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物流配送,尤其涉及一种包裹装卸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车辆从分拣中心送货到各个目的地(比如网点及分拣中心)的行车线路,一方面是凭司机经验,另一方面是通过算法推荐路线。车辆到达目的地卸货时,包裹通常是全车卸货或者半车卸货,然后重新装车运输。
2、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3、现有技术虽然对运输线路进行了规划,但是规划速度较慢,而且包裹摆放未能充分与各个目的地相结合,导致车辆装卸包裹花费时间较长,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包裹装卸方法和装置,以解决包裹装卸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包裹装卸方法,包括:
3、采用模拟退火算法对始发地和多个目的地进行规划,从而生成运输路径;
4、在车辆按照所述运输路径进行运输的过程中,响应于所述车辆的当前位置与下一个目的地的距离小于距离阈值,根据上一个目的地的包裹摆放信息以及所述下一个目的地的待卸车包裹信息和所述下一个目的地的待装车包裹信息,确定所述下一个目的地的包裹摆放信息,以使所述车辆在所述下一个目的地完成包裹卸车后按照所述下一个目的地的包裹摆放信息进行装车;其中,所述上一个目的地与所述下一个目的地是相邻的目的地。
5、可选地,采用模拟退火算法对始发地和多个目的地进行规划,从而生成运输路径,包括:
6、步骤1、响应于当前温度大于温度阈值,随机生成一个新的运输路径并采用评价函数计算所述新的运输路径的指标值;
7、步骤2、比较当前运输路径的指标值与所述新的运输路径的指标值的大小;
8、步骤3、响应于所述新的运输路径的指标值大于等于所述当前运输路径的指标值,将所述新的运输路径作为当前运输路径并对所述当前温度进行降温退火;
9、响应于所述新的运输路径的指标值小于所述当前运输路径的指标值,根据所述新的运输路径的指标值与所述当前运输路径的指标值的差值以及所述当前温度,判断是否将所述新的运输路径作为当前运输路径并对所述当前温度进行降温退火;
10、步骤4、重复执行步骤1至步骤3,直到所述当前温度小于等于所述温度阈值,从而输出运输路径。
11、可选地,根据所述新的运输路径的指标值与所述当前运输路径的指标值的差值以及所述当前温度,判断是否将所述新的运输路径作为当前运输路径并对所述当前温度进行降温退火,包括:
12、将所述新的运输路径的指标值与所述当前运输路径的指标值的差值除以所述当前温度,得到差异值;
13、采用指数函数计算所述差异值的中间结果值;
14、随机生成一个随机数,其中,所述随机数大于零且小于一;
15、响应于所述中间结果值大于所述随机数,将所述新的运输路径作为当前运输路径并对所述当前温度进行降温退火。
16、可选地,所述评价函数表示如下:
17、
18、其中,dist(i,i+1)表示上一个目的地与下一个目的地的距离,n表示目的地的总数量。
19、可选地,根据上一个目的地的包裹摆放信息以及所述下一个目的地的待卸车包裹信息和所述下一个目的地的待装车包裹,计算所述下一个目的地的包裹摆放信息,包括:
20、从上一个目的地的包裹摆放信息中清除所述下一个目的地的待卸车包裹信息,得到所述下一个目的地的卸车后包裹摆放信息;
21、采用包裹摆放函数对所述下一个目的地的卸车后包裹摆放信息和所述下一个目的地的待装车包裹进行计算,得到所述下一个目的地的包裹摆放信息。
22、可选地,采用包裹摆放函数对所述下一个目的地的卸车后包裹摆放信息和所述下一个目的地的待装车包裹信息进行计算,得到所述下一个目的地的包裹摆放信息,包括:
23、步骤1、根据所述下一个目的地的卸车后包裹摆放信息,确定车厢内的可摆放区域集合;
24、步骤2、遍历所述可摆放区域集合中的每个区域,将所述下一个目的地的待装车包裹逐一摆放到所述车厢内,从而得到所述下一个目的地的新的包裹摆放信息;
25、步骤3、比较所述下一个目的地的当前包裹摆放信息和所述下一个目的地的新的包裹摆放信息;
26、步骤4、响应于所述下一个目的地的新的包裹摆放信息优于所述下一个目的地的当前包裹摆放信息,将所述下一个目的地的新的包裹摆放信息作为所述下一个目的地的当前包裹摆放信息;
27、步骤5、重复执行步骤1至步骤4,直到找不出更优的所述下一个目的地的新的包裹摆放信息,从而输出所述下一个目的地的包裹摆放信息。
