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申请涉及幕墙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隔音幕墙。
背景技术:
2.幕墙是建筑的外墙围护,不承重,像幕布一样挂上去,故又称为“帷幕墙”,是现代大型和高层建筑常用的带有装饰效果的轻质墙体。由面板和支承结构体系组成的,可相对主体结构有一定位移能力或自身有一定变形能力、不承担主体结构所作用的建筑外围护结构或装饰性结构。
3.目前的幕墙是由单块板组成的,或由多块块拼合而成的。当建筑距离马路、铁路等外界噪声音量大的设施很近时,这种幕墙的隔音效果较差,因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提高幕墙的隔音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隔音幕墙。
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隔音幕墙,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隔音幕墙,包括外框,外框内滑动嵌设有沿外框的厚度方向依次排布的第一内板、阻尼板、隔音棉和第二内板,外框上螺纹配合有若干螺栓,第一内板和第二内板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供螺栓嵌设的嵌设槽。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界的噪音需要经过第一内板、阻尼板、隔音棉和第二内板才可传入到室内,第一内板、阻尼板、隔音棉和第二内板将依次对噪音进行削弱,从而提高了幕墙的隔音效果。螺栓嵌设在嵌设槽内,使得第一内板和第二内板被锁紧固定在外框内,方便了第一内板、阻尼板、隔音棉和第二内板的拆装。
7.可选的,所述外框的外壁上设有供螺栓沉入的沉头孔,沉头孔贯穿于外框的内壁。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螺栓不易露出在外框的外侧,以免工人误碰到螺栓而被划伤。
9.可选的,所述第一内板贴合于阻尼板,阻尼板贴合于隔音棉,隔音棉贴合于第二内板。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阻尼板和隔音棉不易发生弯折。
11.可选的,所述第一内板上设有若干穿设于阻尼板和隔音棉的限位柱。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柱能对阻尼板和隔音棉进行支撑,进一步使得阻尼板和隔音棉不易发生弯折。
13.可选的,所述限位柱朝向第二内板的一端设有滑槽,滑槽内滑动嵌设有滑柱,滑柱连接于第二内板。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柱滑动嵌设在滑槽内,实现了第一内板和第二内板的连接,提高了幕墙的稳定性。
15.可选的,所述滑柱上套设有弹性环,滑槽的槽壁上设有供弹性环卡接的限位槽。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滑柱滑动嵌入到滑槽内,且第一内板和第二内板共同夹紧于阻尼板和隔音棉时,弹性环将卡接在限位槽内,提高了第一内板和第二内板连接的
稳定性。
17.可选的,所述外框内嵌设有两个密封环,第一内板和第二内板相对的一侧上均设有供密封环嵌设的密封槽。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外部噪音不易通过第一内板和外框之间的间隙以及第二内板和外框之间的间隙进入到室内,提高了幕墙的隔音效果。
19.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20.1.第一内板、阻尼板、隔音棉和第二内板的设置,外界的噪音需要经过第一内板、阻尼板、隔音棉和第二内板才可传入到室内,第一内板、阻尼板、隔音棉和第二内板将依次对噪音进行削弱,从而提高了幕墙的隔音效果;
21.2.螺栓的设置,使得第一内板和第二内板被锁紧固定在外框内,方便了第一内板、阻尼板、隔音棉和第二内板的拆装;
22.3.限位柱的设置,能对阻尼板和隔音棉进行支撑,进一步使得阻尼板和隔音棉不易发生弯折;
23.4.滑柱的设置,实现了第一内板和第二内板的连接,提高了幕墙的稳定性;
24.5.密封环的设置,使得外部噪音不易通过第一内板和外框之间的间隙以及第二内板和外框之间的间隙进入到室内,提高了幕墙的隔音效果。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整体结构示意图;
26.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整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7.附图标记:1、外框;11、螺栓;12、沉头孔;2、第一内板;21、限位柱;22、滑槽;23、限位槽;24、密封槽;25、嵌设槽;3、阻尼板;4、隔音棉;5、第二内板;51、滑柱;52、弹性环;6、密封环。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9.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隔音幕墙。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隔音幕墙,包括外框1,外框1内滑动嵌设有沿外框1的厚度方向依次排布的第一内板2、阻尼板3、隔音棉4和第二内板5,外界的噪音需要经过第一内板2、阻尼板3、隔音棉4和第二内板5才可传入到室内,第一内板2、阻尼板3、隔音棉4和第二内板5将依次对噪音进行削弱,从而提高了幕墙的隔音效果。
30.第一内板2贴合于阻尼板3,阻尼板3贴合于隔音棉4,隔音棉4贴合于第二内板5,故第一内板2和第二内板5将共同夹紧于阻尼板3和隔音棉4,使得阻尼板3和隔音棉4不易发生弯折。
