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防水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液体卷材防水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2.彩钢瓦是采用彩色涂层钢板,经辊压冷弯成各种波型的压型板,由于彩钢瓦的结构轻、购买及搭建施工成本低,因此被广泛的用于厂房、仓库、特种建筑、跨度较大的钢结构建筑中作为屋面使用。
3.采光瓦屋面虽然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在长时间使用后,由于外来飞石、灰尘等杂物的影响,其表面还是会渐渐的出现一些锈点,锈点伴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形成漏水点,此时针对采光瓦屋面需要进行防水施工。
4.现阶段多采用液体卷材对彩钢瓦的表面进行覆盖来实现防水效果,然而现阶段的施工手段存在着不能够有效处理漏水点、以及不能够对阴角处的彩钢瓦的边缘进行合理处理的问题,且在喷涂的过程中还会出现喷涂不均匀以及喷涂后的喷涂层附着力较差易脱离的现象。为此,我们提出了液体卷材防水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液体卷材防水施工方法。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7.液体卷材防水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8.s1、清理屋面:用高压水枪或机械除锈机对彩钢瓦屋面进行除锈处理,并清洗干净;针对难以清洗的区域,单独用锈转化剂局部对生锈部位进行喷涂,待生锈部位全部完成锈转化后,用水冲洗清洁干净;
9.s2、漏水点修补:使用清洁剂对漏点进行清洗,使用钢刷/砂纸对漏点进行手工打磨,进一步的喷涂稀释状态下的防腐防水环氧沥青形成防腐防水环氧沥青填充层;并覆盖聚酯无纺布;
10.s3、建筑物阴角处理:针对建筑物阴角处覆盖的彩钢瓦的边缘部分,喷涂稀释状态下的防腐防水环氧沥青形成防腐防水环氧沥青填充层,并覆盖聚酯无纺布;
11.s4、防腐防水环氧沥青基层施工:针对步骤s1、s2、s3处理完毕后的彩钢瓦表面、聚酯无纺布表面,喷涂稀释状态下的防腐防水环氧沥青,喷涂过程中分三次完成,且每次喷涂的层厚均保持200μm、三次喷涂过程的喷涂施工方向一致、且每层喷涂完毕后的干燥时间保持在6小时以上,形成防腐防水环氧沥青基层;
12.s5、液体卷材的准备:基于液体卷材的粘稠度加水稀释,稀释过程使用涂料搅拌器对其进行搅拌,搅拌时间不得少于20秒;
13.s6、试喷:选取光滑的地面,通过控制喷涂设备不同的喷涂变量(喷头高度、雾化程度、移动速度)的情况下,对试喷面的喷涂厚度进行检测,在检测数据为膜厚500
±
5μm的情
况下,确立喷涂变量;
14.s7、正式喷涂液体卷材层:基于步骤s6确立的喷涂变量,将液体卷材喷涂在步骤s4所形成的防腐防水环氧沥青层的表面上,形成第一道液体卷材层;待6小时后,再次基于步骤s6确立的喷涂变量,将液体卷材喷涂在第一道液体卷材层表面上,形成第二道液体卷材层,第二道液体卷材层经6小时自然干燥后,所述第一道液体卷材层、第二道液体卷材层共同形成液体卷材层,整个液体卷材防水施工完成。
15.优选的,在步骤s2漏水点修补的过程中,当打磨结束后,还需对漏水点进行检查,待确保无漏水现象后,再进行涂防腐防水环氧沥青基层的步骤。
16.优选的,在步骤s2漏水点修补的过程中,所覆盖的聚酯无纺布边缘宽于所对应的漏水点的边缘150mm;在步骤s3中,所覆盖的聚酯无纺布边缘宽于所对应的彩钢瓦的边缘150mm。
17.优选的,在步骤s2、s3、s4中,所喷涂的稀释状态下的防腐防水环氧沥青为防腐防水环氧沥青与水一比一进行配置。
18.优选的,在步骤s4中,喷涂施工方向为从彩钢瓦屋面的屋脊方向向两侧进行施工,且喷涂机喷头离屋面不得大于200mm,进一步的在每层喷涂施工完毕后,保持三小时以内彩钢瓦屋面不结露、不反潮。
19.优选的,在步骤s5中,液体卷材为水性外露型高弹液体卷材,稀释过程中液体卷材与水的比例不大于1:1。
20.优选的,在步骤s6中,所进行检测的检查方法为五点检测法,即在试喷面中框选边长为2米的正方形,对其四角及中部的膜厚进行检测并求取平均值。
21.优选的,在步骤s7进行的过程中,彩钢瓦屋面所处的湿度不得高于80%,且施工方向为平行彩钢瓦屋面屋脊,由屋脊向屋檐铺设的,按照流水方向搭接。
