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医疗辅助器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肩背牵拉护腰带装置。
背景技术:
2.伴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现代化生活中人们的久坐习惯,脊柱退变性疾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腰背肌少症等)、脊柱外伤(胸腰椎骨折、急性腰扭伤)、慢性腰肌劳损、胸腰椎术后等所带来的腰背部疼痛、无力症状越发常见,这不仅严重降低生活质量(影响坐、立、行走),长期卧床还会带来一系列并发症。
3.核心肌群(主要包括腹肌和竖脊肌)是保护脊柱稳定的重要肌肉群,增加核心肌群力量需要长期高强度的锻炼,时间长起效慢,多数患者尤其老年患者无法通过锻炼有效增加核心肌群强度。并且在腰背部急性疼痛期也无法完成有效锻炼。
4.常规护腰带仅具有腰部环形束紧加压作用,对症状的缓解有限,对腹部的挤压也会带来不适感,且并不具备使脊柱后仰伸直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肩背牵拉护腰带装置,帮助腰背部手术的患者术后早期下地功能锻炼;给肌少症和老年无法有效锻炼腰背肌的患者提供有效牵拉支撑和保护,辅助坐、立、行走,提高生活质量,减少长期卧床带来的并发症。
6.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7.一种肩背牵拉护腰带装置,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牵拉机构,每个牵拉机构包括肩环带和拉带,所述拉带的一端连接所述肩环带,两个所述肩环带分别套设在人体的两侧肩膀上,两个所述拉带在人体的背部交叉,并且两根拉带的另一端分别延展至人体的两侧腰部或胯部。
8.进一步地,所述拉带的端部设有用于握持的手柄。
9.进一步地,所述牵拉机构为一根绳带,其一端绕圈后和绳带的中部固定形成肩环带,绳带的剩余部分形成拉带。
10.进一步地,其中一个牵拉机构的拉带上设有限位单元,另一个牵拉机构的拉带穿过限位单元。
11.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单元为一根拉带上的开槽,另一根拉带穿过开槽。
12.进一步地,还包括腰带,腰带两侧设有固定单元,用于固定拉带位于腰部或胯部的一端。
13.进一步地,所述肩环带上设有长度调节机构。
14.进一步地,所述拉带上设有长度调节机构。
15.进一步地,所述肩环带的宽度为3~10cm。
16.进一步地,所述拉带的宽度为3~10cm。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8.1、本发明通过肩环带和拉带的设计,在使用时,用户通过双手在腰胯部的两侧向前拉动拉带,互相交叉牵拉机构即可模仿腰背肌肉(主要为纵向走行的竖脊肌)的作用,牵拉肩背,推压腰部,有效缓解急慢性腰背部疼痛无力症状;同时在牵拉机构的作用下使脊柱后仰,躯干直立,有效稳定脊椎,维持躯体生理姿势和功能。
19.2、在拉带的端部设置手柄,便于握持和进行拉动操作。
20.3、在拉带上设置限位单元,便于拉带在背部交叉限位,方便穿戴和使用。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发明的使用示意图。
23.图3为本发明带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拉带上限位单元的设置示意图。
25.图5为本发明的使用示意图。
26.附图标记:1、第一牵拉机构,11、第一肩环带,12、第一拉带,2、第二牵拉机构,21、第二肩环带,22、第二拉带,3、手柄,4、限位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28.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肩背牵拉护腰带装置,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牵拉机构1和第二牵拉机构2,第一牵拉机构1包括互相连接的第一肩环带11和第一拉带12,第二牵拉机构2包括互相连接的第二肩环带21和第二拉带22。第一肩环带11和第二肩环带21分别套设在人体的两侧肩膀上,第一拉带12和第二拉带22在人体的背部交叉,拉带的端部分别延展至人体的两侧腰部或胯部,用于被手握持。肩环带的宽度一般为3~10cm,优选采用6cm;拉带的宽度一般为3~10cm,优选采用6cm。如图5所示,当腰背肌受损的患者使用时,患者通过双手在腰胯部的两侧向身体前方拉动拉带,互相交叉牵拉机构即可模仿腰背肌肉(主要为纵向走行的竖脊肌)的作用,牵拉肩背,推压腰部,有效缓解急慢性腰背部疼痛无力症状;同时在牵拉机构的作用下使脊柱后仰,躯干直立,有效稳定脊椎,维持躯体生理姿势和功能。
29.在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在拉带的端部设有用于握持的手柄3,手柄3也可以是拉环的形式,具体不限,便于患者进行拉动操作。
30.在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在第二拉带22上设有限位单元4,第一拉带12穿过限位单元4,使两根拉带形成交叉。限位单元4可以是一块两端搭接拉带的长条带和拉带本身形成的夹层,也可以是直接在拉带上设置的开槽,具体形式不限。限位单元4的设置便于第一拉带12和第二拉带22在人体背部交叉限位,方便装置的穿戴和使用。
31.在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肩环带上和拉带上均设有长度调节机构。该长度调节机构可用于调整肩环带的长度和拉带的长度,其具体采用现有的常规结构即可,在本实施
例中不进行具体展开。
32.在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牵拉机构为一根绳带,其一端绕圈后和绳带的中部固定形成肩环带,绳带的剩余部分形成拉带,使得结构更加简单,易于生产加工。
33.在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装置还可以包括一个配合的腰带,在腰带的两侧设置有挂孔、挂钩、搭扣等的固定单元,用于固定拉带或者手柄。
34.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肩背牵拉护腰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牵拉机构,每个牵拉机构包括肩环带和拉带,所述拉带的一端连接所述肩环带,两个所述肩环带分别套设在人体的两侧肩膀上,两个所述拉带在人体的背部交叉,并且两根拉带的另一端分别延展至人体的两侧腰部或胯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肩背牵拉护腰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带的端部设有用于握持的手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肩背牵拉护腰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拉机构为一根绳带,其一端绕圈后和绳带的中部固定形成肩环带,绳带的剩余部分形成拉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肩背牵拉护腰带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牵拉机构的拉带上设有限位单元,另一个牵拉机构的拉带穿过限位单元。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肩背牵拉护腰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单元为一根拉带上的开槽,另一根拉带穿过开槽。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肩背牵拉护腰带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腰带,腰带两侧设有固定单元,用于固定拉带位于腰部或胯部的一端。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肩背牵拉护腰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肩环带上设有长度调节机构。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肩背牵拉护腰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带上设有长度调节机构。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肩背牵拉护腰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肩环带的宽度为3~10cm。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肩背牵拉护腰带装置,包括两个牵拉机构,每个牵拉机构包括肩环带和拉带,所述拉带的一端连接所述肩环带,两个所述肩环带分别套设在人体的两侧肩膀上,两个所述拉带在人体的背部交叉,并且两根拉带的另一端分别延展至人体的两侧腰部或胯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牵拉肩背,推压腰部,有效缓解急慢性腰背部疼痛无力症状;同时在牵拉机构的作用下使脊柱后仰,躯干直立,有效稳定脊椎,维持躯体生理姿势和功能。持躯体生理姿势和功能。持躯体生理姿势和功能。
技术研发人员:丁宝志 赵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12.06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