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模块式诊疗床装配用的夹持定位装置

专利查询2024-1-6  97



1.本发明涉及诊疗床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模块式诊疗床装配用的夹持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2.诊疗床主要供患者在接受诊断时的躺卧使用,目前电动诊疗床因为调节方便,功能丰富而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电动诊疗床不仅可用于患者躺卧,也可以用于保健治疗,如常见的按摩、拉伸等,因此在医院、诊疗院、美容院等场所属于越来越常见诊疗器械。
3.如何通过床的活动调节功能改变人体躺在床上的高度和斜度,是多功能诊疗床的核心问题,尤其是医院供病人使用的诊疗床,床的调节功能将直接影响病人的舒适性和医护人员操作的便利性。如专利号为cn209172822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便于使用的自动升降诊疗床,包括床架,床架的床头和床尾靠架分别通过推杆电机推拉自动升降,床架前方设有一脚凳装置,脚凳装置通过一侧收机构与所述床架连接,侧收机构拉动所述脚凳装置沿弧形路径移动并隐藏于所述床架一侧内部。通过两个推杆电机分别控制床头和床尾靠架升降,实现诊疗床的自动升降,自动脚凳装置不仅可以自动升降调节高度,还能通过侧收机构旋转拉入床架内隐藏起来。
4.上述方案能够实现多项常规的活动调节,以满足基本的诊疗需求。但是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很多医生需要针对患者头部实现抬升同时还需稍微转向,这类多项调节的功能少有产品能够很好的实现;而且部分患者对诊疗床也有腿部拉伸和按摩的需求,以便卧床休养时能够得到一定的活动锻炼。
5.由于多功能诊疗床一般较为笨重,我们在实际考察中发现很多产品都是固定式安装,而且需要厂家专业的师傅上门安装,安装完成后基本上难以再挪动位置,后续无法轻松进行灵活布置,不利于医院等场所优化空间布局,存在使用上的不便。
6.为此我们针对性的研究设计一种模块式的多功能诊疗床,如说明书附图1-9所示,整体上设计床体组件、头枕组件和腿部支撑组件三大模块,不仅满足多项需求改进,还能方便拆分进行搬运,便于后续使用中灵活布置。同时,基于模块化的产品相应的设计配套的自动生产线对新产品进行生产,通过一系列的自动生产装置实现关键的装配过程自动化操作,以解决生产效率较低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改善用户对于产品使用的满意度。本发明夹持定位装置即是针对多功能诊疗床的头枕部分的多个可拆卸式的零部组件实现夹持定位并快速装配,如说明书附图4-7所示,由于头枕7只需通过活动板19与固定板20将连接杆21夹紧,配合螺柱即可进行简单安装,而螺柱一端设置有把手18,为此我们通过将床体组件与头枕7进行同步运输,转运过程中首先完成活动板19的安装,再将头枕7进行快速拼装后继续进行运送,可减少单独的拼装工序,优化产线部件,进一步提高整体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模块式诊疗床装配用的夹持定位装置,针对模块式诊疗床装配用,整个装配过程为在床体组件的转运中实现诊疗床的活动板与头枕的快速拼装,方便床体组件快速的进入下一工序,有利于提高整体产线的生产效率。
8.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模块式诊疗床装配用的夹持定位装置,包括通过导轨限位的转运小车,转运小车将床体组件进行转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小车的底板上设置有升降板,升降板两侧为电机箱,电机箱顶部设置有限位挡块;所述导轨上方设置有头枕输送带,头枕输送带包括两条间隔设置的传送带且两侧传送带上均设置有支撑杆限位板,所述头枕输送带尾端下方设置有转动转料组件,所述头枕输送带后接活动板输送带将活动板进行转运,所述活动板输送带对称设置于导轨两侧,各活动板输送带上方均设置有活动板夹持转运组件,且各活动板输送带旁均设置有把手拧动机构。
9.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转料组件包括步进电机,步进电机的电机支架通过连接支板与车间顶部的支架相连,步进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转动轴,且转动轴尾端连接有转动块,转动块上设置有转动杆,转动杆尾端设置有第一电磁铁。
