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方法、模型生成方法、电子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专利查询3天前  7


本技术涉及车辆空调,具体涉及一种车辆空调控制方法、车辆空调控制模型生成方法、电子装置、车辆、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当前的相关技术中,车辆座舱内的空气净化一般通过用户手动切换循环模式的方法来实现,比如在车辆座舱内的空气中包含了大量刺激性气味的成分时,用户可以通过将车辆空调手动切换为外循环模式来解决空气的净化问题。这样的方法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问题,但对不同的工况下都采用同样的技术手段,有可能出现净化效果不佳或者效率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空调控制方法、车辆空调控制模型生成方法、电子装置、车辆、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2、本技术实施方式的车辆空调控制方法,包括:

3、获取车辆座舱内的当前空气杂质浓度以及空间信息;

4、在所述当前空气杂质浓度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当前空气杂质浓度、所述空间信息以及预布置于所述车辆的车辆空调控制模型,确定目标空调运行参数;

5、根据所述目标空调运行参数,控制所述车辆空调的运行。

6、如此,本技术能够根据车辆座舱当前的空气杂质浓度以及车辆座舱的内部形状、面积、座舱内座椅布局等信息,通过预设的车辆空调控制模型进行计算,确定针对当前车辆座舱内的空气杂质浓度确定的空调运行参数,并根据得到的空调运行参数控制空调运行,从而实现对空气杂质浓度的控制,净化车辆座舱内的空气环境,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7、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8、向用户反馈所述目标空调运行参数,以确认是否根据所述目标空调运行参数控制所述车辆空调运行;

9、响应于用户的第一操作,根据所述目标空调运行参数,控制所述车辆空调的运行。

10、如此,本技术还能够在开始控制车辆空调按照目标空调运行参数运行之前,预先向用户反馈已经确定的目标空调运行参数,并征求用户的意见,给用户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

11、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12、记录所述当前空气杂质浓度、所述空间信息、所述目标空调运行参数以及对所述车辆空调的控制动作;

13、将所述当前空气杂质浓度、所述空间信息、所述目标空调运行参数以及对所述车辆空调的控制动作上传至服务器,以使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当前空气杂质浓度、所述空间信息、所述目标空调运行参数以及对所述车辆空调的控制动作对所述车辆空调控制模型进行更新。

14、如此,本技术能够将每一次确定目标空调运行参数的过程中获取与生成的各项数据反馈给服务器,以便于服务器根据车辆空调的实际运行调整车辆空调控制模型。

15、本技术实施方式的车辆空调控制模型生成方法,用于生成如上述任一项实施方式所述的车辆空调控制模型,包括:

16、获取车辆座舱环境历史数据;

17、根据所述车辆座舱环境历史数据,确定空调运行时段以及与所述空调运行时段对应的环境数据;

18、根据所述空调运行时段、以及与所述空调运行时段对应的所述环境数据,生成空调控制模型,以使所述车辆根据所述空调控制模型控制所述车辆空调的运行。

19、如此,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车辆空调控制模型生成方法可以根据从车辆获取到的车辆座舱环境历史数据,经过数据分析生成空调控制模型,以便于车辆接下来根据刚刚生成的空调控制模型来控制车辆空调的运行。

20、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车辆座舱环境历史数据包括车辆座舱内的空气杂质浓度;

21、所述根据所述车辆座舱环境历史数据,确定空调运行时段以及与所述空调运行时段对应的环境数据,包括:

22、根据所述空气杂质浓度,确定所述空调运行时段的起始时刻;

23、根据所述车辆座舱环境历史数据,确定所述空调运行时段的结束时刻;

24、根据所述起始时刻以及所述结束时刻,确定所述空调运行时段;

25、根据所述空调运行时段,确定所述环境数据。

26、如此,本技术能够根据车辆座舱环境历史数据中所包括的空气杂质浓度确定空调运行时段,进而确定上述空调运行时段当中车辆座舱中环境数据的变化。

27、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空气杂质浓度信息,确定所述空调运行时段的起始时刻,包括:

28、在所述空气杂质浓度于当前时刻大于预设浓度阈值的情况下,获取所述当前时刻的前一时刻的空气杂质浓度;

29、在所述当前时刻的前一时刻的空气杂质浓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浓度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当前时刻为所述起始时刻。

30、如此,本技术能够根据车辆座舱环境历史数据中所包括的空气杂质浓度确定空调运行时段中的起始时刻。

31、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车辆座舱环境历史数据还包括车辆座舱的空间信息、以及空调运行参数;

32、所述根据车辆座舱环境历史数据,确定所述空调运行时段的结束时刻,包括:

33、在所述空气杂质浓度于当前时刻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浓度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当前时刻为所述结束时刻;和/或