28、可选地,比较所述下一个目的地的当前包裹摆放信息和所述下一个目的地的新的包裹摆放信息,包括:
29、根据所述下一个目的地的新的包裹摆放信息,计算所述车厢的新的摆放层数以及每层的装载比例;
30、比较所述车厢的当前摆放层数以及每层的装载比例与所述车厢的新的摆放层数以及每层的装载比例;
31、响应于所述车厢的当前摆放层数与所述车厢的新的摆放层数相同,按照从下层往上层的顺序,比较所述车厢的当前每层的装载比例与所述车厢的新的每层的装载比例;响应于所述车厢的当前下层的装载比例大于所述车厢的新的下层的装载比例,判定所述下一个目的地的当前包裹摆放信息优于所述下一个目的地的新的包裹摆放信息;响应于所述车厢的当前下层的装载比例小于所述车厢的新的下层的装载比例,判定所述下一个目的地的新的包裹摆放信息优于所述下一个目的地的当前包裹摆放信息;
32、响应于所述车厢的当前摆放层数大于所述车厢的新的摆放层数,判定所述下一个目的地的新的包裹摆放信息优于所述下一个目的地的当前包裹摆放信息;
33、响应于所述车厢的当前摆放层数小于所述车厢的新的摆放层数,判定所述下一个目的地的当前包裹摆放信息优于所述下一个目的地的新的包裹摆放信息。
34、另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包裹装卸装置,包括:
35、路径模块,用于采用模拟退火算法对始发地和多个目的地进行规划,从而生成运输路径;
36、计算模块,用于在车辆按照所述运输路径进行运输的过程中,响应于所述车辆的当前位置与下一个目的地的距离小于距离阈值,根据上一个目的地的包裹摆放信息以及所述下一个目的地的待卸车包裹信息和所述下一个目的地的待装车包裹信息,确定所述下一个目的地的包裹摆放信息,以使所述车辆在所述下一个目的地完成包裹卸车后按照所述下一个目的地的包裹摆放信息进行装车;其中,所述上一个目的地与所述下一个目的地是相邻的目的地。
37、可选地,所述路径模块还用于:
38、步骤1、响应于当前温度大于温度阈值,随机生成一个新的运输路径并采用评价函数计算所述新的运输路径的指标值;
39、步骤2、比较当前运输路径的指标值与所述新的运输路径的指标值的大小;
40、步骤3、响应于所述新的运输路径的指标值大于等于所述当前运输路径的指标值,将所述新的运输路径作为当前运输路径并对所述当前温度进行降温退火;
41、响应于所述新的运输路径的指标值小于所述当前运输路径的指标值,根据所述新的运输路径的指标值与所述当前运输路径的指标值的差值以及所述当前温度,判断是否将所述新的运输路径作为当前运输路径并对所述当前温度进行降温退火;
42、步骤4、重复执行步骤1至步骤3,直到所述当前温度小于等于所述温度阈值,从而输出运输路径。
43、可选地,所述路径模块还用于:
44、将所述新的运输路径的指标值与所述当前运输路径的指标值的差值除以所述当前温度,得到差异值;
45、采用指数函数计算所述差异值的中间结果值;
46、随机生成一个随机数,其中,所述随机数大于零且小于一;
47、响应于所述中间结果值大于所述随机数,将所述新的运输路径作为当前运输路径并对所述当前温度进行降温退火。
48、可选地,所述评价函数表示如下:
49、
50、其中,dist(i,i+1)表示上一个目的地与下一个目的地的距离,n表示目的地的总数量。
51、可选地,所述计算模块还用于:
52、从上一个目的地的包裹摆放信息中清除所述下一个目的地的待卸车包裹信息,得到所述下一个目的地的卸车后包裹摆放信息;
53、采用包裹摆放函数对所述下一个目的地的卸车后包裹摆放信息和所述下一个目的地的待装车包裹进行计算,得到所述下一个目的地的包裹摆放信息。
54、可选地,所述计算模块还用于:
55、步骤1、根据所述下一个目的地的卸车后包裹摆放信息,确定车厢内的可摆放区域集合;
56、步骤2、遍历所述可摆放区域集合中的每个区域,将所述下一个目的地的待装车包裹逐一摆放到所述车厢内,从而得到所述下一个目的地的新的包裹摆放信息;
57、步骤3、比较所述下一个目的地的当前包裹摆放信息和所述下一个目的地的新的包裹摆放信息;
58、步骤4、响应于所述下一个目的地的新的包裹摆放信息优于所述下一个目的地的当前包裹摆放信息,将所述下一个目的地的新的包裹摆放信息作为所述下一个目的地的当前包裹摆放信息;
59、步骤5、重复执行步骤1至步骤4,直到找不出更优的所述下一个目的地的新的包裹摆放信息,从而输出所述下一个目的地的包裹摆放信息。
60、可选地,所述计算模块还用于:
61、根据所述下一个目的地的新的包裹摆放信息,计算所述车厢的新的摆放层数以及每层的装载比例;
62、比较所述车厢的当前摆放层数以及每层的装载比例与所述车厢的新的摆放层数以及每层的装载比例;
