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靠性更高的进气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1月前  24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具体为一种可靠性更高的进气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1、发动机是一种能够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包括如内燃机(汽油发动机等)、外燃机(斯特林发动机、蒸汽机等)、电动机等。如内燃机通常是把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发动机既适用于动力发生装置,也可指包括动力装置的整个机器(如:汽油发动机、航空发动机)。

2、目前,进气系统用于将过滤后的干净空气输送给发动机,保证发动机正常燃烧,但是对于一些寒冷地区的车辆在启动时,由于空气温度较低在吸入发动机后难以有效点燃,且温度较低的空气在燃烧时也容易导致燃烧的不充分,给发动机的工作带来了不便。为此提出一种可靠性更高的进气加热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靠性更高的进气加热装置,解决了:现有发动机在寒冷地区工作困难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可靠性更高的进气加热装置,包括安装座、外壳、内筒以及加热线圈,所述安装座位于外壳的表面且与外壳可拆卸连接,所述外壳的侧壁设有废气进口和废气出口,所述废气进口和废气出口分别位于外壳的两端,所述外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内筒,所述内筒的两端分别设有空气进口和空气出口,所述内筒的表面设有加热线圈,所述加热线圈与外壳的连接处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隔热板,所述连接座与加热线圈压合连接。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加热线圈呈螺旋状缠绕在的内筒的表面,所述内筒的表面开设有嵌入槽,所述加热线圈内嵌于嵌入槽内。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位于加热线圈的间隙处。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内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扩散板,所述扩散板呈圆锥形分布。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废气进口和废气出口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法兰,所述空气进口与空气出口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插接套筒。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安装座的底部开设有若干条形孔,所述安装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卡箍。

10、(三)有益效果

1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靠性更高的进气加热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利用安装座、外壳、内筒、加热线圈组成进气加热装置,便于利用发动机排出的高温废气以及加热线圈对吸入的空气进行加热,保证了发动机在刚启动时以及持续工作中对进气加热的效率,保证了加热装置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大大改善了发动机在寒冷地区启动困难以及燃烧不充分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可靠性更高的进气加热装置,包括安装座(1)、外壳(2)、内筒(3)以及加热线圈(4),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位于外壳(2)的表面且与外壳(2)可拆卸连接,所述外壳(2)的侧壁设有废气进口(5)和废气出口(6),所述废气进口(5)和废气出口(6)分别位于外壳(2)的两端,所述外壳(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内筒(3),所述内筒(3)的两端分别设有空气进口(7)和空气出口(8),所述内筒(3)的表面设有加热线圈(4),所述加热线圈(4)与外壳(2)的连接处设有连接座(9),所述连接座(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隔热板(10),所述连接座(9)与加热线圈(4)压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靠性更高的进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线圈(4)呈螺旋状缠绕在的内筒(3)的表面,所述内筒(3)的表面开设有嵌入槽(11),所述加热线圈(4)内嵌于嵌入槽(11)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靠性更高的进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导向板(12),所述导向板(12)位于加热线圈(4)的间隙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靠性更高的进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扩散板(13),所述扩散板(13)呈圆锥形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靠性更高的进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进口(5)和废气出口(6)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法兰(14),所述空气进口(7)与空气出口(8)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插接套筒(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靠性更高的进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的底部开设有若干条形孔(16),所述安装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卡箍(17)。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靠性更高的进气加热装置,包括安装座、外壳、内筒以及加热线圈,安装座位于外壳的表面且与外壳可拆卸连接,外壳的侧壁设有废气进口和废气出口,废气进口和废气出口分别位于外壳的两端,外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内筒,内筒的两端分别设有空气进口和空气出口,内筒的表面设有加热线圈,加热线圈与外壳的连接处设有连接座,连接座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隔热板,连接座与加热线圈压合连接。本技术利用安装座、外壳、内筒、加热线圈组成进气加热装置,便于利用发动机排出的高温废气以及加热线圈对吸入的空气进行加热,保证了发动机在刚启动时以及持续工作中对进气加热的效率,保证了加热装置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开好,汪楚宁,吴一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好世通电气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507
技术公布日:2024/12/5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