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保温管加工,具体为一种蒸汽保温管内置钢管端部坡口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1、聚氨酯预制直埋保温管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绝热性能,通常情况下可耐高温120度,通过改性或与其它隔热材料组合可耐高温180度,适用于各种冷、热水高低温管道的保温工程。聚氨酯预制直埋保温管又称“管中管”其有“两步法”构成,是由高密度聚乙烯外保护层、聚氨酯硬质泡沫塑保温材料和钢管组成,聚氨酯预制直埋保温管在现场施工时,需要对聚氨酯预制直埋保温管的保温管内置钢管的端部进行端部坡口加工,利于下一步的对接焊接。
2、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11889393u的中国专利文献保温管内置钢管端部坡口加工装置中提出了保温管内置钢管端部坡口角度切割的可调可控,定位轮一和定位轮二贴紧在保温管内置钢管的内壁上,并保证丝杆的中心线与保温管内置钢管的中心线一致,保证了保温管内置钢管端部坡口切割的切割质量,但与传统方式一致的是,保温管的端部加工完成后,传统装置无法自动地将下一根保温管送入加工区域进行相同的加工流程,这种情况下,操作人员必须手动介入,包括调整设备、重新夹持和定位下一根管材,以及启动加工程序,这种频繁的人工干预不仅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工作负担,还影响了生产流程的连续性和效率,并且由于没有精确的自动定位和夹持装置,传统设备在加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管材的滑动和位移,导致加工不稳定,影响加工效果。
3、所以有必要提供一种蒸汽保温管内置钢管端部坡口加工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4、需要说明的是,本背景技术部分中公开的以上信息仅用于理解本技术构思的背景技术,并且因此,它可以包含不构成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传统装置无法自动地将下一根保温管送入加工区域进行相同的加工流程以及在加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管材的滑动和位移,导致加工不稳定。
2、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蒸汽保温管内置钢管端部坡口加工装置,包括:加工架,所述加工架的顶端一侧设置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的一侧底部设置有进料通道,所述进料通道的另一侧设置有倾斜状的倾斜进料板,所述进料通道的顶部设置有圆弧状的固定护板,所述加工架的底部四角均设置有桌腿垫;
3、夹持输送组件,其设置于所述进料通道的内部一侧,所述夹持输送组件用于对保温管进行夹持输送;
4、进料组件,其分别设置于所述倾斜进料板的上方,所述进料组件用于对保温管进行间歇送料;
5、加工组件,其设置于所述进料通道的内部另一侧,所述加工组件用于对保温管内置钢管端部进行加工。
6、优选的,所述夹持输送组件包括有固定安装在所述导向板一侧的气缸,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气缸伸缩端的锁爪,所述气缸的输出端贯穿所述导向板的一侧设置,所述锁爪呈三角爪状设置,所述锁爪的中部设置有触发柱,所述触发柱的伸缩用于带动所述锁爪的夹紧与放松,所述锁爪靠近所述气缸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滑动杆,所述第一滑动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动杆。
7、优选的,所述进料组件包括有固定安装在所述导向板上端的第一安装板,以及活动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板上端的送料板,所述第一安装板的底部分别贯穿设置有两根转动轴,两个所述转动轴的一侧设置有履带,所述第一安装板靠近所述进料组件一侧的转动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若干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触发杆,所述第二滑动杆的另一侧滑动安装在所述触发杆的顶部。
8、优选的,两个所述转动轴的另一侧均转动安装有第一转动板,所述第一安装板靠近所述第一转动板的一面顶部分别转动安装有两个第二转动板,所述第一转动板与第二转动板之间转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送料板转动安装于两个所述连接板的中部,所述送料板的顶部设置有若干限位块,若干所述限位块靠近所述夹持输送组件的一侧设置为圆弧状,所述限位块远离所述夹持输送组件的一侧设置呈垂直状。
9、优选的,所述触发杆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两侧分别开设有滑槽,两个所述滑槽呈对向设置,两个所述滑槽均呈倾斜状设置,所述凹槽的内部底部转动安装有第一转动块,所述第一转动块的另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块,所述第二转动块的两侧均通过滑块分别滑动安装于两个所述滑槽内部。
10、优选的,所述滑槽的内部还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滑槽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动块的滑块一侧固定连接。
