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注塑模具的,尤其涉及一种快速脱模的双色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1、双色注塑模具凭借其独特的工艺特性,在市场上受到广泛关注。这种模具设计巧妙,能在同一台注塑机上先后注入两种不同的塑胶材料,形成双色效果,但产品仅需一次出模即可完成。这种工艺不仅使产品外观更加精美,而且颜色更换方便,无需喷涂,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2、在双色注塑模具的注塑成型过程中,当模具完全打开时,注塑机的中间转盘会精确旋转180°,带动模具的动模部分进行相应旋转,使第一色产品的动模与第二色产品的动模部分位置互换。之后,模具会再次合模,进行第二色产品的注塑成型。当第二色胶料完全成型后,模具会再次开启,此时,顶针板上的液压缸会精准驱动顶针板,确保成型件平稳、均匀地脱离型腔。
3、然而,在开模取出成型件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若模具的抓力分布不均,特别是后模抓力不足而前模抓力过大的情况下,成型件可能会因受力不均而发生变形。此外,当顶针在同步移动顶出成型件时,由于成型件本身的形状或厚度差异,可能会受到不均匀的力,导致应力集中或变形,进而影响成型件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2、为此,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快速脱模的双色注塑模具,在注塑模具开模的过程中,将成型件抵合在动模模板上,避免模具抓力不均开模时带动成型件变形的现象。同时预先以点至面的将成型件脱离动模模板,然后再通过顶针顶出,使注塑成型件在取件时受力均匀,保证成型件的质量和完整性。
3、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快速脱模的双色注塑模具,包括动模座、动模组件、定模组件、限位顶料组件、从动组件、推料组件、定位套筒和移动限位组件,其中,所述动模组件为两组,两组所述动模组件分别安装在所述动模座上,所述动模组件包括动模模板、导套、顶料孔、推料孔、顶料杆和复位部件,其中,所述动模模板设置在所述动模座上;所述导套为多组,多组所述导套分别设置在所述动模模板上;所述顶料孔为多组,多组所述顶料孔分别开设在所述动模模板内;所述推料孔为多组,多组所述推料孔分别开设在所述动模模板内;所述顶料杆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动模模板内,且所述顶料杆移动地设置在所述顶料孔中;所述复位部件套设在所述顶料杆上;所述定模组件为两组,两组所述定模组件分别移动地和两组所述动模组件对接;所述限位顶料组件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定模组件内,且所述限位顶料组件和所述导套对接,其中,所述限位顶料组件,用于所述定模组件和所述动模组件对接时限位,并在开模时推动成型件脱模;所述从动组件设置在所述限位顶料组件上;所述推料组件旋转地设置在所述动模模板内,所述推料组件和所述从动组件啮合连接,且所述推料组件和所述顶料杆抵触连接;所述定位套筒设置在所述导套内,且所述从动组件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定位套筒内;所述移动限位组件设置在所述定位套筒上,且所述从动组件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移动限位组件上,其中,所述移动限位组件,用于转换移动过程中所述从动组件的位置。
4、另外,根据本申请上述提出的快速脱模的双色注塑模具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5、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顶料组件包括导柱、底板、缓冲部件、压料杆,其中,所述导柱为多组,多组所述导柱分别设置在所述定模组件上,且每组所述导柱的一端和对应所述导套对接;所述底板设置在所述导柱的另一端;所述缓冲部件套设在所述导柱上;所述压料杆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且所述压料杆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定模组件外侧,其中,所述压料杆,用于开模时将成型件压合固定在动模组件上。
6、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从动组件包括外框架、活动板块、从动件、连接架、传动部件和复位机构,其中,所述外框架设置在所述导柱的另一端;所述活动板块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外框架内;所述从动件设置在所述活动板块顶壁;所述连接架设置在所述活动板块上;所述复位机构设置在所述活动板块和所述外框架上。
7、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定位架、挡板和弹性部件,其中,所述定位架为两组,两组所述定位架分别设置在所述外框架内壁;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活动板块外壁,且所述挡板设置在两组所述定位架之间;所述弹性部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挡板和所述外框架连接。
8、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动限位组件包括限位隔板、转向部件和挡位机构,其中,所述限位隔板设置在所述定位套筒顶壁,且所述从动件移动地和所述限位隔板连接;所述转向部件设置在所述限位隔板顶壁;所述挡位机构设置在所述限位隔板上,且所述挡位机构和所述转向部件连接。
9、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挡位机构包括中空壳体、活动支架、伸缩部件和遮挡板,其中,所述中空壳体设置在所述限位隔板上;所述活动支架移动地设置在所述中空壳体内,且所述活动支架和所述连接架抵触连接;所述伸缩部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中空壳体和所述活动支架连接;所述遮挡板的一端和所述活动支架连接,所述遮挡板的另一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中空壳体中。
10、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推料组件包括传动齿轮、旋转轴杆和导向杆,其中,所述传动齿轮旋转地设置在所述定位套筒内,且所述传动齿轮和所述传动部件啮合连接;所述旋转轴杆设置在所述传动齿轮底壁;所述导向杆为多组,多组所述导向杆分别设置在所述旋转轴杆上,且每组所述导向杆和对应所述顶料杆抵触连接。
11、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向部件为带有弧度的过渡板块,所述从动件的顶壁设有倒圆角,且所述从动件和所述转向部件相切。
12、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两组所述定位架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传动部件的高度。
13、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套筒内设有限位滑杆,且所述外框架移动地设置在所述限位滑杆顶壁。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快速脱模的双色注塑模具具有以下优点:
15、(1)在注塑模具开模的过程中,通过缓冲部件推动压料杆压合在成型件上,成型件从定模组件上脱落并将成型件抵合在动模模板上,避免模具抓力不均开模时带动成型件变形的现象。
16、(2)从动组件在移动限位组件上限位移动并和推料组件啮合连接,在注塑模具开模的过程中,预先以点至面的将成型件脱离动模模板,然后再通过顶针顶出,使注塑成型件在取件时受力均匀,保证成型件的质量和完整性。
1.一种快速脱模的双色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动模座(101)、动模组件(102)、定模组件(103)、限位顶料组件(104)、从动组件(105)、推料组件(106)、定位套筒(107)和移动限位组件(108),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脱模的双色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顶料组件(104)包括导柱(1041)、底板(1042)、缓冲部件(1043)、压料杆(1044),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脱模的双色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组件(105)包括外框架(1051)、活动板块(1052)、从动件(1053)、连接架(1054)、传动部件(1055)和复位机构(1056),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快速脱模的双色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机构(1056)包括定位架(10561)、挡板(10562)和弹性部件(10563),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快速脱模的双色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限位组件(108)包括限位隔板(1081)、转向部件(1082)和挡位机构(1083),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快速脱模的双色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挡位机构(1083)包括中空壳体(10831)、活动支架(10832)、伸缩部件(10833)和遮挡板(10834),其中,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快速脱模的双色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组件(106)包括传动齿轮(1061)、旋转轴杆(1062)和导向杆(1063),其中,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快速脱模的双色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部件(1082)为带有弧度的过渡板块,所述从动件(1053)的顶壁设有倒圆角,且所述从动件(1053)和所述转向部件(1082)相切。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快速脱模的双色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定位架(10561)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传动部件(1055)的高度。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快速脱模的双色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套筒(107)内设有限位滑杆,且所述外框架(1051)移动地设置在所述限位滑杆顶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