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车辆,尤其涉及一种座椅结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1、相关技术中,装配在车辆上的座椅具有前后位置调整及靠背角度调整等功能,从而能够根据乘坐人员的实际所需对座椅进行调整并提高乘坐人员的乘坐体验;但由于前后位置调整及靠背角度调整等调节方式对座椅的调节有限,无法满足乘坐人员多样化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座椅结构及车辆,座椅结构能够调节自身朝向,从而满足乘坐人员的多样化需求,以至少部分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座椅结构,包括:
3、座椅本体,包括第一本体部和第二本体部,座椅本体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及
4、调节组件,与座椅本体连接,调节组件用于调节座椅本体以使得座椅本体在第一状态及第二状态切换;
5、其中,当座椅本体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一本体部为坐部,第二本体部为靠背部;
6、当座椅本体处于第二状态时,第一本体部为靠背部,第二本体部为坐部。
7、在一些实施例中,调节组件为翻转组件,翻转组件与座椅本体连接,翻转组件用于翻转座椅本体以使得座椅本体在第一状态及第二状态切换。
8、在一些实施例中,翻转组件包括连接部;
9、其中,连接部与座椅本体连接,并被配置为带动座椅本体翻转。
10、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组件包括固定部,固定部包括一个连接端;
11、翻转组件包括第一扭簧,第一扭簧安装在连接端上且在座椅本体翻转时发生弹性形变。
12、在一些实施例中,座椅结构还包括固定组件,翻转组件活动设置在固定组件上,固定组件被配置为支撑翻转组件。
13、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组件包括固定部,翻转组件被配置为转动安装在固定部上。
14、在一些实施例中,座椅结构还包括连接组件;
15、其中,连接组件的一部分设置在座椅本体和/或翻转组件上,另一部分设置在固定组件上;
16、其中,连接组件被配置为对座椅本体的翻转进行限制。
17、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组件包括:
18、连接件,设置在座椅本体和/或翻转组件上;及
19、配合件,设置在固定组件上;
20、其中,连接件及配合件相互配合以对座椅本体的翻转进行限制。
21、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件及配合件的一个包括第一配合部,另一个包括第二配合部,第一配合部与第二配合部相互扣持。
22、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件转动安装在座椅本体或翻转组件上。
23、在一些实施例中,座椅结构还包括操作件;
24、其中,操作件设置在座椅本体上,并被配置为解除连接组件对座椅本体的翻转限制。
25、在一些实施例中,座椅结构还包括滑轨组件,固定组件滑动设置在滑轨组件上。
26、在一些实施例中,滑轨组件包括:
27、内轨及外轨,外轨适于与车身固定连接,内轨滑动安装在外轨上;
28、其中,固定组件安装在内轨上,以使得座椅本体可相对于车身滑动。
29、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组件包括锁止件,锁止件设置在固定组件或内轨上;
30、其中,锁止件与外轨配合或与外轨分离。
31、在一些实施例中,座椅结构还包括支撑件,支撑件被配置为支撑座椅本体;
32、其中,翻转组件设置数量为两个,两个翻转组件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两个翻转组件均与支撑件固定连接。
33、在一些实施例中,座椅结构还包括:
34、两个固定组件,两个固定组件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两个翻转组件分别活动设置在两个固定组件上;及
35、两个滑轨组件,两个滑轨组件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两个固定组件分别滑动设置在两个滑轨组件上。
36、在一些实施例中,座椅结构还包括头枕,头枕可拆卸设置于第一本体部或第二本体部上。
37、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本体部及第二本体部上均设置有安装位,头枕可拆卸设置于位于第一本体部及第二本体部的任一安装位上。
38、在一些实施例中,位于第一本体部及第二本体部上的安装位设置有至少一个;
39、其中,一个安装位上可拆卸设置有至少一个头枕。
40、在一些实施例中,头枕包括头枕本体及连接杆件,头枕本体与连接杆件连接,连接杆件活动设置在安装位上。
41、在一些实施例中,座椅结构还包括限位组件,限位组件设置在座椅本体上,限位组件用于限制连接杆件的活动状态。
42、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组件包括限位件,限位件活动设置在安装位上,限位件具有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
43、限位件处于第一位置时,限位件抵接连接杆件,连接杆件固定设置在安装位;限位件处于第二位置时,限位件与连接杆件分离,连接杆件在安装位上活动设置。
44、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组件还包括壳体,壳体设置在安装位上;
45、限位件活动安装在壳体内;
46、连接杆件远离头枕本体的一端伸入至壳体内且能够相对壳体活动,以调节头枕本体与壳体之间的间距。
47、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组件还包括驱动构件,驱动构件驱动限位件在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48、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构件包括第一驱动件,第一驱动件的至少部分设置在壳体上,用于驱动限位件在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49、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包括调节部,调节部活动安装在壳体外,限位件的一部分自壳体内延伸出且位于调节部的运动轨迹上;
50、其中,调节部具有第三位置及第四位置,调节部处于第三位置时,调节部抵接限位件并带动限位件活动至第二位置,调节部处于第四位置时,调节部抵接限位件并带动限位件活动至第一位置。
5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还包括弹性件,弹性件连接壳体及调节部,以驱动调节部自第三位置运动至第四位置。
52、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构件还包括第二驱动件,第二驱动件的至少部分设置在壳体上,用于驱动限位件自第二位置运动至第一位置。
5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驱动件包括驱动主体以及与驱动主体连接的输出部,输出部与限位件连接,以驱动限位件自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
54、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构件还包括复位件,复位件与限位件连接,以驱动限位件自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
55、在一些实施例中,复位件包括第二扭簧,第二扭簧与限位件传动连接;
56、其中,第二扭簧在限位件处于第二位置时的压缩量大于限位件处于第一位置时的压缩量。
