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定位止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3  193



1.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相关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模具定位止转装置。


背景技术:

2.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所使用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统称为模具,模具通常由定模具和动模具组成,进行零件加工时,动模具与定模具结合固定,脱模时动模具与定模具分离。定模具固定在地面或者机架上,现有的定模具通常采用芯轴定位,利用螺栓进行固定安装,螺栓连接存在一定的间隙,固定过程中会出现沿芯轴转动的微小偏移量,影响定位精度,更换零件批次、型号时,需要整体更换模具,拆卸过程较为麻烦,耗费时间长。
3.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模具定位止转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5.模具定位止转装置,包括模具支撑架和定模具箱,所述模具支撑架的上平面上开设有两个安装槽二,所述安装槽二内安装有电磁吸块,所述模具支撑架的下方固定设置有下支撑板,所述下支撑板上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升降气缸,所述模具支撑架上固定安装有所述定模具箱,所述定模具箱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槽一,所述安装槽一内固定安装有铸铁板。
6.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定模具箱的上端外侧设置有安装配合卡台,所述安装配合卡台用于所述定模具箱与动模具箱的装配,所述安装槽二之间开设有两个抬升孔,所述升降气缸的气缸杆从所述抬升孔内穿过。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定模具箱的上端面上加工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安装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选用硅橡胶材质,所述密封圈用于保证所述定模具箱和动模具箱结合面的密封性,进而保证铸造加工质量。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定模具箱内加工有模型槽,所述模型槽的规格与待铸造零件的规格相同,所述定模具箱的两侧固定安装有吊耳,所述吊耳用于所述定模具箱的吊装和搬运。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升降气缸的气缸杆上端固定安装有固定连接座,所述安装槽一内的所述铸铁板外侧设置有磁性隔离罩,所述磁性隔离罩选用钕铁硼材质,所述磁性隔离罩用于将所述铸铁板的磁性进行隔离,避免磁性对零件造成影响。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安装槽一之间加工有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内安装有第一定位销,所述第二定位孔内安装有第二定位销,所述第一定位销为圆柱销,所述第二定位销为圆锥销,所述第一定位销和所述第二定位销的双重设置,确保所述定模具箱安装固定过程中不会出现微小偏移,定位更加精准。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的模具定位止转装置在定模具箱的底部嵌设有铸铁板,利用电磁吸块对铸铁板的吸附力将定模具箱固定在模具支撑架上,无需使用螺栓,需要更换定模具箱时,升降气缸可以将定模具箱顶起,降低剩余磁性对拆卸造成的影响,非常方便。
13.本实用新型的模具支撑架与定模具箱之间通过两个定位销进行定位,固定过程中不会出现微小偏移,定位更加精准。
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15.附图作为本技术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状态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状态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定模具箱底部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状态局部剖切示意图。
20.图中:1-模具支撑架;2-定模具箱;3-安装配合卡台;4-密封槽;5-模型槽;6-吊耳;7-下支撑板;8-升降气缸;9-固定连接座;10-抬升孔;11-安装槽一;12-磁性隔离罩;13-铸铁板;14-第一定位孔;15-第二定位孔;16-安装槽二;17-电磁吸块;18-第一定位销;19-第二定位销;20-密封圈。
21.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3.如图1至图4所示,模具定位止转装置,包括模具支撑架1和定模具箱2,模具支撑架1的上平面上开设有两个安装槽二16,安装槽二16内安装有电磁吸块17,模具支撑架1的下方固定设置有下支撑板7,下支撑板7上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升降气缸8,模具支撑架1上固定安装有定模具箱2,定模具箱2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槽一11,安装槽一11内固定安装有铸铁板13,利用电磁吸块17对铸铁板13的吸附力将定模具箱2固定在模具支撑架1上,无需使用螺栓,需要更换定模具箱2时,升降气缸8可以将定模具箱2顶起。
24.其中,定模具箱2的上端外侧设置有安装配合卡台3,安装配合卡台3用于定模具箱2与动模具箱的装配,安装槽二16之间开设有两个抬升孔10,升降气缸8的气缸杆从抬升孔10内穿过;定模具箱2的上端面上加工有密封槽4,密封槽4内安装有密封圈20,密封圈20选用硅橡胶材质,密封圈20用于保证定模具箱2和动模具箱结合面的密封性,进而保证铸造加工质量;定模具箱2内加工有模型槽5,模型槽5的规格与待铸造零件的规格相同,定模具箱2的两侧固定安装有吊耳6,吊耳6用于定模具箱2的吊装和搬运;升降气缸8的气缸杆上端固
定安装有固定连接座9,安装槽一11内的铸铁板13外侧设置有磁性隔离罩12,磁性隔离罩12选用钕铁硼材质,磁性隔离罩12用于将铸铁板13的磁性进行隔离,避免磁性对零件造成影响;两个安装槽一11之间加工有第一定位孔14和第二定位孔15,第一定位孔14内安装有第一定位销18,第二定位孔15内安装有第二定位销19,第一定位销18为圆柱销,第二定位销19为圆锥销,第一定位销18和第二定位销19的双重设置,确保定模具箱2安装固定过程中不会出现微小偏移,定位更加精准。
2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进行定模具箱2固定安装时,将第一定位销18安装在第一定位孔14内,第二定位销19安装在第二定位孔15内,根据定位销和定位孔的位置将定模具箱2放置在模具支撑架1上,利用两个定位销进行定位,固定过程中不会出现微小偏移,定位更加精准,给电磁吸块17通电,定模具箱2底部的铸铁板13与电磁吸块17吸附固定,进而保证定模具箱2固定安装在模具支撑架1上,铸铁板13的外侧安装有磁性隔离罩12,可以对铸铁板13的导磁性进行有效的阻隔,避免磁性对定模具箱2或待铸造的零件造成影响,订单变化需要更换模具时,给电磁吸块17断电,电磁吸块17的磁性消除,由于受到剩余磁力的影响,定模具箱2依然无法直接搬动,此时,启动升降气缸8,升降气缸8通过固定连接座9将定模具箱2顶起,通过吊耳6进行定模具箱2的吊装更换,非常方便。
26.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利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提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方案的范围内。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