10.进一步的,所述转动块及转动杆均位于头枕输送带两侧的传送带中间;所述活动板输送带上开设有凹槽将活动板进行限位,所述凹槽为一侧开口结构;所述升降板底部通过支撑气缸进行支撑,支撑气缸底部固定于转运小车底板上。
11.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板夹持转运组件包括第一气缸,第一气缸水平的活塞杆上设置有转筒,且该转筒另一侧设置有第二电磁铁;所述第一气缸上方设置有步进电机,步进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转轴,转轴尾端与所述把手拧动机构相连;所述转筒与转轴之间相互啮合。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气缸与其上方的步进电机均通过安装支架固定,且安装支架通过连接支板与车间顶部的支架连接;所述转筒通过轴承与第一气缸的活塞杆连接,转筒另一侧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与转筒中心线垂直设置,且连接板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电磁铁;所述转筒与转轴外表面均为齿面结构。
13.进一步的,所述转轴尾端设置有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与所述把手拧动机构之间通过锥齿轮传动连接。
14.进一步的,所述把手拧动机构包括第二气缸,第二气缸水平的活塞杆上通过轴承连接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可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配合;所述第二锥齿轮的一侧设置有把手拧动件。
15.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气缸与第一气缸为垂直方向设置,且所述第二锥齿轮位于第一锥齿轮下方;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通过轴承连接有转动丝杆,转动丝杆穿过第二锥齿轮的中心螺孔与之配合,转动丝杆尾端固定连接有把手拧动件。
16.进一步的,所述把手拧动件为一端开口的筒形结构,把手拧动件封口端与第二气缸活塞杆尾端相连,把手拧动件内壁环形阵列设置有凸起。
17.本发明夹持定位装置是针对模块式诊疗床装配用,其中模块式诊疗床包括床体组件,所述床体组件包括床板,床板底部通过气压柱进行支撑,所述气压柱通过支撑底板进行支撑,支撑底板上设置有伸缩柱,伸缩柱上端与床板底部相连;所述床板一端通过调节组件连接有头枕,所述头枕通过调节螺杆组件调节左右倾角,床板另一端通过万向球联轴器连
接有腿部支撑板,腿部支撑板为对称设置且底部均设置有升降支撑柱,升降支撑柱底部设置有万向轮。
18.所述腿部支撑板一端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床板一端设置有防护板与所述限位槽配合将腿部支撑板限位;所述腿部支撑板一端对称开设有插孔,插孔内插设有限位环。所述床板的顶板和底板之间设置有弹簧,床板的侧板和顶板之间为间隔设置,床板的侧板和底板之间为固定设置;所述床板底板通过限位筒的限位孔与气压柱进行配合连接,所述支撑底板为十字板结构,所述伸缩柱底端通过螺栓与支撑底板相连且顶部通过螺栓与床板底部的支板相连。
19.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床板一端侧壁上对称开设的条形槽,条形槽外壁开设有条形孔,条形槽内设置有限位板,限位板的长度小于条形孔的长度而大于条形孔的宽度,限位板侧壁设置有连接柱,连接柱外端设置有活动板;所述床板侧壁位于条形孔一旁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活动板上均开设有位置对应的螺孔,固定板与活动板配合调节螺杆组件将头枕进行安装。所述调节螺杆组件包括头枕底部的第二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底部两侧均通过弹簧连接有连接杆,所述两侧的连接杆之间设置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上均开设有位置对应的螺孔且配合螺杆将两者连接,螺杆配合蝶形螺母将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连接;所述连接杆一端开设有螺孔,连接杆可置于活动板与固定板之间并通过螺柱将三者连接,且螺柱一端设置有把手。
