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专利查询6天前  11


本技术涉及通信,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信号传输要经过空口路径,到达接收端的时刻有一定延时。无线通信系统采用规定的帧结构进行传输,对于上行传输,多个终端在上行链路传输时由于路径不同有不同的传输时延,为了实现发送端和接收端定时关系一致,以使来自同一小区的不同终端的上行传输之间互不干扰,发送端需要有一定的定时提前量(timingadvance),基于该定时提前量维护上行定时。

2、目前,终端维护上行定时的方法包括:终端获取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control,rrc)配置时间校准定时器(time alignment timer),以配置上行定时的周期,该周期通常大于500ms;当终端接收到携带定时提前量命令(timing advance command)的媒体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控制元素(control element,ce)时,终端更新本地的上行定时,并复位时间校准定时器。上述方法中,在该上行定时的每个周期内,当该时间校准定时器超时、且该终端未接收到上述mac ce时,该终端会发生上行失步,导致该终端需要执行一次随机接入过程以与基站重新建立连接,这样在无线信道质量差和极低功耗等场景中,该终端需要频繁地执行随机接入过程,从而导致该终端的通信不连续,用户体验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减少终端执行随机接入的过程,保证通信的连续性,提高用户体验。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在第一时长检测用于指示发送新的上行数据的下行控制信息,第一时长可以为配置的时间校准定时器的时长(或称为周期),即配置的上行定时的周期;当在第一时长的第一时刻接收到该下行控制信息,且在第一时刻后的第二时长内未接收到携带定时提前量的媒体访问控制层控制元素mac ce时,发送上行随机接入请求,第二时长大于第一时刻与第一时长的结束时刻之间的时长。也即是,当在第一时长的第一时刻接收到该下行控制信息时,在第一时刻后的第二时长内检测该mac ce,且不进行上行失步的判断和上报,即延长了检测该mac ce的时长。

4、其中,该下行控制信息用于指示发送新的上行数据可以包括:该下行控制信息明示(即直接指示)发送新的上行数据,以及该下行控制信息暗示(即间接指示)发送新的上行数据。比如,当该下行控制信息用于指示上一次发送的上行数据已成功接收时,也可以理解为该下行控制信息用于指示发送新的上行数据。

5、上述技术方案中,终端通过在第一时长检测用于指示发送新的上行数据的下行控制信息,并在第一时长的第一时刻接收到该下行控制信息、且在第一时刻后的第二时长内未接收到携带定时提前量ta的mac ce时,该终端发送上行随机接入请求,即该终端在确定用于发送上一次的上行数据的信道质量良好时,延长检测该mac ce的时间,以提高接收到该mac ce的概率,避免该终端对于上行失步的误判,从而减少终端执行随机接入的过程,进而保证通信的连续性,提高用户体验。

6、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下行控制信息包括新数据指示翻转nditoggled,该ndi toggled用于指示发送新的上行数据。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下行控制信息包括新数据指示翻转ndi toggled时,表明用于发送上一次的上行数据的信道质量良好,从而无需进行随机接入,可以通过延长检测mac ce的时长,提高接收到该mac ce的概率,进而利用该信道进行上行数据的传输。

7、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物理混合自动重传指示信道phich,该phich用于指示发送新的上行数据。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下行控制信息包括phich时,表明用于发送上一次的上行数据的信道质量良好,从而无需进行随机接入,可以通过延长检测mac ce的时长,提高接收到该mac ce的概率,进而利用该信道进行上行数据的传输。

8、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时长是根据多个参数确定的,该多个参数包括:最大进程数、最大进程数与最大重传次数的乘积。示例性的,第二时长可以等于最大进程数、以及最大进程数与最大重传次数的乘积之和。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过根据最大进程数、以及最大进程数与最大重传次数的乘积确定第二时长,可以在上一次的所有进程中任一进程的上行数据成功接收的情况下,利用该进程对应的信道进行数据传输,从而避免终端对于上行失步的误判,从而减少终端执行随机接入的过程,进而保证通信的连续性,提高用户体验。

