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电辊轴控制方法与流程

专利查询2月前  49


本发明涉及电池片制造,特别是一种加电辊轴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1、在电池片激光烧结处理步骤中,通过加电辊轴组件带动电池片传输的同时向电池片施加反向电压,从而在激光辐射于电池片上时产生感生电流,起到类似烧结的作用,降低电池片的接触电阻。

2、但通过加电辊轴组件向电池片施加反向电压时,若电池片离开加电辊轴组件的传输范围,则可能导致加电辊轴组件的上下辊轴相接触,进而导致短路。

3、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加电辊轴控制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加电辊轴控制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s1、通过沿电池片传输方向间隔排布的若干组加电辊轴组件传输电池片;s2、判断电池片是否位于一组所述加电辊轴组件的第一辊轴组件和第二辊轴组件之间,若是,给该组所述加电辊轴组件通电;若否,给该组所述加电辊轴组件断电。

2、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相邻的两组所述加电辊轴组件之间设有激光辐射区,还包括:

3、判断电池片是否位于所述激光辐射区内,若是,跳转到s2;若否,给所有的所述加电辊轴组件断电。

4、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判断电池片的前端是否到达起始通电位置,若是,跳转至s2;若否,保持所有的所述加电辊轴组件为断电状态。

5、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相邻的两组所述加电辊轴组件之间设有激光辐射区,

6、所述起始通电位置位于所述激光辐射区;

7、或,所述起始通电位置位于所述激光辐射区的上游,且二者的间距小于等于第一预设间距。

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判断电池片的后端是否到达终点断电位置,若是,给所有的所述加电辊轴组件断电;若否,跳转至s2。

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相邻的两组所述加电辊轴组件之间设有激光辐射区,所述终点断电位置与所述激光辐射区的间距小于等于第二预设间距。

10、本发明还提供的另一种加电辊轴控制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s1、通过沿电池片传输方向间隔排布的若干组加电辊轴组件传输电池片,相邻的两组所述加电辊轴组件之间设有激光辐射区;s2、判断电池片的前端是否到达起始通电位置,若是,切换位于所述激光辐射区上游的所有所述加电辊轴组件至通电状态;若否,保持所有的所述加电辊轴组件为断电状态。

11、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起始通电位置位于所述激光辐射区;或,所述起始通电位置位于所述激光辐射区的上游,且二者的间距小于第一预设间距。

12、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判断电池片前端是否到达位于所述激光辐射区下游的第n组所述加电辊轴组件的第一辊轴组件和第二辊轴组件之间;

13、若是,切换第n组所述加电辊轴组件至通电状态;

14、若否,保持第n组所述加电辊轴组件为断电状态。

15、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判断电池片的前端是否到达第n通电位置,若是,切换第n组所述加电辊轴组件至通电状态;若否,保持第n组所述加电辊轴组件为断电状态。

16、所述第n通电位置位于所述起始通电位置的下游,所有的所述加电辊轴组件沿电池片传输方向等间距设置,相邻两组所述加电辊轴组件的轴心距为l1,所述第n通电位置与所述起始通电位置的间距为l1/2+*l1或l1/2+δl+*l1;

17、其中,1≤n≤m且为自然数,m为所述激光辐射区下游的所述加电辊轴组件的数量,δl为辊轴直径的1/8~1/10。

1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判断电池片是否位于所述激光辐射区上游的第s组所述加电辊轴组件的第一辊轴组件和第二辊轴组件之间;

19、若是,保持第s组所述加电辊轴组件为通电状态;

20、若否,切换第s组所述加电辊轴组件为断电状态。

21、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判断电池片的后端是否到达第s断电位置;若是,切换第s组所述加电辊轴组件至断电状态;若否,保持第s组所述加电辊轴组件为通电状态;

22、所述第s断电位置位于所述起始通电位置的上游,相邻两组所述加电辊轴组件的轴心距为l1,电池片的长度为l2,自所述起始通电位置至所述第s断电通电位置,电池片的传输距离为l2-(d-s+1/2)*l1或l2-(d-s+1/2)*l1-δl;

23、其中,1≤s≤d且为自然数,d为所述激光辐射区上游的所述加电辊轴组件的数量,δl为辊轴直径的1/8~1/10。

24、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判断电池片的后端是否到达终点断电位置;

25、若是,切换所有的所述加电辊轴组件为断电状态;

26、若否,保持位于所述激光辐射区下游的所有所述加电辊轴组件为通电状态。

2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终点断电位置与所述激光辐射区的间距小于第二预设间距。

2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激光辐射区的上游还设置有用于检测电池片的传感器,根据所述传感器和所述起始通电位置的间距r、所述加电辊轴组件的传输速度v计算电池片前端自所述传感器所在位置到达所述起始通电位置的时间t=r/v;

29、判断电池片从所述传感器起的传输时间是否到达t;若是,电池片的前端到达所述起始通电位置;若否,电池片的前端未到达所述起始通电位置。

3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电池片的传输位置实时控制各组所述加电辊轴组件的通断电状态,从而避免在电池片传输过程中,所述加电辊轴组件始终处于通电状态而导致短路。



技术特征:

1.一种加电辊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电辊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组所述加电辊轴组件(302)之间设有激光辐射区,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电辊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电辊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组所述加电辊轴组件(302)之间设有激光辐射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电辊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电辊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组所述加电辊轴组件(302)之间设有激光辐射区,所述终点断电位置与所述激光辐射区的间距小于等于第二预设间距。

7.一种加电辊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电辊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电辊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电辊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电辊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电辊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电辊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加电辊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15.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电辊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辐射区的上游还设置有用于检测电池片的传感器(303),根据所述传感器(303)和所述起始通电位置的间距r、所述加电辊轴组件(302)的传输速度v计算电池片前端自所述传感器(303)所在位置到达所述起始通电位置的时间t=r/v;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加电辊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通过沿电池片传输方向间隔排布的若干组加电辊轴组件传输电池片;S2、判断电池片是否位于一组所述加电辊轴组件的第一辊轴组件和第二辊轴组件之间,若是,给该组所述加电辊轴组件通电;若否,给该组所述加电辊轴组件断电。本发明通过电池片的传输位置实时控制各组所述加电辊轴组件的通断电状态,从而避免在电池片传输过程中,所述加电辊轴组件始终处于通电状态而导致短路。

技术研发人员:张大雨,张东,郑会刚,刘欢,韩佳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炳日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5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