11、优选的,所述第二转动块的顶端设置有触发块,所述触发块的一侧呈长圆弧状设置,所述触发块的另一侧呈短圆弧状设置。
12、优选的,所述加工组件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进料通道一侧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中部套设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与所述转动杆的连接处设置有轴承,所述定位板的三角均转动安装有活动支腿,所述活动支腿的另一侧转动安装有抵接轮,所述转动杆的一侧设置有螺纹槽,且该位置螺纹连接有移动套,所述移动套的三角均转动安装有联动板,所述联动板的另一侧与所述活动支腿的内侧中部转动连接。
13、优选的,所述进料通道的一侧还固定安装有若干伸缩杆,若干所述伸缩杆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定位环,所述伸缩杆的伸缩端套设有第二复位弹簧,所述定位环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蜗杆,所述转动杆靠近所述定位环的一侧套设有触发齿轮,所述触发齿轮与所述蜗杆相啮合。
14、优选的,所述定位环靠近所述定位板的一端转动安装有转动环,所述转动环的靠近所述定位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转动电机,所述第一转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打磨块,所述转动环的内侧设置为齿状,所述定位环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转动电机,所述第二转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转动环内侧相啮合的转动齿轮。
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蒸汽保温管内置钢管端部坡口加工装置,通过设置夹持输送组件与进料组件配合使用,夹持输送组件与进料组件的联动,通过自动化操作实现了保温管从进料、夹持、输送到加工的全程自动化,提高了生产效率,气缸推动锁爪夹持保温管,并沿导向板移动,使保温管顺利进入加工区域,当锁爪带动第二滑动杆沿触发杆滑动时,通过凹槽和滑槽的设置,触发块顺利避让,确保锁爪的移动不受阻碍,加工完成后,气缸带动锁爪复位,第二滑动杆也随之复位,当第二滑动杆复位至凹槽上方并与触发块接触时,触发块的一端长圆弧状设置与凹槽的一侧相接触,防止其向下滑动,从而触发第二滑动杆带动整个触发杆向下移动,触发杆的下移进一步带动连接杆一侧向下移动,使两个转动轴转动,推动第一转动板、连接板和送料板倾斜移动,实现保温管的间歇进料,限位块的圆弧状设置确保保温管在倾斜时顺利向前移动,进入进料通道,而转动轴与履带的相互啮合设置防止保温管滑脱,这一系列动作确保了保温管稳定、精准地送入加工区域进行进一步的打磨和加工操作,提高了整体设备的稳定性和加工精度;
16、通过设置加工组件,加工组件通过设置转动安装在进料通道一侧的转动杆、中部的定位板和活动支腿,形成了稳定且灵活的支撑结构,抵接轮确保了钢管在加工过程中的固定,移动套和联动板的设计使得活动支腿能够灵活扩张或收拢,提高了钢管定位的精准度和加工稳定性,定位环通过与伸缩杆和第二复位弹簧的配合,实现了自动复位和定位的功能,蜗杆和触发齿轮的联动带动转动杆转动,从而实现了活动支腿的自动调整,第一转动电机与打磨块的结合使得钢管端部能够被精确打磨,第二转动电机与齿状转动环和转动齿轮的配合,灵活调整打磨块的位置和角度,确保了打磨过程的全面和均匀,整体设计提高了加工组件的自动化程度和操作灵活性,确保了钢管加工的高效性、精确性和稳定性。
17、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技术还有其他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1.一种蒸汽保温管内置钢管端部坡口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保温管内置钢管端部坡口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输送组件包括有固定安装在所述导向板(2)一侧的气缸(6),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气缸(6)伸缩端的锁爪(7),所述气缸(6)的输出端贯穿所述导向板(2)的一侧设置,所述锁爪(7)呈三角爪状设置,所述锁爪(7)的中部设置有触发柱(8),所述触发柱(8)的伸缩用于带动所述锁爪(7)的夹紧与放松,所述锁爪(7)靠近所述气缸(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滑动杆(9),所述第一滑动杆(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动杆(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汽保温管内置钢管端部坡口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组件包括有固定安装在所述导向板(2)上端的第一安装板(13),以及活动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板(13)上端的送料板(19),所述第一安装板(13)的底部分别贯穿设置有两根转动轴(14),两个所述转动轴(14)的一侧设置有履带(15),所述第一安装板(13)靠近所述进料组件一侧的转动轴(14)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