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属于金银花的深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银花绿茶。
背景技术:
2.金银花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它性甘寒气芳香,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又可祛邪。金银花既能宣散风热,又能善清解血毒,用于各种热性病,如身热、发疹、发斑、热毒疮痈、咽喉肿痛等症,均效果显著。
3.现代研究证明,金银花含有绿原酸、木犀草素苷等药理活性成分,是传统中药材之一,也是药食两用的原料,具有清热解毒,凉散风热,保肝利胆的功效。金银花不仅在药品上具有显著的优势,在保健品乃至饮品上应用广泛。一些金银花的深加工产品,如金银花绿茶,金银花红茶等,虽然技术的革新使产品质量不断上升,但是金银花利用率较低的特点还是比较显著,并且现有的金银花绿茶加工工艺步骤繁杂,比较耗费人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色泽均匀、口感较好且能够有效提高绿原酸及木犀草苷含量的金银花绿茶,该方法结合智能烘干设备效率较高,质量较好。
5.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金银花绿茶,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步骤s1:采摘分类采摘二白时期的金银花,去除叶子放入智能化烘干机中;步骤s2:烘干提香采用阶梯静止十段式烘干和提香工艺对采摘好的金银花进行烘干提香,其中阶梯静止十段式烘干和提香工艺分为11个阶段:(1)立即升温至40℃维持1h;(2)立即升温至42℃维持1h;(3)立即升温至43℃维持2h;(4)立即升温至46℃维持1h;(5)立即升温至48℃维持1h;(6)用1h从48℃升温至50℃并于50℃维持2h;(7)用1h从50℃升温至53℃并于53℃维持1h;(8)用1h从53℃升温至56℃并于56℃维持1h;(9)立即升温60℃维持1h;(10)用1h从60℃升温至65℃并于65℃维持1h;(11)立即升温至75℃维持2h或立即升温至85℃维持1h;步骤s3:冷却包装将处理过的金银花进行冷却包装。
6.进一步限定,步骤s2烘干提香过程中金银花在托盘中的摊放厚度为2-7cm,在智能化烘干机中相邻托盘的间距为7-8cm,每个托盘均由耐高温尼龙纱布组成。
7.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本发明制备的金银花绿茶,金银花色泽均匀,口感较好,有效增加金银花口感的同时,进一步提高金银花绿茶的药用价值。并且使用的加工工艺有效提高了金银花绿茶的香气和木犀草苷含量,具有较好的清热解毒和杀菌抗炎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8.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应该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9.实施例1采摘分类:采取二白时期的金银花,去除叶子放入智能化烘干机中;烘干提香:用阶梯静止十段式烘干和提香工艺对采摘好的金银花进行烘干提香,烘干提香的金银花在托盘中的摊放厚度为4cm,在智能化烘干机中相邻托盘的间距为7cm,采用的阶梯静止十段式烘干和提香工艺分为11个阶段:(1)立即升温至40℃维持55min;(2)立即升温至42℃维持75min;(3)立即升温至43℃维持110min;(4)立即升温至46℃维持55min;(5)立即升温至48℃维持55min;(6)用1h从48℃升温至50℃并于50℃维持2h;(7)用1h从50℃升温至53℃并于53℃维持1h;(8)用1h从53℃升温至56℃并于56℃维持1h;(9)立即升温至60℃维持1h;(10)用1h从60℃升温至65℃并于65℃维持1h;(11)立即升温至75℃维持2h;冷却包装:将处理过的金银花进行冷却包装。
10.实施例2采摘分类:采取二白时期的金银花,去除叶子放入智能化烘干机中;烘干提香:用阶梯静止十段式烘干和提香工艺对采摘好的金银花进行烘干提香,烘干提香的金银黄在托盘中的摊放厚度为4cm,在智能化烘干机中相邻托盘的间距为7cm,采用的阶梯静止十段式烘干和提香工艺分为11个阶段:(1)立即升温至40℃维持75min;(2)立即升温至42℃维持75min;(3)立即升温至43℃维持135min;(4)立即升温至46℃维持75min;(5)立即升温至48℃维持75min;(6)用75min从48℃升温至50℃并于50℃维持135min;(7)用75min从50℃升温至53℃并于53℃维持75min;(8)用1h从53℃升温至56℃并于56℃维持78min;(9)立即升温至60℃维持62min;(10)用1h从60℃升温至65℃并于65℃维持76min;(11)立即升温至85℃维持1h;冷却包装:将处理过的金银花进行冷却包装。
11.实施例3采摘分类:采取二白时期的金银花,去除叶子放入智能化烘干机中;烘干提香:用阶梯静止十段式烘干和提香工艺对采摘好的金银花进行烘干提香,烘干提香的金银花在托盘中的摊放厚度为4cm,在智能化烘干机中相邻托盘的间距为7cm,采用的阶梯静止十段式烘干和提香工艺分为11个阶段:(1)立即升温至40℃维持1h;(2)立即升温至42℃维持1h;(3)立即升温至43℃维持2h;(4)立即升温至46℃维持1h;(5)立即升温至48℃维持1h;(6)用1h从48℃升温至50℃并于50℃维持2h;(7)用1h从50℃升温至53℃并于53℃维持1h;(8)用1h从53℃升温至56℃并于56℃维持1h;(9)立即升温60℃维持1h;(10)用1h从60℃升温至65℃并于65℃维持1h;(11)立即升温至75℃维持2h,烘干提香后的金银花水分含量为7%;冷却包装:将处理过的金银花进行冷却包装。
12.实施例3较实施例1和2相比制备的金银花绿茶色泽鲜艳翠绿,口感清新淡雅,香气浓郁无青臭味,花形完整;绿原酸和木犀草苷的含量较高,有较好的清热解毒和杀菌抗炎的
作用。
13.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
技术特征:
1. 一种金银花绿茶,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步骤s1:采摘分类采摘二白时期的金银花,去除叶子放入智能化烘干机中;步骤s2:烘干提香采用阶梯静止十段式烘干和提香工艺对采摘好的金银花进行烘干提香,其中阶梯静止十段式烘干和提香工艺分为11个阶段:(1)立即升温至40℃维持1h;(2)立即升温至42℃维持1h;(3)立即升温至43℃维持2h;(4)立即升温至46℃维持1h;(5)立即升温至48℃维持1h;(6)用1h从48℃升温至50℃并于50℃维持2h;(7)用1h从50℃升温至53℃并于53℃维持1h;(8)用1h从53℃升温至56℃并于56℃维持1h;(9)立即升温60℃维持1h;(10)用1h从60℃升温至65℃并于65℃维持1h;(11)立即升温至75℃维持2h或立即升温至85℃维持1h;步骤s3:冷却包装将处理过的金银花进行冷却包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银花绿茶,其特征在于:步骤s2烘干提香过程中金银花在托盘中的摊放厚度为2-7cm,在智能化烘干机中相邻托盘的间距为7-8cm,每个托盘均由耐高温尼龙纱布组成。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银花绿茶,其制作方法包括采摘分类、烘干提香、冷却包装等步骤;本发明制备的金银花绿茶色泽鲜艳翠绿,口感清新淡雅,带有清香味且无青臭味,花形完整;制得的金银花绿茶中绿原酸和木犀草苷的含量较高,有较好的清热解毒和杀菌抗炎的作用并且大大减少了人力的使用,成本较低。成本较低。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军 刘鹏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师范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1.11.29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