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3  194



1.本技术涉及家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水器。


背景技术:

2.现在市场上销售的大部分空气能热水器由外机和承压水箱组成,在制取热水的时候,承压水箱里面的存水时常不流动,静态的存水在加热时,极易容易出现水温分层的现象,靠近水箱的加热装置越近的位置水温较高,离水箱加热装置越远的位置水温较低,这样就出现了水箱内部的水出现温度分层的现象;承压水箱中的水在使用过程中,当用户放出水箱热水的时候,冷水不断的在从进水口补入,补入的冷水会引起水箱温度的下降,这样会导致用户在使用的时候,出现出水温度不稳定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水器,使得用户在使用热水时,出水的水温更稳定,避免热水出现忽冷忽热的现象。
4.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热水器,所述热水器包括水箱、混水电磁阀以及混水泵,所述水箱包括水箱进水口、水箱出水口,所述水箱进水口与所述水箱出水口之间设置有混水管道,所述混水电磁阀与所述混水泵均设置于所述混水管道之上,所述混水电磁阀与所述混水泵的设置位置不重合。
5.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热水器还包括通气电磁阀和出水电磁阀,所述水箱出水口上设置有空气管道与出水管道,所述空气管道与空气连通,所述通气电磁阀设置于所述空气管道之上,所述出水电磁阀设置于所述出水管道之上,所述出水电磁阀一端与所述混水泵管道连接,所述出水电磁阀另一端与所述水箱出水口管道连接。
6.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热水器还包括进水电磁阀,所述水箱进水口设置有进水管道,所述进水电磁阀设置于所述进水管道之上。
7.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热水器还包括冷热水混水阀,所述冷热水混水阀为一种三通阀门,所述冷热水混水阀的第一接口与所述出水电磁阀管道连接,所述冷热水混水阀的第二接口用于所述水箱的出水控制,所述冷热水混水阀的第三接口用于冷水的进水控制。
8.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热水器还包括单向泄压阀,所述单向泄压阀设置于所述进水电磁阀与所述水箱进水口之间的进水管道之上。
9.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热水器还包括低水位开关和高水位开关,所述低水位开关设置于所述水箱内底部,所述高水位开关设置于所述水箱内顶部。
10.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热水器还包括冷媒管道入口和冷媒管道出口,所述冷媒管道入口和所述冷媒管道出口均设置于所述水箱之上,以使得冷媒管道穿过所述水箱,所述冷媒管道入口和所述冷媒管道出口的设置位置不同。
11.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热水器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
所述水箱内部。
12.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热水器还包括水箱电加热部件,所述水箱电加热部件设置于所述水箱内部。
13.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热水器还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控制任意一项所述热水器中的部件。
14.本技术提供的热水器设置有混水电磁阀以及混水泵,可以将水箱中的热水混合均匀,在用户使用热水时,避免出现水箱内出现水温断层的现象。同时,热水器中的水箱可以存储热水,在停电时,用户仍然可以使用水箱中存储的热水,避免用户无热水可用的问题。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热水器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热水器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热水器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热水器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20.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热水器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21.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热水器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22.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热水器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23.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热水器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24.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热水器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25.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热水器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8.在本技术中,“示例性”一词用来表示“用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技术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任何实施例不一定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更优选或更具优势。为了使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和使用本实用新型,给出了以下描述。在以下描述中,为了解释的目的而列出了细节。应当明白的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使用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在其它实例中,不会对公知的结构和过程进行详细阐述,以避免不必要的细节使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变得晦涩。因此,本实用新型并非旨在限于所示的实施例,而是与符合本技术所公开的原理和特征的最广范围相一致。
