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电机双模式电驱动轮传动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15天前  15


本发明属于电驱动轮,具体涉及一种双电机双模式电驱动轮传动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1、电驱动轮是新能源车辆技术体系的重要发展方向,其性能对车辆的控制性、操作性和机动性起着决定性作用。目前的电驱动轮主要分为轮毂电机直驱、驱动电机集成大速比减速器、驱动电机集成两挡变速器等三种方案,但轮毂电机直驱方案和驱动电机集成大速比减速器方案均难于兼顾车辆对低速大扭矩、高巡航车速与高效率的需求,驱动电机集成两挡变速器方案则依赖液压或电作动机构换挡,结构复杂、换挡平稳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电机双模式电驱动轮传动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该双电机双模式电驱动轮传动装置能够通过控制两个电机的旋转方向和速度实现工作模式平稳切换,结构紧凑。

2、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双电机双模式电驱动轮传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第一输入构件、第二输入构件、输出构件、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行驻一体制动器以及单向离合器;

4、第二行星排中的第二行星架连接第二行星排中的第二行星轮与第一行星排中的第一齿圈;

5、第一驱动电机通过第一输入构件与第二行星排中的第二行星架连接;

6、第二驱动电机通过第二输入构件与第一行星排中的第一太阳轮、第二行星排中的第二太阳轮连接,用于同时驱动第一太阳轮、第二太阳轮自转;

7、单向离合器的内圈与第一行星排中的第一行星架连接,单向离合器的外圈与机壳连接,用于使第一行星架单向旋转;

8、输出构件与第二行星排中的第二齿圈连接;

9、行驻一体制动器与输出构件连接,用于对输出构件进行制动。

10、进一步地,第一行星排包括第一行星架、第一太阳轮、第一行星轮、第一齿圈,第一行星轮与第一行星架连接,且第一行星轮的外齿与第一太阳轮的外齿以及第一齿圈的内齿啮合;

11、第二行星排为双内啮合行星排,包括第二太阳轮、第二行星轮、第二行星架、第二齿圈,第二行星轮的外齿与第二齿圈的内齿啮合,第二行星轮的内齿与第二太阳轮的外齿啮合。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行星轮的数量为3~6个。

13、进一步地,设所述第一齿圈的齿数与所述第一太阳轮齿数的比值为k1;第二齿圈的齿数与所述第二行星轮外齿齿数的比值记为k2;第二行星轮内齿的齿数与所述第二太阳轮的齿数的比值记为k3;所述k2与所述k3的乘积为k4;

14、所述双电机双模式电驱动轮的双模式分别为第一工作模式与第二工作模式;

15、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所述第二驱电机工作,驱动所述第一太阳轮与所述第二太阳轮自转,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空转,所述单向离合器为卡合状态,所述第一行星轮只自转而不公转,实现k1*k4/(k1+1-k4)的大速比动力传递;

16、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同时工作,所述单向离合器为非卡合状态,所述第一行星轮既公转又自转,实现速比1的动力传递。

17、进一步地,所述k1为5,k2为2.23,k3为2.23,k4为5。

18、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装有上述的双电机双模式电驱动轮传动装置。

19、有益效果:

20、1、与传统的两挡变速器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双电机双模式电驱动轮传动装置无需复杂的液压或电作动机构换挡,结构简单、易于工程化,通过控制电机和单向离合器实现模式切换,提高了换挡的平稳性和可靠性。

21、2、将第二行星排设计为双内啮合行星排,使结构更加紧凑。

22、3、行驻一体制动器的设计,既可以实现行驶过程中的制动,也满足了驻车时的固定需求,提高了系统的集成度和操作便利性。

23、4、在第一工作模式下,通过特定的齿轮比配置,实现大速比动力传递,适合车辆起步和爬坡,提供低速大扭矩。在第二工作模式下,实现速比1的动力传递,适合高速巡航,减少损耗,提高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双电机双模式电驱动轮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驱动电机(1)、第二驱动电机(12)、第一输入构件(2)、第二输入构件(3)、输出构件(13)、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行驻一体制动器(9)以及单向离合器(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电机双模式电驱动轮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行星排包括第一行星架(4)、第一太阳轮(14)、第一行星轮(6)、第一齿圈(5),第一行星轮(6)与第一行星架(4)连接,且第一行星轮(6)的外齿与第一太阳轮(14)的外齿以及第一齿圈(5)的内齿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电机双模式电驱动轮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星轮(6)的数量为3~6个。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双电机双模式电驱动轮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所述第一齿圈(5)的齿数与所述第一太阳轮(14)齿数的比值为k1;第二齿圈(8)的齿数与所述第二行星轮(10)外齿齿数的比值记为k2;第二行星轮(10)内齿的齿数与所述第二太阳轮(11)的齿数的比值记为k3;所述k2与所述k3的乘积为k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电机双模式电驱动轮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k1为5,k2为2.23,k3为2.23,k4为5。

6.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安装有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双电机双模式电驱动轮传动装置。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电机双模式电驱动轮传动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属于电驱动轮技术领域,第二行星排中的第二行星架连接第二行星排中的第二行星轮与第一行星排中的第一齿圈;第一驱动电机通过第一输入构件与第二行星排中的第二行星架连接;第二驱动电机同时驱动第一太阳轮、第二太阳轮自转;单向离合器的内圈与第一行星排中的第一行星架连接,外圈与机壳连接,用于使第一行星架单向旋转;输出构件与第二行星排中的第二齿圈连接;行驻一体制动器与输出构件连接,用于对输出构件进行制动。该双电机双模式电驱动轮传动装置无需复杂的液压或电作动机构换挡,结构简单、易于工程化,通过控制电机和单向离合器实现模式切换,提高了换挡的平稳性和可靠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慎龙,胡铮,唐沛,王乐,周如意,贾爽,邢庆坤,毛润,孙汉乔,彭振宇,张静,张鹤,李新毅,尹华兵,李海新,裴春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5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