2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21.本发明的诊疗床整体上设计床体组件、头枕组件和腿部支撑组件三大模块,总成的组装步骤少,也方便后续的拆卸搬运;同时床体组件部分为上下拼装式模块,不仅保留了升降功能,也能实现分散后再轻松组装,而头枕组件部分不仅能够通过把手方便手动转动调节角度,还能通过调节螺杆组件调节头枕左右倾角,另外腿部支撑组件还能实现腿部的扩张锻炼,增加了复健功能。其中床体组件的床板通过限位筒与气压柱连接,可方便实现上下拼装;同时床板内部设置有弹簧,可提高床板的舒适性。而气压柱通过十字结构的支撑底板进行支撑,配合加强筋板保证稳固性,同时支撑底板可起到方便伸缩柱的安装效果,伸缩柱底端与支撑底板连接而上端通过螺栓与床板底部的安装支板连接,装配简单,并能通过伸缩柱对床板起到有效限位作用。
22.而且本发明诊疗床的头枕只需通过活动板与固定板将连接杆夹紧,配合螺柱即可进行简单安装,而螺柱一端设置有把手,方便通过把手转动螺柱松开连接杆,此时即可通过连接杆调节头枕的角度,并且可实现角度的无级调节。而头枕本身由于通过第二支撑杆配合螺杆与第一支撑杆连接,且第二支撑杆与两端的连接杆之间均设置有弹簧,如此可通过螺杆上的蝶形螺母调节一侧的第二支撑杆与第一支撑杆之间的距离,即实现头枕向一侧倾斜。头枕部分的弹簧不仅能够起到缓冲作用,还能配合两支撑杆实现头枕左右倾角的调节,以便适应不同使用场景;头枕部分的连接杆不仅方便头枕的安装,还能通过连接杆转动来调节头枕的角度,同时与弹簧配合对头枕起到缓冲作用。
23.另外本发明的诊疗床可在腿部支撑板上设置按摩凸起,以便对用户的腿部整体起到按摩效果,同时腿部支撑板尾端可方便加装限位环(限位环为简单的通过插孔进行安装),限位环为对称设置可对腿部起到限位作用。由于腿部支撑板与床板之间通过万向球联轴器连接,不仅能够实现腿部支撑板的开合扩张,还能配合伸缩支撑柱实现上下摆动等多
向运动,增加了诊疗床的复健功能,能够满足部分卧床用户简单的锻炼需求。
24.同时,本发明的夹持定位装置,能够首先通过活动板夹持转运组件将活动板拼装到床板的条形槽内,再通过转动转运组件将头枕输送带上的头枕转运至活动板与固定板之间,随后通过把手拧动机构配合把手将螺柱拧进活动板与连接杆及固定板三者之间的螺孔,即可快速的将活动板及头枕进行组装,全程只需工人添加螺柱,大幅减少了劳动强度,有效提高了加工效率。具体的运动过程如下:
25.诊疗床的床体组件通过转运小车进行转运,且转运小车的升降板可将床体组件进行抬升,方便后续活动板与头枕的安装。首先转动转运组件将头枕进行转运。头枕输送带尾端下方设置转动块,转动块上设置转动杆,转动杆尾端设置第一电磁铁,当第一电磁铁转动时上升阶段与头枕组件的第一支撑杆接触并进行吸附,转动杆继续转动将头枕带离传送带并向下转运至于床板一侧,将连接杆一端转运至活动板与固定板中间,步进电机停止运动。
26.随后进行活动板的安装,活动板通过活动板输送带进行运送,活动板输送带一旁设置有活动板夹持转运组件,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尾端通过连接板设置有第二电磁铁,可将活动板吸附后进行平移运送;同时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上设置有转筒,转筒可与上方的转轴通过齿面啮合配合,当第一气缸将转筒及活动板往前运送,将活动板一端的条状的限位板插入床板侧壁的条形槽内后,启动步进电机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转筒转动,进而带动活动板与限位板转动,使得长条状的限位板与长条开口垂直,实现条形槽的长条开口对限位板起到限位作用防止其脱离,此时将螺柱初步旋入到活动板与连接杆的螺孔内,随之启动第二气缸带动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把手拧动块将把手套住。当转轴转动时,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二锥齿轮与转动丝杆转动,由于转动丝杆与第二锥齿轮为丝杆螺母传动连接,即可通过转轴带动把手拧动件的旋进运动将螺柱进行旋入安装,转动丝杆与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之间通过轴承相连,第二气缸可起到辅助支撑与带动转动丝杆回位的作用。
27.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28.图1为本发明的诊疗床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9.图2为本发明的床板的结构示意图。