31.第一内板2朝向第二内板5的一侧固定有若干穿设于阻尼板3和隔音棉4的限位柱21,限位柱21能够对阻尼板3和隔音棉4进行支撑,进一步使得阻尼板3和隔音棉4不易发生弯折;限位柱21朝向第二内板5的一端设有滑槽22,滑槽22内滑动嵌设有滑柱51,滑柱51连接于第二内板5,滑柱51和滑槽22的配合,实现了第一内板2和第二内板5的连接,提高了幕墙的稳定性。
32.滑柱51上套设有弹性环52,滑槽22的槽壁上设有供弹性环52卡接的限位槽23,当
滑柱51滑动嵌入到滑槽22内,且第一内板2和第二内板5共同夹紧于阻尼板3和隔音棉4时,弹性环52将卡接在限位槽23内,提高了第一内板2和第二内板5连接的稳定性。
33.外框1内嵌设有两个密封环6,第一内板2和第二内板5相对的一侧上均设有供密封环6嵌设的密封槽24,密封环6使得外部噪音不易通过第一内板2和外框1之间的间隙以及第二内板5和外框1之间的间隙进入到室内,提高了幕墙的隔音效果。
34.外框1的四周外壁上均螺纹配合有若干螺栓11,第一内板2和第二内板5的侧壁上设有若干嵌设槽25,螺栓11能够拧入到嵌设槽25内,使得第一内板2和第二内板5被锁紧固定在外框1内,方便了第一内板2、阻尼板3、隔音棉4和第二内板5的拆装。
35.外框1的四周外壁上均设有沉头孔12,沉头孔12与螺栓11一一对应,沉头孔12贯穿于外框1的内壁,沉头孔12使得螺栓11不易露出在外框1的外侧,以免工人误碰到螺栓11而被划伤。
36.本申请实施例一种隔音幕墙的实施原理为:外界的噪音需要经过第一内板2、阻尼板3、隔音棉4和第二内板5才可传入到室内,第一内板2、阻尼板3、隔音棉4和第二内板5将依次对噪音进行削弱,从而提高了幕墙的隔音效果。密封环6使得外部噪音不易通过第一内板2和外框1之间的间隙以及第二内板5和外框1之间的间隙进入到室内,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幕墙的隔音效果。
37.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隔音幕墙,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框(1),外框(1)内滑动嵌设有沿外框(1)的厚度方向依次排布的第一内板(2)、阻尼板(3)、隔音棉(4)和第二内板(5),外框(1)上螺纹配合有若干螺栓(11),第一内板(2)和第二内板(5)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供螺栓(11)嵌设的嵌设槽(2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音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1)的外壁上设有供螺栓(11)沉入的沉头孔(12),沉头孔(12)贯穿于外框(1)的内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音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板(2)贴合于阻尼板(3),阻尼板(3)贴合于隔音棉(4),隔音棉(4)贴合于第二内板(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隔音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板(2)上设有若干穿设于阻尼板(3)和隔音棉(4)的限位柱(2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隔音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21)朝向第二内板(5)的一端设有滑槽(22),滑槽(22)内滑动嵌设有滑柱(51),滑柱(51)连接于第二内板(5)。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隔音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柱(51)上套设有弹性环(52),滑槽(22)的槽壁上设有供弹性环(52)卡接的限位槽(23)。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音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1)内嵌设有两个密封环(6),第一内板(2)和第二内板(5)相对的一侧上均设有供密封环(6)嵌设的密封槽(24)。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幕墙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隔音幕墙,其包括外框,外框内滑动嵌设有沿外框的厚度方向依次排布的第一内板、阻尼板、隔音棉和第二内板,外框上螺纹配合有若干螺栓,第一内板和第二内板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供螺栓嵌设的嵌设槽。外界的噪音需要经过第一内板、阻尼板、隔音棉和第二内板才可传入到室内,第一内板、阻尼板、隔音棉和第二内板将依次对噪音进行削弱,从而提高了幕墙的隔音效果。螺栓嵌设在嵌设槽内,使得第一内板和第二内板被锁紧固定在外框内,方便了第一内板、阻尼板、隔音棉和第二内板的拆装。本申请能够提高幕墙的隔音效果。隔音效果。隔音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王艳美 赵艳玲 陈婧 荣中峰 彭培乐 段冠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卓阳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07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