34、在所述当前时刻的前一时刻的空气杂质浓度大于所述预设浓度阈值的情况下,获取所述当前时刻以及所述当前时刻的前一时刻的所述空调运行参数以及所述空间信息;

35、在所述当前时刻的所述空调运行参数与所述当前时刻的前一时刻的所述空调运行参数不相同的情况下,和/或在所述当前时刻的所述空间信息与所述当前时刻的前一时刻的所述空间信息不相同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当前时刻为所述结束时刻,其中所述空调运行参数包括空调出风角度以及空调风量档位。

36、如此,本技术能够根据空气杂质浓度的变化或者车辆座舱内工况的变化确定述空调运行时段的结束时刻。

37、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空调运行时段,确定环境数据,包括:

38、根据所述起始时刻的所述空气杂质浓度、以及所述结束时刻的所述空气杂质浓度,确定空气杂质浓度变化值;

39、根据所述空调运行参数、所述空气杂质浓度变化值以及所述空间信息,确定所述环境数据。

40、如此,本技术能够将本技术能够将空调运行时段中起始时刻处的空气杂质浓度以及结束时刻处的空气杂质浓度之间的变化值,结合空调运行参数以及车辆座舱内的空间信息,组合为环境数据,以便于后续空调控制模型的生成。

41、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空调运行时段、以及与所述空调运行时段对应的所述环境数据,生成空调控制模型,包括:

42、以所述空调运行时段为因变量,以所述空调运行参数、所述空气杂质浓度变化值以及所述空间信息为多个自变量,确定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以使车辆根据所述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控制所述车辆空调的运行。

43、如此,本技术能够将根据空调运行参数、空气杂质浓度变化值以及空间信息等环境数据确定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生成为空调控制模型。

44、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空间信息包括车辆座舱的面积、车辆座舱内座椅与对应基准点间的距离,其中每个所述基准点设于车辆座舱内的各个空调出风口处;

45、所述以所述空调运行时段为因变量,以所述空调运行参数、所述空气杂质浓度变化值以及所述空间信息为多个自变量,确定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包括:

46、确定所述起始时刻以及所述结束时刻之间间隔的时长为所述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因变量;

47、确定所述空调出风角度、所述空调风量档位、所述空气杂质浓度变化值、所述面积以及所述距离为所述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多个自变量;

48、对所述因变量以及所述自变量执行模拟回归分析,确定所述多元线性回归方程。

49、如此,本技术提供了上述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中各个参数之间的关系。

50、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空调运行时段、以及与所述空调运行时段对应的所述环境数据,确定空调控制模型,之后还包括:

51、获取由车辆转发的车辆座舱环境历史数据。

52、如此,本技术能够通过反复获取数据反复生成新模型的方式,实现空调控制模型的实时更新。

53、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与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保存有计算机程序,在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情况下,使得所述电子装置实现如上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空调控制方法。

54、本技术实施方式的车辆,包括如上述实施方式所述的电子装置。

55、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服务器,包括存储器与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保存有计算机程序,在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情况下,使得所述车辆实现如上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空调控制模型生成方法。

56、本技术实施方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在所述计算机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的情况下,实现如上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57、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辆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4.一种车辆空调控制模型生成方法,用于生成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空调控制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座舱环境历史数据包括车辆座舱内的空气杂质浓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空气杂质浓度信息,确定所述空调运行时段的起始时刻,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座舱环境历史数据还包括车辆座舱的空间信息、以及空调运行参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空调运行时段,确定环境数据,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空调运行时段、以及与所述空调运行时段对应的所述环境数据,生成空调控制模型,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间信息包括车辆座舱的面积、车辆座舱内座椅与对应基准点间的距离,其中每个所述基准点设于车辆座舱内的各个空调出风口处;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空调运行时段、以及与所述空调运行时段对应的所述环境数据,确定空调控制模型,之后还包括:

12.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与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保存有计算机程序,在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情况下,使得所述电子装置实现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3.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装置。

14.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包括存储器与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保存有计算机程序,在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情况下,使得所述服务器实现如权利要求4-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在所述计算机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的情况下,实现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车辆空调控制方法,车辆控制方法包括:获取车辆座舱内的当前空气杂质浓度以及空间信息;在当前空气杂质浓度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根据当前空气杂质浓度、空间信息以及预布置于车辆的车辆空调控制模型,确定目标空调运行参数;根据目标空调运行参数,控制车辆空调的运行。本申请能够根据车辆座舱当前空气杂质浓度以及车辆座舱的面积、座舱内座椅布局等信息,通过预设车辆空调控制模型确定针对当前车辆座舱内的空气杂质浓度确定的空调运行参数,并根据得到的空调运行参数控制空调运行,从而实现对空气杂质浓度的控制,净化车辆座舱内的空气环境,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技术研发人员:梁群,林晓梅,代莹,彭贝,李小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5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