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输电线路铁塔的水平转换板附属件处理,具体为铁塔水平转换板附属件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1、输电线路铁塔单、双主材交于变坡度的水平转换板上,且与横材连接,主材需要进行开角处理才能实现。实际上由于主材较长、规格较大行业习惯并不开角处理,所以产生横材贴合处线性位移超出标准,长期困扰加工与现场施工单位。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铁塔水平转换板附属件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步骤1:理论间隙:首先确定1#角钢收缩了角度α,两侧角度平分,其∠aof为一半的角度,由a点向3#边缘做垂线得到c点,因ab∥of,故∠bac=∠aof =α/2,理论间隙线段bc=ac*tan(α/2),所得到的理论间隙≥2mm,后续步骤才得以存在;
3、步骤2:确定制弯位置:首先确定制弯位置e,要求必须在1#与3#之间,因为是增加设置的位置,故不能与其他构件干涉;
4、步骤3:钢板2#增加制弯工艺:首先由o点作垂线得到f点,其∠aof与其∠eof为等价关系,故钢板2#必须反向制弯∠eof得到de∥of,∠eof=∠aof=α/2;
5、步骤4:角钢3#位移:首先确定∠eof=∠aof =α/2,角钢3#位移线段为ef,故ef=of*tan(α/2)。
6、优选的,在步骤1中,当所得到的理论间隙<2mm时,将水平转换板连接孔扩大2mm就可以实现构件的连接。
7、优选的,在步骤2中,要确定制弯位置,首先要在1#与3#之间,然后不能与其他构件或劲板或焊缝有交叉关系,因为这些因素会影响2#板的制弯效果。
8、优选的,在步骤3中,钢板2#是增加的制弯工艺,并非理论存在的结果,是为了解决3#实现完美连接解决实际问题,根本在于保证de与3#角钢平行连接。
9、优选的,在步骤4中,角钢3#位移计算结果应要采用四舍五入取为整数,便于实际生产加工,而角钢3#的位移是由于步骤3中钢板2#增加制弯工艺产生的减小,其钢板2#增加制弯工艺是受步骤2制弯位置制约的。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1、本发明专利采取铁塔水平转换板附属件处理方法,通过最大化处理理论构造产生的间隙,采用增加制弯工艺、调节构件螺栓孔安装距离,减小因主材不开角对结构产生的影响,完美实现了构件安装紧密贴合的要求,保证验收达到标准。
1.铁塔水平转换板附属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塔水平转换板附属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当所得到的理论间隙<2mm时,将水平转换板连接孔扩大2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塔水平转换板附属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要确定制弯位置,首先要在1#与3#之间,然后不能与其他构件或劲板或焊缝有交叉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塔水平转换板附属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钢板2#是增加的制弯工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塔水平转换板附属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角钢3#位移计算结果要采用四舍五入取为整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