63、响应于所述车厢的当前摆放层数与所述车厢的新的摆放层数相同,按照从下层往上层的顺序,比较所述车厢的当前每层的装载比例与所述车厢的新的每层的装载比例;响应于所述车厢的当前下层的装载比例大于所述车厢的新的下层的装载比例,判定所述下一个目的地的当前包裹摆放信息优于所述下一个目的地的新的包裹摆放信息;响应于所述车厢的当前下层的装载比例小于所述车厢的新的下层的装载比例,判定所述下一个目的地的新的包裹摆放信息优于所述下一个目的地的当前包裹摆放信息;
64、响应于所述车厢的当前摆放层数大于所述车厢的新的摆放层数,判定所述下一个目的地的新的包裹摆放信息优于所述下一个目的地的当前包裹摆放信息;
65、响应于所述车厢的当前摆放层数小于所述车厢的新的摆放层数,判定所述下一个目的地的当前包裹摆放信息优于所述下一个目的地的新的包裹摆放信息。
66、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67、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68、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69、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70、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71、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72、上述发明中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因为通过采用模拟退火算法对始发地和多个目的地进行规划,从而生成运输路径,并在快要到达到下一个目的地时,根据上一个目的地的包裹摆放信息以及下一个目的地的待卸车包裹信息和待装车包裹信息,计算出下一个目的地的包裹摆放信息的技术手段,所以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包裹装卸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不但能够快速地规划出运输路径,还能够指导司机在分拣中心或者网点摆放包裹装车与卸车,降低人为因素对装卸车的干扰;而且本发明实施例将运输路线与包裹摆放相结合,在到达下一个目的地之前,实时计算需要卸载包裹后的车辆空间以及下一个目的地的包裹摆放信息,便于下一个目的地包裹的装卸,从而提高车辆运输全流程的包裹装卸效率。
73、上述的非惯用的可选方式所具有的进一步效果将在下文中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加以说明。
1.一种包裹装卸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模拟退火算法对始发地和多个目的地进行规划,从而生成运输路径,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新的运输路径的指标值与所述当前运输路径的指标值的差值以及所述当前温度,判断是否将所述新的运输路径作为当前运输路径并对所述当前温度进行降温退火,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评价函数表示如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上一个目的地的包裹摆放信息以及所述下一个目的地的待卸车包裹信息和所述下一个目的地的待装车包裹,计算所述下一个目的地的包裹摆放信息,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包裹摆放函数对所述下一个目的地的卸车后包裹摆放信息和所述下一个目的地的待装车包裹信息进行计算,得到所述下一个目的地的包裹摆放信息,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比较所述下一个目的地的当前包裹摆放信息和所述下一个目的地的新的包裹摆放信息,包括:
8.一种包裹装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10.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11.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