22.本发明提出的液体卷材防水施工方法,有益效果在于:本方案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在喷涂液体卷材前对彩钢瓦的表面(尤其是漏水处)以及彩钢瓦的边缘(处于建筑阴角处的彩钢瓦的边缘),进行喷涂防腐防水环氧沥青基层并覆盖聚酯无纺布的处理,因此在进一步喷涂液体卷材层时,能够使彩钢瓦屋面以及与建筑阴角相交处的边缘实现液体卷材层的全覆盖,使得彩钢瓦屋面以及与建筑件没有接口存在,避免了因接口而导致的漏雨的缺点;且喷涂过程中严格保证了每层对应的厚度、间隔时间、喷涂作业时的外部环境温度、喷涂方向,从而能够确保彩钢瓦表面、防腐防水环氧沥青基层、聚酯无纺布及液体卷材层之间的牢固度,避免了彩钢瓦屋面的液体卷材层出现松动,确保了防水效果,且整个施工过程中操作简单方便易施行,有利于进行推广。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发明的施工效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5.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26.实施例1:
27.参照图1,液体卷材防水施工方法,液体卷材防水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8.s1、清理屋面:用高压水枪或机械除锈机对彩钢瓦屋面进行除锈处理,并清洗干净;针对难以清洗的区域,单独用锈转化剂局部对生锈部位进行喷涂,待生锈部位全部完成锈转化后,用水冲洗清洁干净;
29.s2、漏水点修补:使用清洁剂对漏点进行清洗,使用钢刷/砂纸对漏点进行手工打磨,进一步的喷涂稀释状态下的防腐防水环氧沥青形成防腐防水环氧沥青填充层;并覆盖聚酯无纺布;
30.s3、建筑物阴角处理:针对建筑物阴角处覆盖的彩钢瓦的边缘部分,喷涂稀释状态下的防腐防水环氧沥青形成防腐防水环氧沥青填充层,并覆盖聚酯无纺布;
31.s4、防腐防水环氧沥青基层施工:针对步骤s1、s2、s3处理完毕后的彩钢瓦表面、聚酯无纺布表面,喷涂稀释状态下的防腐防水环氧沥青,喷涂过程中分三次完成,且每次喷涂的层厚均保持200μm、三次喷涂过程的喷涂施工方向一致、且每层喷涂完毕后的干燥时间保持在6小时以上,形成防腐防水环氧沥青基层;
32.s5、液体卷材的准备:基于液体卷材的粘稠度加水稀释,稀释过程使用涂料搅拌器对其进行搅拌,搅拌时间不得少于20秒;
33.s6、试喷:选取光滑的地面,通过控制喷涂设备不同的喷涂变量(喷头高度、雾化程度、移动速度)的情况下,对试喷面的喷涂厚度进行检测,在检测数据为膜厚500
±
5μm的情况下,确立喷涂变量;
34.s7、正式喷涂液体卷材层:基于步骤s6确立的喷涂变量,将液体卷材喷涂在步骤s4所形成的防腐防水环氧沥青层的表面上,形成第一道液体卷材层;待6小时后,再次基于步骤s6确立的喷涂变量,将液体卷材喷涂在第一道液体卷材层表面上,形成第二道液体卷材层,第二道液体卷材层经6小时自然干燥后,所述第一道液体卷材层、第二道液体卷材层共同形成液体卷材层,整个液体卷材防水施工完成。
35.实施例2
36.在步骤s2漏水点修补的过程中,当打磨结束后,还需对漏水点进行检查,待确保无漏水现象后,再进行涂防腐防水环氧沥青基层的步骤。
37.实施例3
38.在步骤s2漏水点修补的过程中,所覆盖的聚酯无纺布边缘宽于所对应的漏水点的边缘150mm;在步骤s3中,所覆盖的聚酯无纺布边缘宽于所对应的彩钢瓦的边缘150mm。
39.实施例4
40.在步骤s2、s3、s4中,所喷涂的稀释状态下的防腐防水环氧沥青为防腐防水环氧沥青与水一比一进行配置。
41.实施例5
42.在步骤s4中,喷涂施工方向为从彩钢瓦屋面的屋脊方向向两侧进行施工,且喷涂机喷头离屋面不得大于200mm,进一步的在每层喷涂施工完毕后,保持三小时以内彩钢瓦屋
面不结露、不反潮。
43.实施例6
44.在步骤s5中,液体卷材为水性外露型高弹液体卷材,稀释过程中液体卷材与水的比例不大于1:1。
45.实施例7
46.在步骤s6中,所进行检测的检查方法为五点检测法,即在试喷面中框选边长为2米的正方形,对其四角及中部的膜厚进行检测并求取平均值。
47.实施例8
48.在步骤s7进行的过程中,彩钢瓦屋面所处的湿度不得高于80%,且施工方向为平行彩钢瓦屋面屋脊,由屋脊向屋檐铺设的,按照流水方向搭接。
49.综上所述:结合上述实施例1-8,本发明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在喷涂液体卷材前对彩钢瓦的表面(尤其是漏水处)以及彩钢瓦的边缘(处于建筑阴角处的彩钢瓦的边缘),进行喷涂防腐防水环氧沥青基层并覆盖聚酯无纺布的处理,因此在进一步喷涂液体卷材层时,能够使彩钢瓦屋面以及与建筑阴角相交处的边缘实现液体卷材层的全覆盖,使得彩钢瓦屋面以及与建筑件没有接口存在,避免了因接口而导致的漏雨的缺点;且喷涂过程中严格保证了每层对应的厚度、间隔时间、喷涂作业时的外部环境温度、喷涂方向,从而能够确保彩钢瓦表面、防腐防水环氧沥青基层、聚酯无纺布及液体卷材层之间的牢固度,避免了彩钢瓦屋面的液体卷材层出现松动,确保了防水效果,且整个施工过程中操作简单方便易施行,有利于进行推广。