30.图3为本发明的气压柱的支撑底板的示意图。
31.图4为本发明的床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2.图5为本发明的诊疗床的条形槽的位置示意图。
33.图6为本发明的头枕的安装示意图。
34.图7为本发明的头枕的调节螺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5.图8为本发明的床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36.图9为本发明的腿部支撑板的安装示意图。
37.图10为本发明的夹持定位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8.图11为本发明的转动转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9.图12为本发明的转动块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40.图13为本发明的升降板的安装示意图。
41.图14为本发明的活动板夹持转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42.图15为本发明的转筒与转轴的位置示意图。
43.图16为本发明的把手拧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44.图中所述文字标注表示为:1、床板;2、限位筒;3、限位孔;4、气压柱;5、支撑底板;6、伸缩柱;7、头枕;8、防护板;9、腿部支撑板;10、限位环;11、升降支撑柱;12、万向轮;13、缓冲组件;14、调节组件;15、条形槽;16、连接柱;17、限位板;18、把手;19、活动板;20、固定板;21、连接杆;22、第一支撑杆;23、第二支撑杆;24、螺杆;25、弹簧;26、限位槽;27、万向球联轴器;28、支撑杆限位板;29、头枕输送带;30、导轨;31、第一电磁铁;32、转动杆;33、活动板输送带;34、限位挡板;35、凹槽;36、转运小车;37、升降板;38、连接支板;39、支撑气缸;40、步进电机;41、第一气缸;42、转轴;43、转筒;44、连接板;45、第二电磁铁;46、电机箱;47、第二气缸;48、第一锥齿轮;49、第二锥齿轮;50、把手拧动件;51、转动块;52、转动丝杆。
具体实施方式
45.以下通过实施例进一步对本发明做出阐释。
46.一种用于模块式诊疗床装配用的夹持定位装置,包括通过导轨30限位的转运小车36,转运小车36将床体组件进行转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小车36的底板上设置有升降板37,升降板37两侧为电机箱46,电机箱46顶部设置有限位挡块;所述导轨30上方设置有头枕输送带29,头枕输送带29包括两条间隔设置的传送带且两侧传送带上均设置有支撑杆限位板28,所述头枕输送带29尾端下方设置有转动转料组件,所述头枕输送带29后接活动板输送带33将活动板19进行转运,所述活动板输送带33对称设置于导轨30两侧,各活动板输送带33上方均设置有活动板夹持转运组件,且各活动板输送带33旁均设置有把手拧动机构。
47.优选的,请参照图10-12所示,所述转动转料组件包括步进电机40,步进电机40的电机支架通过连接支板38与车间顶部的支架相连,步进电机40的输出轴连接有转动轴,且转动轴尾端连接有转动块51,转动块51上设置有转动杆32,转动杆32尾端设置有第一电磁铁31。所述转动块51及转动杆32均位于头枕输送带29两侧的传送带中间;所述活动板输送带33上开设有凹槽35将活动板19进行限位,所述凹槽35为一侧开口结构;所述升降板37底部通过支撑气缸39进行支撑,支撑气缸39底部固定于转运小车36底板上。
48.优选的,请参照图14-16所示,所述活动板夹持转运组件包括第一气缸41,第一气缸41水平的活塞杆上设置有转筒43,且该转筒43另一侧设置有第二电磁铁45;所述第一气缸41上方设置有步进电机40,步进电机40的输出轴连接有转轴42,转轴42尾端与所述把手拧动机构相连;所述转筒43与转轴42之间相互啮合。所述第一气缸41与其上方的步进电机40均通过安装支架固定,且安装支架通过连接支板38与车间顶部的支架连接;所述转筒43通过轴承与第一气缸41的活塞杆连接,转筒43另一侧设置有连接板44,连接板44与转筒43中心线垂直设置,且连接板44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电磁铁45;所述转筒43与转轴42外表面均为齿面结构。所述转轴42尾端设置有第一锥齿轮48,第一锥齿轮48与所述把手拧动机构之间通过锥齿轮传动连接。所述把手拧动机构包括第二气缸47,第二气缸47水平的活塞杆上通过轴承连接有第二锥齿轮49,第二锥齿轮49可与所述第一锥齿轮48啮合配合;所述第二锥齿轮49的一侧设置有把手拧动件50。所述第二气缸47与第一气缸41为垂直方向设置,且所述第二锥齿轮49位于第一锥齿轮48下方;所述第二气缸47的活塞杆通过轴承连接有转
