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雾镜片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专利查询21天前  13


本发明涉及防雾镜片制备的,尤其涉及一种防雾镜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现有的镜片在温差的环境里特别容易产生雾滴,形成雾滴的原理是气温降低造成树脂镜片表面水的饱和蒸气压低于空气中的水蒸气分压,使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这些雾滴会对光线产生折射和散射,改变了镜片的光学性质,影响透光性,由此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2、为了避免镜片出现雾滴,此时往往会在镜片的表面镀一层防雾膜,然而现有防雾技术流程不稳定、且由于防雾膜镀在外表面,而正常的生活过程中也会多次擦拭,而防雾膜不耐摩擦导致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技术方案针对现有技术解决方案过于单一的技术问题,提供了显著不同于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防雾镜片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的防雾液由于由于加工工艺导致其连接不稳定,且置于表面在多次擦拭下会使得防雾层损耗的技术问题。

2、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防雾镜片及其制备方法,1.一种防雾镜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3、s1、镜片注塑:首选将镜片原料进行烘干,然后将其注入到注塑机中,使其注压成型;

4、s2、镜片除尘:使用气枪吹去产品表面的浮尘,并用排风系统吸走;

5、s3、镜片表面处理:在除尘后的镜片防雾面涂上辅助层,辅助层涂抹位置位于镜片的中央区域,涂抹面积小于镜片的面积,以使其充分涂抹到镜片需防雾位置,然后使用负压气管吸走多余的辅助液,然后对其进行冷却,使其固化,然后利用蚀刻或者腐蚀的方式使辅助层表面形成较大的凹凸不平的表面,然后将其倾斜放置在等离子处理机上,对其腐蚀后的表面进行离子冲击,辅助层表面最终形成连通的不规则形状;

6、s4、涂硬化液:在经过处理后的辅助层表面上涂硬化液,在涂抹硬化液之前,在其涂抹位置放置阻隔件,使的硬化液与辅助层之间留有通孔,当硬化液与辅助层、未涂抹辅助层部分的镜片充分接触后,利用负压气管吸走多余的硬化液;

7、s5、预烘烤:将涂有硬化液的产品放置在烘道内,使用85℃的温度,烘烤三分钟以上,使其表面初步干燥;

8、s6、烘烤:将预烘过的产品放入烤箱中充分烘烤,烤箱温度设定108℃,烘烤时间设定为120分钟;

9、s7、镜片冷却;将烘烤后的产品取出,在室温下冷却30分钟以上;

10、s8、辅助层去除:二次加热,使其温度达到辅助层熔融温度,利用涂抹硬化层时留下的阻隔件,将位于镜片和硬化层之间的辅助层吸出,镜片与硬化层之间形成中空;

11、s9、防雾液注入:取出阻隔件,此时阻隔件取出后会留下一个流通孔,将防雾液通过流通孔注入到原先辅助层的位置,同时防雾层溢到硬化层表面,从而代替原辅助层,使得防雾层位于镜片和硬化层之间,且此时硬化层表面也有防雾层;

12、s10、烘烤:将涂过纳米防雾液的产品,放入烘箱进行烘烤,烤箱温度设定65℃,烘烤时间设定为90分钟;

13、s11、检验产品装盘:将烘烤完成后的产品检验后装盘,待下道工序使用。

14、进一步,所述步骤s1中镜片原料选用聚碳酸酯,烘干箱温度选取110℃-130℃,烘干时间2h-4h,机顶料斗烘干箱温度100℃-120℃,烘干后原料水分含量低于0.03%,注塑温度:280-320℃,注射压力70-140mpa,成型时间40s-65s,模具温度80℃到120℃之间。

15、进一步,所述步骤s3中辅助液采用热塑性树脂材质,使其能够重复加热熔融和冷却固化,且热熔温度大于硬化层的烘烤温度。

16、进一步,所述步骤s5硬化液成分为有机硅树脂30%、乙醇30%、异丙醇20%、乙酸10%、水10%。

17、进一步,所述步骤s9中等离子处理具体步骤为将冷却后的产品倾斜摆放在等离子处理机的电极板上,对等离子腔体进行抽真空处理,使其气压达到20pa以下,然后对腔体内进行离子轰击,同时按3:1的比例注入氧气和氩气,以提升等离子效果。

18、进一步,所述步骤s10中防雾液成分为氯苯甘醚0.16%-0.2%、聚六亚甲基胍0.21%-0.41%、聚二甲基硅氧烷4%-4.5%、聚乙烯醇1%-1.5%、乙醇3%-8%,其余为水。

