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阀体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1月前  30


本发明涉及安全机械设备,具体是一种阀体。


背景技术:

1、在当前的工业领域中,如自来水管道、天然气管道、供暖系统以及医疗中常用的吸鼻器和吸痰器等设备,出于安全或者其他方面的考量,只允许气体通过,而禁止液体流通,以防止液体侵入设备内部造成损坏,或者系统内的液体流失到外部环境,造成不可控的后果。

2、目前主要实现此种功能的方案,主要有机械式和电子传感器两种,电子传感器实施的时候需要同时铺设电子线路,成本及后续的维护成本都很高,机械式的阀体,目前的设计都非常复杂且要求精密,成本高且发生故障的概率很高,稳定性差,且对于目前传统机械式阀门,大多数的安装角度必须垂直或者是特殊规定的角度,失去了该前提,阀体功能即会失效或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阀体需要特定的安装角度,无法灵活适应环境变化。

2、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提供一种阀体,包括:

4、阀体外壳:其上连接有进料管和出料管;

5、内延管:设于所述阀体外壳内,与所述进料管连通;

6、平衡进料装置:所述平衡进料装置的一端与内延管连通,另一端通过自身重力悬挂于阀体外壳内部,所述平衡进料装置通过重力确定并平衡阀体外壳流体的流动方向。

7、可选地,所述平衡进料装置包括:

8、软管:所述软管的一端与内延管连通,另一端与主阀体连通,所述软管能够通过自身柔性在阀体外壳内弯曲;

9、主阀体:所述主阀体的一端设置为排料开口,另一端安装有重力块,所述排料开口与软管连通;所述主阀体的侧壁设置有进料开口;

10、浮子:所述浮子安装在主阀体的内部,能够在浮力作用下堵住所述排料开口。

11、可选地,所述软管的内壁设置有内壁沟槽,且所述内壁沟槽围绕软管的中心轴环形阵列布置。

12、可选地,所述主阀体内侧壁设置有导向斜面,所述导向斜面形成圆台结构,其中直径较小的一端为咽口,所述浮子的直径大于咽口的直径。

13、可选地,所述进料开口围绕主阀体中心轴环形阵列。

14、可选地,所述浮子的密度小于主阀体内流体的密度。

15、可选地,所述内延管长度大于所述软管长度。

16、可选地,所述内延管与软管的连接点设置为a点,以a点为球心,软管长度为半径形成的球体,所述球体与所述阀体外壳的内切球相离。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18、1.本发明通过平衡进料装置,通过自身的重力控制阀体外壳内部的气体流向,同时通过控制气体的方向,通过自身的结构实现了在任何角度放置的条件下,皆可稳定工作的性能,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技术特征:

1.一种阀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进料装置(4)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42)的内壁设置有内壁沟槽(421),且所述内壁沟槽(421)围绕软管(42)的中心轴环形阵列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阀体(43)内侧壁设置有导向斜面(434),所述导向斜面(434)形成圆台结构,其中直径较小的一端为咽口(435),所述浮子(44)的直径大于咽口(435)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开口(433)围绕主阀体(43)中心轴环形阵列。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子(44)的密度小于主阀体(43)内流体的密度。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延管(41)长度大于所述软管(42)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延管(41)与软管(42)的连接点设置为a点,以a点为球心、软管(42)长度为半径形成的球体,所述球体与所述阀体外壳(1)的内切球相离。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安全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阀体,包括阀体外壳、进料管、出料管和平衡进料装置;所述平衡进料装置的一端与内延管连通,另一端通过自身重力悬挂于阀体外壳内部,本发明通过平衡进料装置确定并平衡阀体外壳气体的流动方向,同时控制气体和液体的流动;通过自身的重力控制阀体外壳内部的气体流向,实现了在任何角度放置的条件下,皆可稳定工作的性能,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技术研发人员:李成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雾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5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