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灭杀红火蚁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均匀撒毒的灭杀红火蚁装置。
背景技术:
2.红火蚁的拉丁名意指“无敌的”蚂蚁,难以防治而得名,红火蚁社会性昆虫,有多个品级,具有生殖能力的雌蚁、雄蚁和工蚁(发育不全无生殖能力的雌蚁),其中的工蚁又可分为一至多型,多型时包括大型工蚁(兵蚁)和小型工蚁,工蚁有腹柄结2个;触角一般10节,末2节成锤棒状;唇基两侧有纵脊向前延伸成齿,雌蚁和雄蚁有单眼,雌蚁触角一般11节, 雄蚁触角一般12节,并胸腹节不具刺或齿,红火蚁分布广泛,为极具破坏力入侵生物之一,在中国红火蚁是入侵生物,因此需要对红火蚁进行灭杀,灭杀红火蚁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物理方法是将沸水直接灌浇在单个蚁穴上,或用火烧,或用加热器插在蚁穴上,可将大部分红火蚁烫死或烧死,但仍有部分红火蚁残留。化学方法一是将药物撒向蚁穴上,利用药物的扩散逐渐毒死红火蚁,二是采用诱饵法,将带有毒素或细菌的诱食投放在蚁穴周围,红火蚁可被诱食吸引,食用后直接毒发身,但是现有的灭杀通常是采用化学方法利用药物毒杀红火蚁,但是现有的撒毒喷淋结构喷洒不均匀,不能对药物进行搅拌混合,使得喷出的药物达不到灭杀的效果,难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背景技术所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具有均匀撒毒的灭杀红火蚁装置。
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具有均匀撒毒的灭杀红火蚁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顶部一侧安装有手推架,所述固定板安装有药箱,所述药箱顶部一侧设有灭蚁原液上料口和清水上料口,所述灭蚁原液上料口和清水上料口均安装有单向阀,所述药箱顶部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顶部连接有保护框,所述保护框内安装有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的输出端连接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安装在药箱的一侧,所述固定板底部两侧安装有移动装置,两侧所述移动装置之间连接有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连接有搅拌装置和调节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安装在药箱内,所述调节装置连接有喷洒装置;
6.所述移动装置包括四块轴承座,四块所述轴承座呈对称状态固定安装在固定板的底部两侧,两块相对应的所述轴承座之间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两侧连接有滚轮,两侧所述滚轮之间连接有履带;
7.所述传动装置包括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安装在旋转轴上,所述第一锥齿轮齿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连接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连接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固定安装在固定板的底部,所述传动杆的另一侧连接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齿合连接有第四锥齿轮,所述第四锥齿轮连接有带动杆,所
述带动杆连接有大皮带轮,所述大皮带轮连接有第一皮带,所述第一皮带的另一侧连接有小皮带轮;
8.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有搅拌块,所述搅拌块呈十字形结构设置,所述搅拌块底部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底部贯穿药箱并与小皮带轮相连接,所述搅拌轴连接有密封轴承,所述密封轴承安装在药箱内;