动丝杆52,转动丝杆52穿过第二锥齿轮49的中心螺孔与之配合,转动丝杆52尾端固定连接有把手拧动件50。所述把手拧动件50为一端开口的筒形结构,把手拧动件50封口端与第二气缸47活塞杆尾端相连,把手拧动件50内壁环形阵列设置有凸起。
49.本发明夹持定位装置是针对模块式诊疗床装配用,可实现其活动板19与头枕7的快速拼装,且整个装配过程为在床体组件的转运中实现,方便床体组件快速的进入下一工序,有利于提高整体产线的生产效率。
50.其中模块式诊疗床如图1-9所示,其包括床体组件,所述床体组件包括床板1,床板1底部通过气压柱4进行支撑,所述气压柱4通过支撑底板5进行支撑,支撑底板5上设置有伸缩柱6,伸缩柱6上端与床板1底部相连;所述床板1一端通过调节组件14连接有头枕7,所述头枕7通过调节螺杆组件调节左右倾角,床板1另一端通过万向球联轴器27连接有腿部支撑板9,腿部支撑板9为对称设置且底部均设置有升降支撑柱11,升降支撑柱11底部设置有万向轮12。
51.所述腿部支撑板9一端开设有限位槽26,所述床板1一端设置有防护板8与所述限位槽26配合将腿部支撑板9限位;所述腿部支撑板9一端对称开设有插孔,插孔内插设有限位环10。所述床板1的顶板和底板之间设置有弹簧25,床板1的侧板和顶板之间为间隔设置,床板1的侧板和底板之间为固定设置;所述床板1底板通过限位筒2的限位孔3与气压柱4进行配合连接,所述支撑底板5为十字板结构,所述伸缩柱6底端通过螺栓与支撑底板5相连且顶部通过螺栓与床板1底部的支板相连。
52.所述调节组件14包括床板1一端侧壁上对称开设的条形槽15,条形槽15外壁开设有条形孔,条形槽15内设置有限位板17,限位板17的长度小于条形孔的长度而大于条形孔的宽度,限位板17侧壁设置有连接柱16,连接柱16外端设置有活动板19;所述床板1侧壁位于条形孔一旁设置有固定板20,所述固定板20与活动板19上均开设有位置对应的螺孔,固定板20与活动板19配合调节螺杆组件将头枕7进行安装。所述调节螺杆组件包括头枕7底部的第二支撑杆23,第二支撑杆23底部两侧均通过弹簧25连接有连接杆21,所述两侧的连接杆21之间设置有第一支撑杆22,所述第一支撑杆22与第二支撑杆23上均开设有位置对应的螺孔且配合螺杆24将两者连接,螺杆24配合蝶形螺母将第一支撑杆22与第二支撑杆23连接;所述连接杆21一端开设有螺孔,连接杆21可置于活动板19与固定板20之间并通过螺柱将三者连接,且螺柱一端设置有把手18。
53.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54.本文中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模块式诊疗床装配用的夹持定位装置,包括通过导轨(30)限位的转运小车(36),转运小车(36)将床体组件进行转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小车(36)的底板上设置有升降板(37),升降板(37)两侧为电机箱(46),电机箱(46)顶部设置有限位挡块;所述导轨(30)上方设置有头枕输送带(29),头枕输送带(29)包括两条间隔设置的传送带且两侧传送带上均设置有支撑杆限位板(28),所述头枕输送带(29)尾端下方设置有转动转料组件,所述头枕输送带(29)后接活动板输送带(33)将活动板(19)进行转运,所述活动板输送带(33)对称设置于导轨(30)两侧,各活动板输送带(33)上方均设置有活动板夹持转运组件,且各活动板输送带(33)旁均设置有把手拧动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模块式诊疗床装配用的夹持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转料组件包括步进电机(40),步进电机(40)的电机支架通过连接支板(38)与车间顶部的支架相连,步进电机(40)的输出轴连接有转动轴,且转动轴尾端连接有转动块(51),转动块(51)上设置有转动杆(32),转动杆(32)尾端设置有第一电磁铁(3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模块式诊疗床装配用的夹持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块(51)及转动杆(32)均位于头枕输送带(29)两侧的传送带中间;所述活动板输送带(33)上开设有