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双通道检测Hg2+和Ag+的近红外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专利查询2月前  39


本发明涉及近红外荧光探针,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双通道检测hg2+和ag+的近红外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1、重金属污染中,汞是最常见的一种污染物,也是危害性最大的污染物,微量汞就能够对环境甚至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危害。汞及其化合物在工业生产、电器仪表、医药制造、金属提炼和军工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汞及其化合物的大量使用及含汞废弃物的不合理处理,严重危害了水体、空气和土壤等环境,同时也对人类的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同时,对长期暴露于高浓度汞环境下的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进行监测发现,长期接触高浓度汞的从业人员,其神经行为功能明显下降,主要表现为视觉感知、心理稳定度、手部反应能力及注意力等方面。

2、作为金属污染物之一的银,不仅具有生物学毒性,还能对土壤和水体造成污染。ag+能够通过皮肤负载、进食等方式进入水螅体内使其出现急性中毒,产生强烈应激反应。此外,ag+还会影响微生物世界中真菌、细菌、藻类、病毒和一些小型原生生物的活动。当人体摄入过量的ag+时,能导致细胞膜出现去极化效应,诱导na+和ca2+内流,最终导致细胞坏死。同时,ag+易与体内的蛋白质结合,影响人们的代谢和各个器官的正常运作等。

3、目前,重金属离子的检测主要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原子荧光光谱法、以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等,上述方法检测步骤繁琐,成本较高,需要专业的操作人员。因此,研发成本低、检测快、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特异性强的重金属检测探针具有重要意义。

4、荧光探针因其操作简便、选择性好、空间和时间分辨率高、灵敏度高而被广泛应用于金属离子的检测。这些探针在荧光传感、定量分析、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而近红外(nir)荧光探针由于其较少的背景干扰、更强的组织穿透力和较少的组织损伤而被广泛使用。目前,关于双通道检测hg2+及ag+的小分子近红外荧光探针的研究尚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稳定性强、检测速度快、选择性好、灵敏度和准确性高的用于双通道检测hg2+和ag+的近红外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2、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双通道检测hg2+和ag+的近红外荧光探针,所述的近红外荧光探针的化学结构式如下式(i)所示,

3、(i)。

4、本发明还提供上述用于双通道检测hg2+和ag+的近红外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步骤1、将含pocl3的二甲基甲酰胺溶液和n,n-二羟乙基苯胺混合反应,得到4-(双(2-氯乙基)氨基)苯甲醛;

6、步骤2、将含乙醇钠的乙醇溶液与巯基乙醇反应后,加入4-(双(2-氯乙基)氨基)苯甲醛反应完全,经二氯甲烷萃取后,再经饱和食盐水洗涤、干燥剂干燥后进行硅胶柱层析,得到4-(双(2-((2-羟乙基)硫代)乙基)氨基)苯甲醛;

7、步骤3、将2-(1-(9-乙基-9氢-咔唑-3)亚乙基)丙二腈与4-(双(2-((2-羟乙基)硫代)乙基)氨基)苯甲醛混合,以哌啶作为催化剂,反应完全后进行硅胶柱层析,得到用于双通道检测hg2+和ag+的近红外荧光探针,其化学结构式如下述式(i)所示,

8、(i)。

9、进一步,具体步骤如下:

10、步骤1、将5.5~6.5 ml的pocl3缓慢加入到15.5~17.50 ml二甲基甲酰胺中,在0℃下搅拌0.5 h,再加入6~7.5 g n,n-二羟乙基苯胺,在90℃条件下继续反应2.5~3.5 h,反应完成后将反应产物冷却至室温,再倒入纯水中终止反应,用na2co3调节ph至7.0~7.5,过滤,取白色固体沉淀洗涤、烘干和重结晶,得到黄褐色针状晶体,即4-(双(2-氯乙基)氨基)苯甲醛;

11、步骤2、将0.6~0.8 g乙醇钠加入到20 ml乙醇中,然后加入3~4 ml巯基乙醇,室温下反应1 h后,再加入3.5~4.5 g4-(双(2-氯乙基)氨基)苯甲醛,继续室温反应1 h后,加热到60℃反应1 h,反应完成后将反应产物倒入纯水中终止反应,加入50~100 ml二氯甲烷进行萃取后,向有机层中加入20 ml饱和食盐水进行洗涤后,取上层有机溶液,向有机溶液中加入10~15 g干燥剂,震荡过滤后去除干燥剂,再采用由石油醚和乙酸乙酯按体积比1:1混合而成的混合液作为层析液,进行硅胶柱层析,在365 nm的紫外灯照射下,收集硅胶柱中具有黄色荧光的溶液,将收集的溶液于50℃旋蒸,得到黄色固体,即4-(双(2-((2-羟乙基)硫代)乙基)氨基)苯甲醛;