50.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液体卷材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清理屋面:用高压水枪或机械除锈机对彩钢瓦屋面进行除锈处理,并清洗干净;针对难以清洗的区域,单独用锈转化剂局部对生锈部位进行喷涂,待生锈部位全部完成锈转化后,用水冲洗清洁干净;s2、漏水点修补:使用清洁剂对漏点进行清洗,使用钢刷/砂纸对漏点进行手工打磨,进一步的喷涂稀释状态下的防腐防水环氧沥青形成防腐防水环氧沥青填充层;并覆盖聚酯无纺布;s3、建筑物阴角处理:针对建筑物阴角处覆盖的彩钢瓦的边缘部分,喷涂稀释状态下的防腐防水环氧沥青形成防腐防水环氧沥青填充层,并覆盖聚酯无纺布;s4、防腐防水环氧沥青基层施工:针对步骤s1、s2、s3处理完毕后的彩钢瓦表面、聚酯无纺布表面,喷涂稀释状态下的防腐防水环氧沥青,喷涂过程中分三次完成,且每次喷涂的层厚均保持200μm、三次喷涂过程的喷涂施工方向一致、且每层喷涂完毕后的干燥时间保持在6小时以上,形成防腐防水环氧沥青基层;s5、液体卷材的准备:基于液体卷材的粘稠度加水稀释,稀释过程使用涂料搅拌器对其进行搅拌,搅拌时间不得少于20秒;s6、试喷:选取光滑的地面,通过控制喷涂设备不同的喷涂变量(喷头高度、雾化程度、移动速度)的情况下,对试喷面的喷涂厚度进行检测,在检测数据为膜厚500
±
5μm的情况下,确立喷涂变量;s7、正式喷涂液体卷材层:基于步骤s6确立的喷涂变量,将液体卷材喷涂在步骤s4所形成的防腐防水环氧沥青层的表面上,形成第一道液体卷材层;待6小时后,再次基于步骤s6确立的喷涂变量,将液体卷材喷涂在第一道液体卷材层表面上,形成第二道液体卷材层,第二道液体卷材层经6小时自然干燥后,所述第一道液体卷材层、第二道液体卷材层共同形成液体卷材层,整个液体卷材防水施工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卷材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漏水点修补的过程中,当打磨结束后,还需对漏水点进行检查,待确保无漏水现象后,再进行涂防腐防水环氧沥青基层的步骤。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卷材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漏水点修补的过程中,所覆盖的聚酯无纺布边缘宽于所对应的漏水点的边缘150mm;在步骤s3中,所覆盖的聚酯无纺布边缘宽于所对应的彩钢瓦的边缘15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卷材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s3、s4中,所喷涂的稀释状态下的防腐防水环氧沥青为防腐防水环氧沥青与水一比一进行配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卷材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喷涂施工方向为从彩钢瓦屋面的屋脊方向向两侧进行施工,且喷涂机喷头离屋面不得大于200mm,进一步的在每层喷涂施工完毕后,保持三小时以内彩钢瓦屋面不结露、不反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卷材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5中,液体卷材为水性外露型高弹液体卷材,稀释过程中液体卷材与水的比例不大于1: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卷材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6中,所进行检测的检查方法为五点检测法,即在试喷面中框选边长为2米的正方形,对其四角及中部的膜厚进行检测并求取平均值。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卷材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7进行的过程中,彩钢瓦屋面所处的湿度不得高于80%,且施工方向为平行彩钢瓦屋面屋脊,由屋脊向屋檐铺设的,按照流水方向搭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液体卷材防水施工方法,清理屋面、漏水点修补、建筑物阴角处理、防腐防水环氧沥青基层施工、液体卷材的准备、试喷、正式喷涂液体卷材层。本发明在运用的过程中,针对喷涂的液体卷材层,能够使彩钢瓦屋面以及与建筑阴角相交处的边缘实现液体卷材层的全覆盖,使得彩钢瓦屋面以及与建筑件没有接口存在;且喷涂过程中严格保证了每层对应的厚度、间隔时间、喷涂作业时的外部环境温度、喷涂方向,从而能够确保彩钢瓦表面、防腐防水环氧沥青基层、聚酯无纺布及液体卷材层之间的牢固度,避免了彩钢瓦屋面的液体卷材层出现松动,确保了防水效果,且整个施工过程中操作简单方便易施行,有利于进行推广。有利于进行推广。有利于进行推广。
技术研发人员:余双 刘春鹏 温凯 周子宁 刘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核华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06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