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电子产品组装,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模组与触摸屏全贴合治具。
背景技术:
1、全贴合技术是采用光学胶将液晶显示模组(lcm)与触摸屏(tp)无缝粘合在一起的一种技术,通常根据产品开发出相应的治具来协助对准,但目前的治具与显示模组、触摸屏直接刚性接触,在放入空压机后,显示模组、触摸屏受到挤压可能会受损。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模组与触摸屏全贴合治具,能够在空压时对显示模组、触摸屏进行缓冲,以免挤压受损。
2、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显示模组与触摸屏全贴合治具,包括:第一治具板,在所述第一治具板上贯穿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用于安装触摸屏,所述第一通孔周壁与触摸屏形状相适配;第二治具板,在所述第二治具板上开设有上凹槽及下凹槽,所述上凹槽的开口开设在所述第二治具板的上表面,所述下凹槽的开口开设在所述上凹槽的底壁,所述上凹槽用于安装所述第一治具板与触摸屏的组合体,所述上凹槽周壁与所述第一治具板形状相适配,所述下凹槽用于安装显示模组,所述下凹槽周壁与显示模组形状相适配;在所述上凹槽的底壁上间隔分布设置有多个沉孔;缓冲垫板,安装在所述下凹槽的槽底;多个弹性销钉,一一对应安装于多个所述沉孔;所述弹性销钉在自然状态下伸出于所述沉孔并在受压状态下能完全沉入所述沉孔内。
4、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垫板为泡棉板。
5、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治具板上设有连通所述第一通孔的让位槽,所述让位槽用于放置触摸屏fpc。
6、进一步的,在所述下凹槽的底壁上开设有定位孔。
7、进一步的,从所述下凹槽的底壁向下贯穿所述第二治具板的下表面而形成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用于放置显示模组fpc。
8、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二治具板上从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有第一拿手槽,所述第一拿手槽贯穿所述上凹槽的侧壁而连通所述上凹槽。
9、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二治具板上从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有第二拿手槽,所述第二拿手槽贯穿所述下凹槽的侧壁而连通所述下凹槽。
10、本申请的显示模组与触摸屏全贴合治具,在使用时,首先先将已涂有光学胶的显示模组放置在下凹槽内则其被下凹槽定位,同时显示模组下端面接触缓冲垫板,然后将第一治具板放入上凹槽则其被上凹槽定位,第一通孔重合在上凹槽内,再将触摸屏放入通孔,这时触摸屏被多个弹性销钉支撑而与上凹槽底壁间存在间隙,最后将治具整体放入空压机中,触摸屏在压力作用下克服弹性销钉的弹力而下压贴合于显示模组,由于原来具有间隙而对触摸屏与上凹槽槽底的接触进行了缓冲,避免了触摸屏直接刚性挤压上凹槽槽底,此时显示模组也受到一定向下的压力,由于缓冲垫板的存在而避免了显示模组直接刚性挤压下凹槽槽底。因此本申请的显示模组与触摸屏全贴合治具能避免显示模组、触摸屏在空压时直接与治具刚性挤压,继而避免了挤压受损情况的发生。
1.一种显示模组与触摸屏全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与触摸屏全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垫板为泡棉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与触摸屏全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治具板上设有连通所述第一通孔的让位槽,所述让位槽用于放置触摸屏fpc。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与触摸屏全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凹槽的底壁上开设有定位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与触摸屏全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从所述下凹槽的底壁向下贯穿所述第二治具板的下表面而形成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用于放置显示模组fpc。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与触摸屏全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治具板上从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有第一拿手槽,所述第一拿手槽贯穿所述上凹槽的侧壁而连通所述上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与触摸屏全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治具板上从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有第二拿手槽,所述第二拿手槽贯穿所述下凹槽的侧壁而连通所述下凹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