19、进一步,所述镜片包括镜片基层、防雾层和硬化层。

20、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21、其一,由于在进行等离子冲击的过程中,对气体施加高频高能的电场,使气体分子激发为离子态,离子具有能量,一方面会物理轰击掉材料表面的微观脏污,使材料表面得到清洁,同时使得材料表面有纳米级别粗糙度的改变,使表面接触面积增加,药水更易附着;另一方面化学作用,离子会轰击打断高分子内在的c=c,c=h等化学键,而气体电离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氧离子,氧离子和材料表面打断的化学键重新键合形成c=o,及oh等亲水性官能团等,使用氧气可以引入更多的氧离子,而通入少量的氩气产生的氩离子比较重,一方面有助于打断材料表面化学键,一方面和氧气分子碰撞可以激发更多的氧离子,从而增加材料表面的活性官能团,这些官能团附着或者键合在材料表面上,使得材料表面得到活化,大大提升材料表面能和附着力;

22、其二,利用对辅助层表面处理从而达到控制硬化层与其接触面的表面状态,如果直接利用离子冲击的方式,此时由于硬化层需要改变的是其内表面,而在进行离子冲击的过程中是无法对其内表面进行处理,为此首先附加辅助层,对辅助层表面进行处理,此时当硬化层涂抹到辅助层表面后,硬化层与辅助层的接触面自然会跟随辅助层形成凹凸不平且不规则的状态,此时当将防雾液注意到中空处与硬化层接触后,凹凸不平且不规则的状态可以更好的与防雾液连接,有效提高了连接牢固性,相较于现有的利用离子冲击达到凹凸不平状态来说(虽然说是凹凸不平,但是整体的趋势相对来说还是属于规则状态,为此实际连接牢固性还是较差)效果更好;

23、其三,由于防雾液位于硬化层和镜片之间和硬化层表面,相较于直接涂抹于表面的防雾液来说使用寿命更长,更加耐磨,如果仅仅只将防雾液涂抹在表面的话,根据人为生活习惯,擦拭镜片的动作会必不可少,此时再进行擦拭的过程中,擦拭布直接与防雾层接触,而擦拭布虽然体会感较为柔顺,但是还是通过编制的方式而成,导致会有空隙,且在进行擦拭的过程中灰尘颗粒不断在防雾层表面摩擦滚动,从而对防雾层起到一个刮除的状态,导致防雾层本身在不断的进行磨损,长时以往后防雾层的效果会大幅度降低,而将防雾层置于中间位置后,在保留镜片防雾功能的同时可以有效避免擦拭时对于防雾层的磨损,因为在进行擦拭时与擦拭布直接接触的是硬化层,所以大幅度提高了本镜片的防雾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防雾镜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雾镜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镜片原料选用聚碳酸酯,烘干箱温度选取110℃-130℃,烘干时间2h-4h,机顶料斗烘干箱温度100℃-120℃,烘干后原料水分含量低于0.03%,注塑温度:280-320℃,注射压力70-140mpa,成型时间40s-65s,模具温度80℃到120℃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雾镜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辅助液采用热塑性树脂材质,使其能够重复加热熔融和冷却固化,且热熔温度大于硬化层的烘烤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雾镜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硬化液成分为有机硅树脂30%、乙醇30%、异丙醇20%、乙酸10%、水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雾镜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9中等离子处理具体步骤为将冷却后的产品倾斜摆放在等离子处理机的电极板上,对等离子腔体进行抽真空处理,使其气压达到20pa以下,然后对腔体内进行离子轰击,同时按3:1的比例注入氧气和氩气,以提升等离子效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雾镜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中防雾液成分为氯苯甘醚0.16%-0.2%、聚六亚甲基胍0.21%-0.41%、聚二甲基硅氧烷4%-4.5%、聚乙烯醇1%-1.5%、乙醇3%-8%,其余为水。

7.一种防雾镜片,采用上述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防雾镜片制备方法制备得到,包括镜片基层、防雾层和硬化层。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雾镜片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技术领域,包括S1、镜片注塑,S2、镜片除尘,S3、镜片表面处理,S4、涂硬化液,S5、预烘烤,S6、烘烤,S7、镜片冷却,S8、辅助层去除,S9、防雾液注入,S10、烘烤,S11、检验产品装盘,所述镜片包括镜片基层、防雾层和硬化层。该防雾镜片在使用时由于防雾液渗透于硬化层中,相较于直接涂抹于表面的防雾液来说使用寿命更长,更加耐磨,且在制作的过程中,通过腐蚀和离子冲击的组合作用,可以大幅度提高层与层之间的连接牢固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艳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常青树运动用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5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