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罗茨真空泵生产机械,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罗茨轴套的自动装配输送线。
背景技术:
1、目前还没有一种用于罗茨轴套的自动装配输送线,现有的罗茨装配时,通常将罗茨并列放置在托盘上,由工人蹲姿操作,依次将o型圈、轴套套入罗茨的两个轴端,再通过铜棒、工装将轴套依次敲装,在敲装完成后,再将存放罗茨的托盘,通过叉车搬运到装配工位边。
2、可见,在罗茨装配时的安装极为不便,且通过铜棒敲装无法确定一个固定的标准,经常出现在敲装过程中将内部o型圈敲裂的情况,无法保证质量的稳定性。此外,长期的蹲姿操作也会对工人的身体造成负担,不符合人体工程学,且物料需要二次搬运,对于场地物料流动、人员配置以及时间上也会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生产效率高,有利于降低劳动强度,提升产品稳定性的用于罗茨轴套的自动装配输送线。
2、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用于罗茨轴套的自动装配输送线的结构特点在于:包括提升循环机构、上料工位、轴套压装工位、取料工位和工装板,所述提升循环机构和取料工位分别位于上料工位的两端,所述提升循环机构包括一号背包式提升机、一号升降平台、一号气动顶升阻挡器和提升循环机构本体,所述一号背包式提升机和一号升降平台均安装在提升循环机构本体上,该一号背包式提升机和一号升降平台配合,所述一号气动顶升阻挡器安装在一号升降平台上;所述上料工位包括二号气动顶升阻挡器、倍速链输送线、集成式工具架、双层料架、上料工位本体和工装板回流输送线,所述倍速链输送线和工装板回流输送线均安装在上料工位本体上,且倍速链输送线位于工装板回流输送线的正上方,所述二号气动顶升阻挡器安装在上料工位本体上,所述集成式工具架和双层料架均位于上料工位本体的边上;所述轴套压装工位包括横向压装气缸机构和三号气动顶升阻挡器,所述横向压装气缸机构为拱桥形结构,该横向压装气缸机构横跨在上料工位上,所述三号气动顶升阻挡器安装在上料工位本体上,该三号气动顶升阻挡器和横向压装气缸机构配合;所述取料工位包括二号背包式提升机、二号升降平台和取料工位本体,所述二号背包式提升机和二号升降平台均安装在取料工位本体上,该二号背包式提升机和二号升降平台配合;当一号升降平台要接收工装板时,一号升降平台下降到和工装板回流输送线配合的高度,当一号升降平台要送出工装板时,一号升降平台抬升到和倍速链输送线配合的高度;当二号升降平台要接收工装板时,二号升降平台抬升到和倍速链输送线配合的高度,当二号升降平台要送出工装板时,二号升降平台下降到和工装板回流输送线配合的高度。
3、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提升循环机构还包括一号接近开关,所述一号接近开关安装在提升循环机构本体上,该一号接近开关和一号升降平台配合。
4、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轴套压装工位还包括二号接近开关,所述二号接近开关安装在上料工位本体上,该二号接近开关和横向压装气缸机构配合。
5、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取料工位还包括三号接近开关,所述三号接近开关安装在取料工位本体上,该三号接近开关和二号背包式提升机配合。
6、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集成式工具架上设置有放行按钮盒,该放行按钮盒和二号气动顶升阻挡器配合。
7、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工装板包括直角挡块、钢制工装板本体和导向轮,所述直角挡块固定在钢制工装板本体的顶面,且直角挡块分布在钢制工装板本体的四个角上;所述导向轮转动安装在钢制工装板本体的两侧。
8、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减少了人力操作,减轻操作者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同一工位装配的内容一致,提升了产品品质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通过提升循环机构完成工装板的上下回流,通过上料工位吊运罗茨至装配输送线的工装板上,通过轴套压装工位的横向压装气缸机构进行轴套的压装,然后再移动至取料工位,通过行车将成品罗茨直接送到总装工位线边,由总装工位线的工人吊装下线。
1.一种用于罗茨轴套的自动装配输送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提升循环机构(1)、上料工位(2)、轴套压装工位(3)、取料工位(4)和工装板(5),所述提升循环机构(1)和取料工位(4)分别位于上料工位(2)的两端,所述提升循环机构(1)包括一号背包式提升机(11)、一号升降平台(12)、一号气动顶升阻挡器(13)和提升循环机构本体(14),所述一号背包式提升机(11)和一号升降平台(12)均安装在提升循环机构本体(14)上,该一号背包式提升机(11)和一号升降平台(12)配合,所述一号气动顶升阻挡器(13)安装在一号升降平台(12)上;所述上料工位(2)包括二号气动顶升阻挡器(20)、倍速链输送线(21)、集成式工具架(22)、双层料架(23)、上料工位本体(24)和工装板回流输送线,所述倍速链输送线(21)和工装板回流输送线均安装在上料工位本体(24)上,且倍速链输送线(21)位于工装板回流输送线的正上方,所述二号气动顶升阻挡器(20)安装在上料工位本体(24)上,所述集成式工具架(22)和双层料架(23)均位于上料工位本体(24)的边上;所述轴套压装工位(3)包括横向压装气缸机构(30)和三号气动顶升阻挡器(31),所述横向压装气缸机构(30)为拱桥形结构,该横向压装气缸机构(30)横跨在上料工位(2)上,所述三号气动顶升阻挡器(31)安装在上料工位本体(24)上,该三号气动顶升阻挡器(31)和横向压装气缸机构(30)配合;所述取料工位(4)包括二号背包式提升机(40)、二号升降平台(41)和取料工位本体(42),所述二号背包式提升机(40)和二号升降平台(41)均安装在取料工位本体(42)上,该二号背包式提升机(40)和二号升降平台(41)配合;当一号升降平台(12)要接收工装板(5)时,一号升降平台(12)下降到和工装板回流输送线配合的高度,当一号升降平台(12)要送出工装板(5)时,一号升降平台(12)抬升到和倍速链输送线(21)配合的高度;当二号升降平台(41)要接收工装板(5)时,二号升降平台(41)抬升到和倍速链输送线(21)配合的高度,当二号升降平台(41)要送出工装板(5)时,二号升降平台(41)下降到和工装板回流输送线配合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罗茨轴套的自动装配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循环机构(1)还包括一号接近开关(10),所述一号接近开关(10)安装在提升循环机构本体(14)上,该一号接近开关(10)和一号升降平台(12)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罗茨轴套的自动装配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压装工位(3)还包括二号接近开关,所述二号接近开关安装在上料工位本体(24)上,该二号接近开关和横向压装气缸机构(30)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罗茨轴套的自动装配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料工位(4)还包括三号接近开关,所述三号接近开关安装在取料工位本体(42)上,该三号接近开关和二号背包式提升机(40)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罗茨轴套的自动装配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式工具架(22)上设置有放行按钮盒,该放行按钮盒和二号气动顶升阻挡器(20)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罗茨轴套的自动装配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板(5)包括直角挡块(120)、钢制工装板本体(121)和导向轮(122),所述直角挡块(120)固定在钢制工装板本体(121)的顶面,且直角挡块(120)分布在钢制工装板本体(121)的四个角上;所述导向轮(122)转动安装在钢制工装板本体(121)的两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