)和所述第三前铰接孔(5012),上侧的所述前铰接螺栓(502)穿过所述第二前铰接孔(5011)套接于上侧的所述前部铜套(503)内,上侧的所述前部铜套(503)套接于所述杠杆(4)的第四前铰接孔(401)内并通过上侧的所述前铰接螺母(504)固定,下侧的所述前铰接螺栓(502)穿过所述第三前铰接孔(5012)套接于下侧所述前部铜套(503)内,下侧的所述前部铜套(503)套接于所述防脱杆(2)的所述第一前铰接孔(203)内并通过上侧的所述前铰接螺母(504)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筒体自锁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部连接组件(6)包括后连接板(601)、第二后铰接孔(6011)、第三后铰接孔(6012)、一对后铰接螺栓(602)、一对后部铜套(603)和一对后铰接螺母(604),所述后连接板(601)的上下端分别设置所述第二后铰接孔(6011)和所述第三后铰接孔(6012),上侧的所述后铰接螺栓(602)穿过所述第二后铰接孔(6011)套接于上侧的所述后部铜套(603)内,上侧的所述后部铜套(603)套接于所述杠杆(4)的第四后铰接孔(403)内并通过上侧的所述后铰接螺母(604)固定,下侧的所述后铰接螺栓(602)穿过所述第三后铰接孔(6012)套接于下侧所述后部铜套(603)内,下侧的所述后部铜套(603)套接于所述防压杆(3)的所述第一后铰接孔(303)内并通过上侧的所述后铰接螺母(604)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筒体自锁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连接组件(7)包括双头螺纹轴(701)、螺纹外圆(7011)、一对中部铜套(702)和一对中部连接螺母
(703),所述螺纹外圆(7011)套接于所述双头螺纹轴(701)的中心处,所述双头螺纹轴(701)的左侧螺纹轴套接于左侧的所述中部铜套(702)内,左侧的所述中部铜套(702)套接于所述第一支架孔(105)中并通过左侧的所述中部连接螺母(703)固定,所述双头螺纹轴(701)的右侧螺纹轴套接于右侧的所述中部铜套(702)内,右侧的所述中部铜套(702)套接于所述杠杆(4)的所述第二支架孔(402)中并通过右侧的所述中部连接螺母(703)固定。5.一种大型筒体自锁起吊装置的起吊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将起吊绳索与吊耳(108)连接,吊起整套起吊装置;步骤s2、吊机、起重人员配合,将吊具本体(1)上的c形开口(106)对正筒体侧壁,筒体靠近吊具本体(1)的上臂(101);步骤s3、沿筒体宽度方向,将吊具本体(1)卡入筒体,此过程筒体始终保持靠近吊具本体(1)的上臂(101);步骤s4、向上拎起整套起吊装置,使筒体压下压杆(3)与下臂(102)接触,并通过杠杆(4)升起防脱杆(2),将c形开口(106)半封闭,实现起吊自锁;步骤s5、将筒体转移至目的地后,下降整套起吊装置,使筒体落地且与下臂(102)脱离接触,此时防脱杆(2)受配重块(204)的重力下降,打开c形开口(106);步骤s6、将起吊装置沿筒体侧壁平移出筒体,此过程筒体始终保持靠近吊具本体(1)的上臂(101),起吊作业完成。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一种大型筒体自锁起吊装置及起吊方法,包括吊具本体、防脱杆、压杆、杠杆、前部连接组件、后部连接组件、中部连接组件。吊具本体可由行车等起重设备吊起,防脱杆安装于C形开口端部,压杆安装于吊具本体中部,杠杆安装于吊具本体底部。防脱杆与杠杆通过前部连接组件连接,压杆与杠杠通过后部连接组件连接,杠杆与吊具本体通过中部连接组件连接。本发明采用C形起吊吊具,便于吊起大型圆筒零件,并通过杠杆实现起吊自锁,保证了起吊的安全性。具有操作便利、安全性高的特点。安全性高的特点。安全性高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何娟娟 张进利 程俊 娄德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中船绿洲机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15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