9、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下行控制信息用于调度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该多个参数还包括:该下行控制信息与该pdsch间的第一延迟。示例性的,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时长可以等于最大进程数、第一延迟、以及最大进程数与最大重传次数的乘积之和。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能够在上一次的所有进程中任一进程的上行数据成功接收的情况下,利用该进程对应的信道进行数据传输,从而避免终端对于上行失步的误判,从而减少终端执行随机接入的过程,进而保证通信的连续性,提高用户体验。

10、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包括:当在第二时长内的第二时刻接收到新的下行控制信息(即在第二时长内的第二时刻再次接收到用于指示发送新的上行数据的下行控制信息),且在第二时刻后的第三时长内未接收到该mac ce时,发送上行随机接入请求,第三时长大于第二时刻与第二时长的结束时刻之间的时长。也即是,终端在每次接收到该下行控制信息时,对检测该mac ce的时长进行一次延时,即该终端可以多次延长检测该mac ce的时间,以进一步提高接收到该mac ce的概率,避免该终端对于上行失步的误判,从而进一步减少终端执行随机接入的过程,进而保证通信的连续性,提高用户体验。

11、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一时长检测用于指示发送新的上行数据的下行控制信息,包括:在第一时长结束前的预设时长内检测用于指示发送新的上行数据的下行控制信息。也即是,该终端可以在时间校准定时器即将超时前的预设时长内开始检测该下行控制信息,在第一时长内且在该预设时长之前可以不检测该下行控制信息。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过在在第一时长结束前的预设时长内检测用于指示发送新的上行数据的下行控制信息,可以保证在提高该终端接收到该mac ce的概率的同时,降低该终端的功耗。

12、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下行控制信息用于调度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该预设时长大于第二延迟与最大进程数之和;其中,第二延迟为调度该pusch与发送该pusch间的延迟,或者,第二延迟为调度该pusch与响应该pusch间的延迟。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预设时长大于第二延时与最大进程数之和,能够保证在提高该终端接收到该mac ce的概率的同时,降低该终端的功耗。

13、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延时检测该mac ce的次数小于或等于最大重传次数。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终端可以在每次接收到该下行控制信息时,对检测该mac ce的时长进行一次延时,且延时的总次数不超过最大重传次数。

14、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可应用于对时延要求较高、无线信道的质量较差、极低功耗或者极低成本等通信场景中,比如,该通信场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urllc场景、高铁通信场景、redcap场景等。在上述通信场景中,基站可能正常发送了携带定时提前量ta的mac ce,但由于终端对于时延的高要求或者终端的信号差等因素,从而没有在第一时长内接收到该mac ce,此时该终端直接进行上行失步的判断,则会发生上行失步的误判,且在上行失步后执行随机接入过程会导致原来的通信断开,从而降低用户体验。

15、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包括:处理单元,用于在第一时长检测用于指示发送新的上行数据的下行控制信息,第一时长可以为配置的时间校准定时器的时长(或称为周期),即配置的上行定时的周期;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该下行控制信息;发送单元,用于当在第一时长的第一时刻接收到该下行控制信息,且在第一时刻后的第二时长内未接收到携带定时提前量的媒体访问控制层控制元素mac ce时,发送上行随机接入请求,第二时长大于第一时刻与第一时长的结束时刻之间的时长。

16、其中,该下行控制信息用于指示发送新的上行数据可以包括:该下行控制信息明示(即直接指示)发送新的上行数据,以及该下行控制信息暗示(即间接指示)发送新的上行数据。比如,当该下行控制信息用于指示上一次发送的上行数据已成功接收时,也可以理解为该下行控制信息用于指示发送新的上行数据。

17、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下行控制信息包括新数据指示翻转nditoggled,该ndi toggled用于指示发送新的上行数据。其中,当下行控制信息包括新数据指示翻转ndi toggled时,表明用于发送上一次的上行数据的信道质量良好,从而无需进行随机接入,可以通过延长检测mac ce的时长,提高接收到该mac ce的概率,进而利用该信道进行上行数据的传输。

18、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物理混合自动重传指示信道phich,该phich用于指示发送新的上行数据。其中,当下行控制信息包括phich时,表明用于发送上一次的上行数据的信道质量良好,从而无需进行随机接入,可以通过延长检测mac ce的时长,提高接收到该mac ce的概率,进而利用该信道进行上行数据的传输。