8),若干所述连接杆(2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触发杆(21),所述第二滑动杆(10)的另一侧滑动安装在所述触发杆(21)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汽保温管内置钢管端部坡口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转动轴(14)的另一侧均转动安装有第一转动板(16),所述第一安装板(13)靠近所述第一转动板(16)的一面顶部分别转动安装有两个第二转动板(18),所述第一转动板(16)与第二转动板(18)之间转动连接有连接板(17),所述送料板(19)转动安装于两个所述连接板(17)的中部,所述送料板(19)的顶部设置有若干限位块(20),若干所述限位块(20)靠近所述夹持输送组件的一侧设置为圆弧状,所述限位块(20)远离所述夹持输送组件的一侧设置呈垂直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蒸汽保温管内置钢管端部坡口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杆(21)的一侧开设有凹槽(22),所述凹槽(22)的内部两侧分别开设有滑槽(23),两个所述滑槽(23)呈对向设置,两个所述滑槽(23)均呈倾斜状设置,所述凹槽(22)的内部底部转动安装有第一转动块(24),所述第一转动块(24)的另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块(25),所述第二转动块(25)的两侧均通过滑块分别滑动安装于两个所述滑槽(23)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蒸汽保温管内置钢管端部坡口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23)的内部还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27),所述第一复位弹簧(27)的一端与所述滑槽(23)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复位弹簧(27)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动块(25)的滑块一侧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蒸汽保温管内置钢管端部坡口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块(25)的顶端设置有触发块(26),所述触发块(26)的一侧呈长圆弧状设置,所述触发块(26)的另一侧呈短圆弧状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保温管内置钢管端部坡口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组件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进料通道(3)一侧的转动杆(29),所述转动杆(29)的中部套设有定位板(30),所述定位板(30)与所述转动杆(29)的连接处设置有轴承,所述定位板(30)的三角均转动安装有活动支腿(31),所述活动支腿(31)的另一侧转动安装有抵接轮(32),所述转动杆(29)的一侧设置有螺纹槽,且该位置螺纹连接有移动套(33),所述移动套(33)的三角均转动安装有联动板(34),所述联动板(34)的另一侧与所述活动支腿(31)的内侧中部转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蒸汽保温管内置钢管端部坡口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通道(3)的一侧还固定安装有若干伸缩杆(36),若干所述伸缩杆(36)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定位环(35),所述伸缩杆(36)的伸缩端套设有第二复位弹簧(37),所述定位环(35)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延伸板(39),所述延伸板(39)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蜗杆(40),所述转动杆(29)靠近所述定位环(35)的一侧套设有触发齿轮(38),所述触发齿轮(38)与所述蜗杆(40)相啮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蒸汽保温管内置钢管端部坡口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环(35)靠近所述定位板(30)的一端转动安装有转动环(41),所述转动环(41)的靠近所述定位板(30)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转动电机(42),所述第一转动电机(4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打磨块(43),所述转动环(41)的内侧设置为齿状,所述定位环(35)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转动电机(44),所述第二转动电机(4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转动环(41)内侧相啮合的转动齿轮(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