29.如图1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热水器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其中,该热水器包括水箱3、混水电磁阀2以及混水泵1,该水箱3包括水箱进水口4、水箱出水口5,水箱进水口4与水箱出水5口之间设置有混水管道,混水电磁阀2与混水泵1均设置于该混水管道之上,混水电磁阀2与混水泵1的设置位置不重合。
30.其中,该水箱3用于存储热水;水箱进水口4用于混水电磁阀2与混水泵1进行混水时,水箱的进水;水箱出水口5用于混水电磁阀2与混水泵1进行混水时,水箱的出水;混水电磁阀2用于控制水箱的混水,当需要混水时,该混水电磁阀2开启,允许水流通过,不需要混水时,该混水电磁阀2关闭,水流无法通过;该混水泵1用于混水时提供混水的动力,使得水有动力流动起来。此外,该水箱可以使用保温材质,用于水箱内部热水的保温,例如使用聚氨酯等保温材料。
31.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热水器可以通过混水电磁阀2和混水泵1将水箱中的热水混合均匀,以使得用户在使用热水时,避免热水时冷时热的情况,同时该水箱可以进行热水存储,即使断电,用户也能够使用水箱中存储的热水,避免出现无热水可用的情况。
32.如图2所示,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热水器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该热水器还包括通气电磁阀6和出水电磁阀7,水箱出水口5上设置有空气管道与出水管道,所述空气管道与空气连通,该通气电磁阀6设置于所述空气管道之上,该出水电磁阀7设置于所述出水管道之上,出水电磁阀7一端与所述混水泵1管道连接,出水电磁阀7另一端与水箱出水口5管道连接。
33.其中,在用户使用水箱3中已经混合好的热水时,由于水箱3中的热水一直处于减少状态,水箱3中的内部压力便会减小,便无法再出水,因此需要引入空气进行水箱3中的压力平衡,故该通气电磁阀6的作用是控制空气引入水箱3,在需要空气引入水箱3时,该通气电磁阀6打开,当不需要空气引入水箱3中时,关闭该通气电磁阀6;该出水电磁阀7用于防止水流的回流,具体可以包括,当用户需要使用该水箱中的热水时,该出水电磁阀7关闭,使得热水不会从水箱出水口回流进水箱。
34.示例性的,当热水器接收到用户需要水箱中的热水时的指令,热水可以从该水箱进水口4流出,通过打开的该混水电磁阀2,再经过该混水泵1,此时该混水泵还可以用于提供用户使用热水时水流的动力,避免流出的热水水流过小,再经过关闭的出水电磁阀7,避免水从水箱出水口5回流至水箱内,同时给打开的通气电磁阀6通过的空气让路,以使得水箱内部压力平衡,最终使得热水从右边流至用户处。
35.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热水器,可以在使用水箱中的热水基础之上,解决水箱内部压力过大的问题,避免无法出水或者水箱承压过大,导致损坏的问题。
36.如图3所示,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热水器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该热水器还包括进水电磁阀8,水箱进水口4设置有进水管道,进水电磁阀8设置于所述进水管道
之上。
37.其中,该进水电磁阀8用于水箱的补水,当水箱3中的热水用完时,需要进行补水,这样才能保证用户下次的补水,因此在水箱3中的热水使用完后,该进水电磁阀8可以打开,通过外部进行补水。同时,在进行混水操作和用户用水时,由于是通过水箱进水口4进行出水,该进水电磁阀8此时需要关闭,避免热水从进水管道流出,导致出现分流的情况。
38.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热水器,可以通过进水电磁阀8解决水箱补水,和用户使用水箱中的热水时,导致热水出现分流的情况。
39.如图4所示,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热水器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该热水器还包括冷热水混水阀9,该冷热水混水阀9为一种三通阀门,冷热水混水阀9的第一接口与出水电磁阀7管道连接,该冷热水混水阀9的第二接口用于所述水箱的出水控制,该冷热水混水阀9的第三接口用于冷水的进水控制。
40.其中,由图4可得,该热水混水阀9的左端可以为第一接口,该第一接口用于连接该出水电磁阀7;该热水混水阀9第二接口可以为上端控制口,用于水箱3中热水的出口,直至用户用水处;该冷热水混水阀9的第三接口也就是右端接口,由图可得,该第三接口是通过管道连接至了进水管道,目的是为了减轻水箱中热水的温度。众所周知,一个家庭单位中,用户可能不止一位,其中用户a可能觉得水箱3中的热水温度合适,但是对于用户b来说,水箱3中的热水可能温度过高,因此,该冷热水混水阀9可以控制冷水的进入,若用户b需要降低水箱3中热水的温度时,该冷热水混水阀9的第三接口可以打开,以混合冷水和热水,从而降低热水的温度。
41.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热水器,可以在不直接对水箱3中热水进行降温,通过该冷热水混水阀降低水箱3中流出的热水的温度,以匹配不同用户对不同热水温度的需求。
42.如图5所示,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热水器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该热水器还包括单向泄压阀10,该单向泄压阀10设置于所述进水电磁阀与所述水箱进水口之间的进水管道之上。
