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专利查询3月前  30


本申请涉及金融贷款数据处理,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随着金融行业的持续发展,金融机构面向个人的贷款业务日益繁荣。在金融机构为个人提供的贷款服务中,对于同一贷款产品,同一个借款主体可以存在多笔贷款业务,且这些业务是以多笔借据的形式存在的,即每一笔贷款都有其对应的唯一借据号。

2、然而,在授信模式下,上述业务的多笔借据对应多个借据号,无法满足数据上报的要求。因此,在这些业务对应的动态期限区间内,亟需一种能够对多笔贷款业务进行数据处理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能够在这些业务对应的动态期限区间内,对多笔贷款业务进行数据处理,满足数据上报的要求。

2、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3、获取借款主体的贷款数据,贷款数据是借款主体在授信模式下的多笔贷款业务的数据,且多笔贷款业务属于同一贷款产品;基于贷款数据,确定目标到期日和初始合并借据号,目标到期日用于指示多笔贷款业务综合的到期期限;基于目标到期日区间内的授信记录,确定初始合并借据号对应的目标合并借据号。

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于贷款数据,确定目标到期日包括:基于各贷款业务的到期期限,确定目标到期日;

5、以及,在确定目标到期日之后,还包括:若当前处理时间在目标到期日区间内,获取第一授信记录,授信记录包括第一授信记录,第一授信记录表征目标到期日区间内的有效记录。

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于各贷款业务的到期期限,确定目标到期日包括:确定目标到期期限,目标到期期限是各贷款业务的到期期限中的末端到期期限;基于目标到期期限和预设第一期限,确定目标到期日。

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于目标到期日区间内的授信记录,确定初始合并借据号对应的目标合并借据号包括:

8、若授信记录不包括第一授信记录且初始合并借据号中不包括第一标识符,基于初始合并借据号,确定第一目标合并借据号;若授信记录不包括第一授信记录且初始合并借据号中包括第一标识符,基于贷款产品的编码、借款人的编码和随机标识符,确定第一目标合并借据号;其中,目标合并借据号包括第一目标合并借据号,第一标识符用于标识贷款主体。

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方法还包括:若授信记录包括第一授信记录且第一授信记录处于开启状态,基于第一目标合并借据号,确定第二目标合并借据号;其中,目标合并借据号包括第二目标合并借据号;若授信记录包括第一授信记录且第一授信记录处于关闭状态,基于第一目标合并借据号和递增序列数据,确定第三目标合并借据号;其中,目标合并借据号包括第三目标合并借据号。

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借款主体包括借款人,基于贷款数据,确定初始合并借据号包括:基于贷款产品的编码、借款人的编码和上报主体的编码,确定初始合并借据号,贷款数据包括贷款产品的编码、借款人的编码和上报主体的编码;

11、确定初始合并借据号还包括:若借款主体还包括共借人,基于贷款产品的编码、借款人的编码、第一标识符、共借人的编码和上报主体的编码,确定初始合并借据号;若借款主体还包括担保人,基于贷款产品的编码、借款人的编码、第一标识符、担保人的编码和上报主体的编码,确定初始合并借据号;若借款主体还包括共借人和担保人,基于贷款产品的编码、借款人的编码、第一标识符、共借人的编码、担保人的编码和上报主体的编码,确定初始合并借据号。

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初始合并借据号的长度超过预设位数,对初始合并借据号进行截取。

13、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包括用于执行第一方面中任一种方法的单元。该装置可以是终端设备,也可以是终端设备内的芯片。

14、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装置,数据处理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使得数据处理装置执行第一方面中的任一种数据处理方法。

15、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被数据处理装置运行时,使得该数据处理装置执行第一方面中的任一种数据处理方法。

16、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被数据处理装置运行时,使得该数据处理装置执行第一方面中的任一种数据处理方法。



技术特征:

1.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贷款数据,确定目标到期日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各所述贷款业务的到期期限,确定所述目标到期日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到期日区间内的授信记录,确定所述初始合并借据号对应的目标合并借据号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借款主体包括借款人,所述基于所述贷款数据,确定初始合并借据号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8.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从所述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所述数据处理装置执行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了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

10.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涉及金融贷款数据处理领域,能够在动态期限区间内,对多笔贷款业务进行数据处理,以满足数据上报的要求,该方法包括:首先,获取借款主体的贷款数据,贷款数据是借款主体在授信模式下的多笔贷款业务的数据,且多笔贷款业务属于同一贷款产品;进而可基于贷款数据,确定目标到期日和初始合并借据号;最后,可基于目标到期日区间内的授信记录,确定初始合并借据号对应的目标合并借据号,因而,对于同一贷款产品,同一个借款主体可以存在多笔贷款业务,该目标合并借据号将多笔借据关联起来,满足数据上报的要求,使得信贷系统可以准确的记录和跟踪借款主体的信用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于杰,周泽,赵占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和农信农业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5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