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和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1、近年来,从高容量化的观点出发,作为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有时使用si系材料。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技术:在包含si系材料的负极中,利用包含具有硅氧烷键的硅酸盐或具有磷酸铝键的磷酸盐的骨架形成剂在负极合剂层中形成骨架,由此抑制钉刺试验时的短路。
2、现有技术文献
3、专利文献
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8527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但是,如果使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技术,则有时因由骨架形成剂形成的骨架而导致负极的导电性降低,因反复充放电而导致电池容量降低。专利文献1未对电池的安全性与充放电循环特性的兼顾进行研究,尚有改良的余地。
2、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安全性和充放电循环特性优异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3、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的特征在于,包含含si的复合材料,含si的复合材料包含在母相中分散有si微粒的母粒子、以及被覆于母粒子表面的gan。
4、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特征在于,具备包含上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正极和非水电解质。
5、根据本发明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能够提高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安全性和充放电循环特性。
1.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其包含含si的复合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其中,所述母粒子在表面具有碳被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其中,所述gan被覆所述碳被膜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其中,所述母相为硅酸盐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其中,所述母相为硅酸锂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其中,所述母相为无定形碳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其中,在所述含si的复合材料中,在将所述母粒子的质量设为100质量份的情况下,所述gan的质量为10质量份~20质量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其中,相对于所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的总质量,所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中的所述含si的复合材料的比例为1质量%~15质量%。
9.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具备包含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正极以及非水电解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