43.其中,若水箱3中充满热水时,由于热胀冷缩的原理,水箱3中的压力会增加,该单向泄压阀10的作用就是排除水箱中的多余空气,使得水箱中的压力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因此,在泄压过程中,上述实施例中提及的各项阀门均可以关闭,此时仅通过该单向泄压阀10进行泄压即可。需要说明的是,该单向泄压阀仅允许水流从图5中,该单向泄压阀10的右边流向左边,因此在泄压时,水箱中3中的热水不同流过该单向泄压阀10。
44.如图6所示,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热水器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该热水器还包括低水位开关11和高水位开关12,该低水位开关11设置于所述水箱内底部,该高水位开关12设置于所述水箱内顶部。
45.其中,该低水位开关11用于控制水箱3进行补水操作,当水箱3中的水位触碰至该低水位开关11时,此时水箱3停止出水,自动开始补水;该高水位开关12用于停止水箱3的补水,当水箱3中的水位触碰至该高水位开关12时,该热水器停止补水操作。
46.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热水器,可以解决热水器中水箱3的补水问题。
47.如图7所示,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热水器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所述热水器还包括冷媒管道入口13和冷媒管道出口14,所述冷媒管道入口13和所述冷媒管道出口14均设置于水箱3之上,以使得冷媒管道穿过所述水箱,所述冷媒管道入口和所述冷媒管
道出口的设置位置不同。
48.其中,穿过该冷媒管道入口13和该冷媒管道出口14的冷媒管道可以连接一个压缩机,用于水箱中热水的辅助加热。具体的,该冷媒管道中的冷媒在压缩机处被压缩加热,通过管道从冷媒管道入口13进入到水箱3的内部,冷媒通过管道壁触碰至水箱3中的冷水,被压缩的冷媒开始放热,通过管道壁对水箱中的水进行传热,完成热交换后,再通过管道从冷媒管道出口14从水箱3中出来,重新回到压缩机处。
49.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热水器可以对该热水器中的水箱进行辅助加热。
50.如图8所示,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热水器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该热水器还包括温度传感器15,该温度传感器15设置于所述水箱内部。
51.其中,该温度传感器15可以设置于水箱内部,用于检测水箱3中内部的水温,该温度传感器15再检测完水温后,可以将水温检测到热水器自带的显示面板上进行显示,以告知用户水箱3中的水温,用户可以通过被告知的水温,在热水器的控制面板上进行选择对水箱3中的水是否加热的操作。
52.如图9所示,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热水器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该热水器还包括水箱电加热部件16,该水箱电加热部件16设置于所述水箱内部。其中,该水箱电加热部件16用于水箱3中热水的主加热。
53.如图10所示,图10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热水器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该实施例中的热水器为一种结合了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个实施例中的热水器。在此实施例的基础之上,该热水器还可以包括处理器,用于控制该热水器中的各个部件。其中,所述处理器可以安装在该热水器中的电路板上,且通过电路连接,连接至该热水器的各个部件。
54.具体的,在补水阶段,水箱3中的水位触碰至低水位开关11,此时该处理器可以控制进水电磁阀8、通气电磁阀6打开;同时控制冷热水混水阀9、出水电磁阀7、混水电磁阀2关闭;直至水位上涨并触碰至高水位开关12;此时处理器控制进水电磁阀8、通气电磁阀6关闭;然后处理器在控制电加热部件16以及压缩机,对水箱进行加热,加热的具体的温度可以根据该热水器自带的控制面板上,用户设置的加热温度进行加热,当温度传感器16检测到水箱温度至加热温度时,处理器停止控制电加热部件16以及压缩机,停止加热。
55.混水阶段,此时处理器可以控制进水电磁阀8、通气电磁阀6、冷热水混水阀9关闭;同时混水电磁阀2、出水电磁阀7打开,以及控制混水泵1提供动力,开始混水,此时混水的时间由该处理器控制,具体的混水时间可以根据水箱容量进行设定,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56.出水阶段,此时处理器可以控制进水电磁阀8、出水电磁阀7关闭;通气电磁阀6、冷热水混水阀9、混水电磁阀2打开,以及使混水泵1开始工作;由于混水泵1的工作以及通气电磁阀6的打开,最终水箱3中的热水会从水箱进水口4流出,通过混水电磁阀2和混水泵1,此时会经过管道分叉,由于通气电磁阀6的打开,空气会流入至水箱3中,此时由于出水电磁阀7的关闭,经过管道分叉的水流不会回流至水箱,此时通过混水泵1加速的热水再经过该冷热水混水阀9的第一接口以及第二接口,流至用户处。若用户还发出了需要其他冷水进行降温时,此时处理再控制该冷热水混水阀9的第三接口打开,以混合冷水即可,具体的可以通过控制该冷热水混水阀9的第三接口的开度,以控制混合冷水的水量。直至水箱3中的热水触碰至该低水位开关11时,处理器再进行上述补水阶段的操作控制即可。
57.需要说明的是,在用户使用该水箱3中的热水时,为了便于处理器的识别,可以将
阶段命名为恒温出水模式,当热水器接收到用户开启恒温出水模式时,根据水箱3内的水位进行相应阶段的控制即可,同时需要说明的是,若用户在一次用水中未完全使用完水箱3中的热水时,在用户停止使用热水时,处理器可以立即开启补水阶段以及混水阶段;若用户在一次用水中,将该水箱3中的热水完全使用完时,此时处理器也会开始补水阶段和混水阶段的操作,此时在这两个阶段时,用户无法使用该水箱3中的热水,此时用户若仍需要继续使用热水时,处理器会调动该热水器自带的非恒温热水模式以提供用户的热水。由于非恒温热水模式的出水不为本技术的改进点,因此此处不进行赘述,具体可以参考现有热水器热水的出水方式。
58.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上文针对其他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59.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热水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