凹槽(35)将活动板(19)进行限位,所述凹槽(35)为一侧开口结构;所述升降板(37)底部通过支撑气缸(39)进行支撑,支撑气缸(39)底部固定于转运小车(36)底板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模块式诊疗床装配用的夹持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夹持转运组件包括第一气缸(41),第一气缸(41)水平的活塞杆上设置有转筒(43),且该转筒(43)另一侧设置有第二电磁铁(45);所述第一气缸(41)上方设置有步进电机(40),步进电机(40)的输出轴连接有转轴(42),转轴(42)尾端与所述把手拧动机构相连;所述转筒(43)与转轴(42)之间相互啮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模块式诊疗床装配用的夹持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缸(41)与其上方的步进电机(40)均通过安装支架固定,且安装支架通过连接支板(38)与车间顶部的支架连接;所述转筒(43)通过轴承与第一气缸(41)的活塞杆连接,转筒(43)另一侧设置有连接板(44),连接板(44)与转筒(43)中心线垂直设置,且连接板(44)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电磁铁(45);所述转筒(43)与转轴(42)外表面均为齿面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模块式诊疗床装配用的夹持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42)尾端设置有第一锥齿轮(48),第一锥齿轮(48)与所述把手拧动机构之间通过锥齿轮传动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模块式诊疗床装配用的夹持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拧动机构包括第二气缸(47),第二气缸(47)水平的活塞杆上通过轴承连接有第二锥齿轮(49),第二锥齿轮(49)可与所述第一锥齿轮(48)啮合配合;所述第二锥齿轮(49)的一侧设置有把手拧动件(50)。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模块式诊疗床装配用的夹持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缸(47)与第一气缸(41)为垂直方向设置,且所述第二锥齿轮(49)位于第一锥齿轮(48)下方;所述第二气缸(47)的活塞杆通过轴承连接有转动丝杆(52),转动丝杆(52)穿过第二锥齿轮(49)的中心螺孔与之配合,转动丝杆(52)尾端固定连接有把手拧动件(50)。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模块式诊疗床装配用的夹持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把手拧动件(50)为一端开口的筒形结构,把手拧动件(50)封口端与第二气缸(47)活塞杆尾端相连,把手拧动件(50)内壁环形阵列设置有凸起。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用于模块式诊疗床装配用的夹持定位装置,属于诊疗床技术领域,它包括通过导轨限位的转运小车,转运小车将床体组件进行转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小车的底板上设置有升降板,升降板两侧为电机箱,电机箱顶部设置有限位挡块;所述导轨上方设置有头枕输送带,头枕输送带包括两条间隔设置的传送带且两侧传送带上均设置有支撑杆限位板,所述头枕输送带尾端下方设置有转动转料组件,所述头枕输送带后接活动板输送带将活动板进行转运,所述活动板输送带对称设置于导轨两侧,各活动板输送带上方均设置有活动板夹持转运组件,且各活动板输送带旁均设置有把手拧动机构。各活动板输送带旁均设置有把手拧动机构。各活动板输送带旁均设置有把手拧动机构。


技术研发人员:江泽凡 刘璐 徐陵琦 余艳妮 蔡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岳阳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1.11.27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