57、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扭簧的一端与壳体连接,另一端与限位件连接。
58、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及限位件的一个设置有滑槽,另一个设置有凸部,凸部滑动设置在滑槽内,以使得限位件滑动安装在壳体内。
59、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车辆,包括座椅结构。
60、本技术实施例的座椅结构中,座椅结构包括座椅本体及调节组件,座椅本体包括第一本体部及第二本体部,调节组件与座椅本体连接调节组件用于调节座椅本体以使得座椅本体在第一状态及第二状态切换;座椅本体具有两个工作状态,座椅本体处于第一状态时,座椅本体上的第一本体部能够供乘坐人员乘坐,座椅本体处于第二状态时,座椅本体上的第二本体部能够供人乘坐;通过设置有调节组件调节座椅本体,使得座椅本体上的第一本体部及第二本体部均能够供乘坐人员乘坐;也即在此实施例中,能够对座椅本体的第一本体部和第二本体部的功能进行切换,以满足乘坐人员的多样化需求。
61、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1.一种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为翻转组件,所述翻转组件与所述座椅本体连接,所述翻转组件用于翻转所述座椅本体以使得所述座椅本体在所述第一状态及所述第二状态切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组件包括连接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组件还包括第一扭簧,所述第一扭簧与所述连接部连接,以在所述连接部带动所述座椅本体翻转时发生弹性形变。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结构还包括固定组件,所述翻转组件活动设置在所述固定组件上,所述固定组件被配置为支撑所述翻转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包括一个连接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结构还包括连接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及所述配合件的一个包括第一配合部,另一个包括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相互扣持。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转动安装在所述座椅本体或所述翻转组件上。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结构还包括操作件;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结构还包括滑轨组件,所述固定组件滑动设置在所述滑轨组件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组件包括: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结构还包括锁止件,所述锁止件设置在所述固定组件或所述内轨上;
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结构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被配置为支撑所述座椅本体;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结构还包括: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任一项所述的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结构还包括头枕,所述头枕可拆卸设置于所述第一本体部或所述第二本体部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部及所述第二本体部上均设置有安装位,所述头枕可拆卸设置于位于所述第一本体部及所述第二本体部的任一所述安装位上。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一本体部及所述第二本体部上的所述安装位设置有至少一个;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包括头枕本体及连接杆件,所述头枕本体与所述连接杆件连接,所述连接杆件活动设置在所述安装位上。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结构还包括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设置在所述座椅本体上,所述限位组件用于限制所述连接杆件的活动状态。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活动设置在所述安装位上,所述限位件具有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置在所述安装位上;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驱动构件,所述驱动构件驱动所述限位件在所述第一位置及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构件包括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用于驱动所述限位件在所述第一位置及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调节部,所述调节部活动安装在所述壳体外,所述限位件的一部分自所述壳体内延伸出且位于所述调节部的运动轨迹上;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件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连接所述壳体及所述调节部,以驱动所述调节部自所述第三位置运动至所述第四位置。
28.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构件还包括第二驱动件,第二驱动件的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用于驱动所述限位件自所述第二位置运动至所述第一位置。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驱动主体以及与所述驱动主体连接的输出部,所述输出部与所述限位件连接,以驱动所述限位件自所述第一位置运动至所述第二位置。
30.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构件还包括复位件,所述复位件与所述限位件连接,以驱动所述限位件自所述第一位置运动至所述第二位置。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件包括第二扭簧,所述第二扭簧与所述限位件传动连接;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扭簧的一端与所述壳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限位件连接。
33.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及所述限位件的一个设置有滑槽,另一个设置有凸部,所述凸部滑动设置在所述滑槽内,以使得所述限位件滑动安装在所述壳体内。
34.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33任一项所述的座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