19、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时长是根据多个参数确定的;其中,该多个参数包括:最大进程数、最大进程数与最大重传次数的乘积。示例性的,第二时长可以等于最大进程数、以及最大进程数与最大重传次数的乘积之和。

20、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下行控制信息用于调度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该多个参数还包括:该下行控制信息与该pdsch间的第一延迟。示例性的,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时长可以等于最大进程数、第一延迟、以及最大进程数与最大重传次数的乘积之和。

21、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发送单元还用于:当在第二时长内的第二时刻接收到新的该下行控制信息(即在第二时长内的第二时刻再次接收到用于指示发送新的上行数据的下行控制信息),且在第二时刻后的第三时长内未接收到该mac ce时,发送上行随机接入请求,第三时长大于第二时刻与第二时长的结束时刻之间的时长。

22、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处理单元还用于:在第一时长结束前的预设时长内检测用于指示发送新的上行数据的下行控制信息。也即是,该终端可以在时间校准定时器即将超时前的预设时长内开始检测该下行控制信息,在第一时长内且在该预设时长之前可以不检测该下行控制信息。

23、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述下行控制信息用于调度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该预设时长大于第二延迟与最大进程数之和;其中,第二延迟为调度该pusch与发送该pusch间的延迟,或者,第二延迟为调度该pusch与响应该pusch间的延迟。

24、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延时检测该mac ce的次数小于或等于最大重传次数。也即是,该终端可以在每次接收到该下行控制信息时,对检测该mac ce的时长进行一次延时,且延时的总次数不超过最大重传次数。

25、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该处理器通过该通信接口接收或发送信息;该处理器被配置为调用存储器中的程序指令,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通信方法。

26、第四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和总线,该处理器、该存储器和该通信接口通过该总线耦合,该存储器中存储有指令,该处理器通过该通信接口接收或发送信息;当该处理器运行该存储器中的该指令时,使得该通信装置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通信方法。

27、在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该指令在设备上运行时,使得该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通信方法。

28、在本技术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也可以称为代码,或指令),当该计算机程序被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通信方法。

29、可以理解地,上述提供的任一种通信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其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对应参考上文所提供的通信方法中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技术特征: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包括新数据指示翻转nditoggled,所述nditoggled用于指示发送新的上行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物理混合自动重传指示信道phich,所述phich用于指示发送新的上行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时长是根据多个参数确定的,所述多个参数包括:最大进程数、最大进程数与最大重传次数的乘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控制信息用于调度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所述多个参数还包括: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与所述pdsch间的第一延迟。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第一时长检测用于指示发送新的上行数据的下行控制信息,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控制信息用于调度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所述预设时长大于第二延迟与最大进程数之和;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延时检测所述mac ce的次数小于或等于最大重传次数。

10.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包括新数据指示翻转nditoggled,所述nditoggled用于指示发送新的上行数据。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物理混合自动重传指示信道phich,所述phich用于指示发送新的上行数据。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时长是根据多个参数确定的;其中,所述多个参数包括:最大进程数、最大进程数与最大重传次数的乘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控制信息用于调度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所述多个参数还包括: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与所述pdsch间的第一延迟。

15.根据权利要求10-14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16.根据权利要求10-15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控制信息用于调度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所述预设时长大于第二延迟与最大进程数之和;

18.根据权利要求10-17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延时检测所述mac ce的次数小于或等于最大重传次数。

19.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通信接口接收或发送信息;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调用存储器中的程序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20.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和总线,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通信接口通过所述总线耦合,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指令,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通信接口接收或发送信息;当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指令时,使得所述通信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2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技术总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用于减少终端执行随机接入的过程,保证通信的连续性,提高用户体验。所述方法包括:在第一时长检测用于指示发送新的上行数据的下行控制信息;当在所述第一时长的第一时刻接收到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且在所述第一时刻后的第二时长内未接收到携带定时提前量的媒体访问控制层控制元素MAC CE时,发送上行随机接入请求,所述第二时长大于所述第一时刻与所述第一时长的结束时刻之间的时长。

技术研发人员:贺卫东,郝博,翟鹏,李娇娇,焦淑蓉,张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5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