12、步骤3、将300~330 mg的2-(1-(9-乙基-9氢-咔唑-3)亚乙基)丙二腈与300~350mg的4-(双(2-((2-羟乙基)硫代)乙基)氨基)苯甲醛混合后加入20 ml乙醇,并滴加300~500 μl哌啶作为反应催化剂,60℃加热回流过夜,反应完成后将反应产物通过孔径为0.22μm的有机过滤膜过滤,将过滤后的溶液进行硅胶柱层析,采用由石油醚和乙酸乙酯按体积比1:1混合而成的混合液作为层析液,在365 nm的紫外灯照射下,取硅胶柱中具有红色荧光的油状液体,即为用于双通道检测hg2+和ag+的近红外荧光探针,其化学结构式如上述式(i)所示。

13、进一步,步骤2中所述的干燥剂为氧化镁、氧化钙、硫酸钙、硫酸铜、硫酸钠和硫酸镁中的任一种。

14、本发明还提供上述近红外荧光探针同时检测ag+和hg2+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5、步骤1、仪器参数设置:设置荧光分光光度计的激发波长为420 nm,发射波段为500~800 nm,光电倍增电压为600 v,夹缝宽度为5 nm,采用四面透光的石英比色皿;

16、步骤2、将近红外荧光探针溶解于由甲醇和hepes缓冲液按体积比(4~5):(6~5)混合而成的混合溶剂中,得到浓度为10 μmol/l的近红外荧光探针溶液,将近红外荧光探针溶液的ph调为5.5~6.5后,将近红外荧光探针溶液与待测液按体积比9:1的比例混合,反应30s,然后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610 nm处的荧光强度,根据荧光强度值与ag+和hg2+总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计算获得待测液中ag+和hg2+总浓度;

17、步骤3、ag+浓度测定:将步骤2中制备的近红外荧光探针溶液的ph调为7~11后,将近红外荧光探针溶液与待测液按体积比9:1的比例混合,反应30s,然后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610 nm处的荧光强度,根据荧光强度值与ag+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计算获得待测液中ag+浓度;

18、步骤4、hg2+浓度测定:在相同待测液体积下,将待测液中ag+和hg2+的总浓度减去ag+的浓度即为待测液中hg2+浓度。

19、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的混合溶剂中甲醇和hepes缓冲液的体积比为4.5:5.5。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本发明一种用于双通道检测hg2+和ag+的近红外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通过4-(双(2-((2-羟乙基)硫代)乙基)氨基)苯甲醛识别基团发生环化反应制备的近红外荧光探针基本不受环境ph和其他干扰离子的影响,稳定性强;同时,以该识别基团联合2-(1-(9-乙基-9h-咔唑)亚乙基)丙二腈荧光团产生的脱硫效应实现在不同ph条件下对ag+和hg2+的同时测定,且灵敏度高。此外,近红外荧光探针在30s内即可完成ag+和hg2+的检测,检测速度快。近红外荧光探针对hg2+和ag+具有较高的选择性,且能够发生肉眼可见的染色变化,细胞毒性实验表明,该探针对hela细胞的半致死浓度为30 μmol/l,细胞毒性较小,且能够透过细胞膜对细胞内的hg2+进行成像检测。

21、综上所述,本发明一种用于双通道检测hg2+和ag+的近红外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利用了酸性条件下hg2+能够与含硫代取代基的基团(如硫代酰胺、硫脲、硫酮等)配位发生脱硫反应,同时利用了ag+与含硫代取代基发生环化反应,实现对hg2+和ag+的同步识别能力,具有稳定性强、检测速度快、选择性好、灵敏度和准确性高的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双通道检测hg2+和ag+的近红外荧光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近红外荧光探针的化学结构式如下式(i)所示,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双通道检测hg2+和ag+的近红外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3.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双通道检测hg2+和ag+的近红外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双通道检测hg2+和ag+的近红外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干燥剂为氧化镁、氧化钙、硫酸钙、硫酸铜、硫酸钠和硫酸镁中的任一种。

5.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红外荧光探针同时检测ag+和hg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近红外荧光探针同时检测ag+和hg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混合溶剂中甲醇和hepes缓冲液的体积比为4.5:5.5。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双通道检测Hg<supgt;2+</supgt;和Ag<supgt;+</supgt;的近红外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特点是探针化学结构式如式(I)所示,其制备方法包括将POCl<subgt;3</subgt;和N,N‑二羟乙基苯胺混合反应,得到4‑(双(2‑氯乙基)氨基)苯甲醛的步骤;将含乙醇钠与巯基乙醇反应后,加入4‑(双(2‑氯乙基)氨基)苯甲醛反应得到4‑(双(2‑((2‑羟乙基)硫代)乙基)氨基)苯甲醛的步骤;最后将2‑(1‑(9‑乙基‑9氢‑咔唑‑3)亚乙基)丙二腈与4‑(双(2‑((2‑羟乙基)硫代)乙基)氨基)苯甲醛混合反应得到用于双通道检测Hg<supgt;2+</supgt;和Ag<supgt;+</supgt;的近红外荧光探针的步骤,优点是稳定性强、检测速度快、选择性好、灵敏度和准确性高。

技术研发人员:史西志,刘华,张泽明,张蓉蓉,尤金杰,孙爱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5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