9.所述调节装置包括有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连接有第二皮带,所述第二皮带的另一侧连接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连接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底部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安装在固定板内,所述旋转杆顶部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一侧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连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内设有导向槽,所述推杆滑动安装在导向槽内,所述活动块的两侧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另一侧滑动连接有导向座,所述导向座固定安装在固定板上;
10.所述喷洒装置包括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固定安装在活动块上,所述安装板表面两侧连接有立柱,两侧所述立柱顶部连接有喷洒筒,所述喷洒筒呈倾斜设置,所述喷洒筒内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一侧安装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动力输出连接有若干扇叶,所述通槽的另一侧安装有呈圆形结构设置的安装管,所述安装管的输出端连接有若干雾化喷头,所述安装管的输入端连接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安装在药箱内,所述伺服电机和水泵均与蓄电池的输出端相连接。
11.进一步限定,所述输送管为波纹管。这样的结构设计便于进行拉动,使输送管更加耐用。
12.进一步限定,所述导向杆表面设有润滑槽,所述润滑槽呈螺旋形结构设置,所述润滑槽内充填有润滑油。这样的结构设计使得滑动更加顺畅。
13.进一步限定,所述蓄电池外表面连接有防尘保护壳。这样的结构设计对蓄电池起到了保护的作用。
14.进一步限定,所述手推架连接有握把,所述握把表面套设有橡胶套。这样的结构设计便于推动固定板。
15.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6.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推动移动装置进行移动时,通过移动装置带动传动装置,传动装置带动搅拌装置对药箱内的原液和清水进行搅拌,从而达到对药液进行搅拌混合,使得搅拌混合的药液达到灭杀的效果;
17.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调节装置和喷洒装置,通过传动装置带动调节装置,使调节装置能够带动喷洒装置进行左右的位置调节,最后药液通过喷洒装置的雾化喷头雾化喷出,而雾化喷出的药液被扇叶高速的转动产生的风吹出喷洒筒,喷洒在地面上,配合上喷洒装置的左右移动从而达到均匀喷洒的效果,并且提高了喷洒的范围,提高了实用性。
附图说明
18.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具有均匀撒毒的灭杀红火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具有均匀撒毒的灭杀红火蚁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具有均匀撒毒的灭杀红火蚁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2.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23.固定板1、手推架2、药箱3、灭蚁原液上料口4、清水上料口5、支撑柱6、保护框7、太阳能板8、蓄电池9、移动装置10、传动装置11、搅拌装置12、调节装置13、喷洒装置 14、轴承座15、旋转轴16、滚轮17、履带18、第一锥齿轮19、第二锥齿轮20、传动杆21、固定套22、保护壳23、第三锥齿轮24、第四锥齿轮25、带动杆26、大皮带轮27、第一皮带 28、小皮带轮29、搅拌块30、搅拌轴31、密封轴承32、第一皮带轮33、第二皮带34、第二皮带轮35、旋转杆36、轴承37、活动板38、推杆39、活动块40、导向槽41、导向杆42、导向座43、安装板44、立柱45、喷洒筒46、通槽47、固定架48、伺服电机49、扇叶50、安装管51、雾化喷头52、输送管53、水泵54、防尘保护壳55、握把56。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25.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均匀撒毒的灭杀红火蚁装置,固定板1顶部一侧安装有手推架2,固定板1安装有药箱3,药箱3顶部一侧设有灭蚁原液上料口4和清水上料口5,灭蚁原液上料口4和清水上料口5均安装有单向阀,药箱3顶部安装有支撑柱6,支撑柱6顶部连接有保护框7,保护框7内安装有太阳能板8,太阳能板8的输出端连接有蓄电池 9,蓄电池9安装在药箱3的一侧,固定板1底部两侧安装有移动装置10,两侧移动装置10 之间连接有传动装置11,传动装置11连接有搅拌装置12和调节装置13,搅拌装置12安装在药箱3内,调节装置13连接有喷洒装置14;
