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阀门领域,具体为一种自疏通阀门。
背景技术:
1、阀门是流体输送系统中的控制部件,具有截止、调节、导流、防止逆流、稳压、分流或溢流泄压功能,用于流体控制系统的阀门,从最简单的截止阀到极为复杂的自控系统中所用的各种阀门,阀门在长时间使用时容易出现堵塞的现象,如果采用人工进行处理,需要借助外界工具,费时费力,同时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疏通阀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疏通阀门,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内设有转动连接阀芯的腔,所述阀芯内设有贯穿所述阀芯的阀腔,所述阀芯在所述阀体内转动,能够调整所述阀腔的方向,进而打开或关闭所述阀体,所述阀芯上端面固定连接有贯穿所述阀体的转轴,所述转轴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把手,通过所述把手能够带动所述转轴和所述阀芯转动,进而控制所述阀体的开启关闭;
3、所述阀体左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阀体内腔联通的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用于连通管道,所述阀体右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阀体内腔联通的中间管,所述中间管下端联通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用于连通另一端管道,进而通过所述阀体进行两个管道的联通和关闭,所述中间管内设有中间管腔,所述中间管腔滑动连接有疏通头,所述疏通头向左移动能够将所述中间管和所述阀腔进行疏通。
4、所述第一连接管左端螺纹连接有第一连接套,所述第一连接套能够连接管道,实现管道与所述第一连接管的联通连接。
5、所述第二连接管下端螺纹连接有第二连接套,所述第二连接套能够连接管道,实现管道与所述第二连接套的联通连接。
6、所述中间管腔内固定连接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位于所述第二连接管和所述疏通头右侧。
7、所述中间管腔右端壁固定设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动力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转动连接于所述分隔板。
8、所述转动轴内设有转动轴腔,所述转动轴腔前后端壁内分别设有一个与所述转动轴腔联通的滑槽。
9、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两个所述滑块固定连接有左端与所述分隔板螺纹连接的螺纹轴,所述螺纹轴与所述转动轴腔滑动连接,所述螺纹轴左端贯穿所述分隔板。
10、所述螺纹轴固定连接所述疏通头,所述转动轴转动,能够通过所述滑块带动所述螺纹轴转动,进而带动所述螺纹轴通过螺纹向左移动并转动,进而带动所述疏通头向左移动并转动,进而进行疏通工作。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阀芯和阀腔,能够通过转轴带动阀芯转动,进而带动阀腔转动,通过阀腔方向的调整,能够实现阀体连接的第一连接管和中间管的联通与关闭,进而实现阀门的功能,通过设置的第一连接套和第二连接套,能够将第一连接管或第二连接管与管道连接;
13、通过设置的疏通头,能够通过转动轴转动带动滑块和螺纹轴转动,能够通过螺纹带动螺纹轴向左移动并转动,进而带动疏通头转动和移动,能够通过疏通头将中间管腔和阀腔内堵塞的杂物从第一连接管排出,完成自疏通工作。
1.一种自疏通阀门,包括阀体(101),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01)内设有转动连接阀芯(102)的腔,所述阀芯(102)内设有贯穿所述阀芯(102)的阀腔(103),所述阀芯(102)上端面固定连接有贯穿所述阀体(101)的转轴(104),所述转轴(104)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把手(1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疏通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106)左端螺纹连接有第一连接套(10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疏通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管(109)下端螺纹连接有第二连接套(1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疏通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管腔(112)内固定连接有分隔板(113),所述分隔板(113)位于所述第二连接管(109)和所述疏通头(121)右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疏通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管腔(112)右端壁固定设有转动电机(114),所述转动电机(114)动力连接有转动轴(115),所述转动轴(115)转动连接于所述分隔板(1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疏通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115)内设有转动轴腔(116),所述转动轴腔(116)前后端壁内分别设有一个与所述转动轴腔(116)联通的滑槽(11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疏通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117)内滑动连接有滑块(118),两个所述滑块(118)固定连接有左端与所述分隔板(113)螺纹连接的螺纹轴(119),所述螺纹轴(119)与所述转动轴腔(116)滑动连接,所述螺纹轴(119)左端贯穿所述分隔板(11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自疏通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轴(119)固定连接所述疏通头(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