26.移动装置10包括四块轴承座15,四块轴承座15呈对称状态固定安装在固定板1的底部两侧,两块相对应的轴承座15之间连接有旋转轴16,旋转轴16的两侧连接有滚轮17,两侧滚轮17之间连接有履带18;
27.传动装置11包括有第一锥齿轮19,第一锥齿轮19安装在旋转轴16上,第一锥齿轮19 齿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20,第二锥齿轮20连接有传动杆21,传动杆21连接有固定套22,固定套22连接有保护壳23,保护壳23固定安装在固定板1的底部,传动杆21的另一侧连接有第三锥齿轮24,第三锥齿轮24齿合连接有第四锥齿轮25,第四锥齿轮25连接有带动杆 26,带动杆26连接有大皮带轮27,大皮带轮27连接有第一皮带28,第一皮带28的另一侧连接有小皮带轮29;
28.搅拌装置12包括有搅拌块30,搅拌块30呈十字形结构设置,搅拌块30底部连接有搅拌轴31,搅拌轴31的底部贯穿药箱3并与小皮带轮29相连接,搅拌轴31连接有密封轴承 32,密封轴承32安装在药箱3内;
29.调节装置13包括有第一皮带轮33,第一皮带轮33连接有第二皮带34,第二皮带34的另一侧连接有第二皮带轮35,第二皮带轮35连接有旋转杆36,旋转杆36的底部连接有轴承 37,轴承37安装在固定板1内,旋转杆36顶部连接有活动板38,活动板38的一侧连接有推杆39,推杆39连接有活动块40,活动块40内设有导向槽41,推杆39滑动安装在导向槽 41内,活动块40的两侧连接有导向杆42,导向杆42的另一侧滑动连接有导向座43,导向座43固定
安装在固定板1上;
30.喷洒装置14包括有安装板44,安装板44固定安装在活动块40上,安装板44表面两侧连接有立柱45,两侧立柱45顶部连接有喷洒筒46,喷洒筒46呈倾斜设置,喷洒筒46内设有通槽47,通槽47的一侧安装有固定架48,固定架48安装有伺服电机49,伺服电机49 的动力输出连接有若干扇叶50,通槽47的另一侧安装有呈圆形结构设置的安装管51,安装管51的输出端连接有若干雾化喷头52,安装管51的输入端连接有输送管53,输送管53连接有水泵54,水泵54安装在药箱3内,伺服电机49和水泵54均与蓄电池9的输出端相连接。
31.本实施例中,在使用时,通过灭蚁原液上料口4和清水上料口5按比例加入原液和清水进入到药箱3内,通过太阳能板8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将电能输送到蓄电池9内进行储存,然后通过推动手推架2,使手推架2推动固定板1,固定板1带动底部的轴承座15,轴承座15带动旋转轴16,旋转轴16带动滚轮17,滚轮17带动履带18开始移动,在移动的同时旋转轴16带动第一锥齿轮19进行转动,第一锥齿轮19带动齿合的第二锥齿轮20旋转,第二锥齿轮20带动传动杆21,传动杆21带动第三锥齿轮24,第三锥齿轮24带动第四锥齿轮25,第四锥齿轮25带动带动杆26,带动杆26带动大皮带轮27转动,大皮带轮27带动第一皮带28,第一皮带28带动小皮带轮29,小皮带轮29带动搅拌轴31,搅拌轴31带动搅拌轴31在药箱3内进行快速的旋转,使得搅拌轴31能够对药箱3内的原液和清水搅拌均匀,并且同时大皮带轮27带动第一皮带轮33,第一皮带轮33带动第二皮带34,第二皮带34带动第二皮带轮35,第二皮带轮35带动旋转杆36旋转,使旋转杆36带动活动板38,活动板 38带动推杆39顺着活动块40内的导向槽41推动活动块40,使活动块40带动两侧的导向杆 42顺着导向座43进行左右移动,从而使得活动块40带动喷洒装置14进行左右的位置移动,然后启动伺服电机49,使伺服电机49带动扇叶50进行高速的转动,最后控制水泵54启动,使水泵54将药箱3内混合好的药液输送到输送管53内,药液通过输送管53进入到安装管 51内,最后从雾化喷头52雾化喷出,而雾化喷出的药液被扇叶50高速的转动产生的风吹出喷洒筒46,喷洒在地面上,配合上喷洒装置14的左右移动从而达到均匀喷洒的效果。
32.优选输送管53为波纹管。这样的结构设计便于进行拉动,使输送管53更加耐用。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考虑使用输送管53其他的结构形状。
33.优选导向杆42表面设有润滑槽,润滑槽呈螺旋形结构设置,润滑槽内充填有润滑油。这样的结构设计使得滑动更加顺畅。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考虑使用导向杆42其他的结构形状。
34.优选蓄电池9外表面连接有防尘保护壳55。这样的结构设计对蓄电池9起到了保护的作用。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考虑使用防尘保护壳55其他的结构形状。
35.优选手推架2连接有握把56,握把56表面套设有橡胶套。这样的结构设计便于推动固定板1。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考虑使用握把56其他的结构形状。
36.上述实施例仅示例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