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热复合型石油运输管道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1月前  37


本技术涉及石油运输管道,具体涉及一种隔热复合型石油运输管道。


背景技术:

1、石油是指气态、液态和固态的烃类混合物,具有天然的产状,石油又分为原油、天然气、天然气液及天然焦油等形式,但习惯上仍将石油,作为原油的定义用,石油是一种黏稠的、深褐色液体,被称为工业的血液,地壳上层部分地区有石油储存。

2、专利文件cn209245582u公开了一种地下石油运输管道及管道保温结构,“包括石油运输管和保温套,所述保温套安装在所述是由运输管的外壁,所述保温套包括上保温套、下保温套、两个第一固定耳和两个第二固定耳,所述上保温套的底部与所述下保温套的顶部相接触,两个所述第一固定耳设置在所述上保温套的左右两侧底部,两个所述第二固定耳设置在所述下保温套的左右两侧顶部,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的对地下石油运输管道进行保温和减震,通过保温层对石油运输管道进行保温,通过减震垫降低地面传递过来的震动,能够有效的对地下石油运输管道进行保护,延长地下石油运输管道的使用寿命。”。

3、然而,上述方案中,通过石油运输管道运输石油,通过第一固定耳和第二固定耳的配合固定安装在石油运输管的外壁上,但在石油运输过程中大部分都是地下通过管道运输,而管道在地下长时间容易腐蚀,进而降低保温隔热效果,不利于石油运输,而且由于第一固定耳和第二固定耳的设置,使得管道受力不均匀,管道受地面震动的影响容易损害,导致石油泄漏,造成浪费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隔热复合型石油运输管道在使用时,隔热保温效果不理想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隔热复合型石油运输管道;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隔热复合型石油运输管道,包括:

3、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隔热壁,所述外壳的外表面设置有金属外护套;

4、橡塑海绵垫,所述橡塑海绵垫填充在外壳的内壁,所述橡塑海绵垫的内壁设置有集水框,所述集水框的外表面设置有热辐射反射层,且热辐射反射层搭接于隔热壁的外表面,所述金属外护套的外表面开设有连接孔,且连接孔设置于集水框的外表面,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复合保温层;

5、真空腔,所述真空腔设置在隔热壁和复合保温层之间。

6、作为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外壳的外表面设置有反光条,所述金属外护套的外表面设置有一圈等距布置的耐磨块。

7、作为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隔热壁的内壁设置有支架,且支架设置于真空腔的内部。

8、作为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复合保温层包含有保温壁、发泡水泥保温层和高温玻璃棉层,所述保温壁固定连接在支架的外表面。

9、作为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发泡水泥保温层填充在保温壁的内壁,所述高温玻璃棉层填充在发泡水泥保温层的内壁。

10、作为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金属外护套的外表面设置有防腐涂料层,且金属外护套位于支架的上方。

11、作为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高温玻璃棉层的内壁设置有输油管,且输油管设置于外壳的内部。

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3、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隔热复合型石油运输管道,包括外壳、橡塑海绵垫和真空腔,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隔热壁,所述外壳的外表面设置有金属外护套,橡塑海绵垫,所述橡塑海绵垫填充在外壳的内壁,所述橡塑海绵垫的内壁设置有集水框,所述集水框的外表面设置有热辐射反射层,且热辐射反射层搭接于隔热壁的外表面,所述金属外护套的外表面开设有连接孔,且连接孔设置于集水框的外表面,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复合保温层,真空腔,所述真空腔设置在隔热壁和复合保温层之间;

14、通过橡塑海绵垫、集水框和连接孔的搭配使用,利用集水框的水将散出的热量吸收,对外壳起到的隔热目的,再与复合保温层搭配从而能够有效的对地下石油运输管道进行保温隔热,而地下积水通过连接孔渗入到集水框,再从集水框的出口处排出,使得该设备能够有效的防腐蚀,而橡塑海绵垫可以减少地面传递过来的震动,同时进一步保温石油运输管道,起到减震的目的,从而可以保护石油运输管道,延长石油运输管道的使用寿命。

15、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隔热复合型石油运输管道,包括反光条、金属外护套和耐磨块,所述外壳的外表面设置有反光条,所述金属外护套的外表面设置有一圈等距布置的耐磨块;

16、通过金属外护套和耐磨块的搭配使用,金属外护套对石油运输管道进行保护支撑,而耐磨块减轻金属外护套的磨损程度,使得金属外护套的使用寿命提高,进而提高了石油运输管道的使用寿命,并且管道尾处的反光条,便于警示人们,防止人们靠近,误碰,影响工作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隔热复合型石油运输管道,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复合型石油运输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外表面设置有反光条(10),所述金属外护套(3)的外表面设置有一圈等距布置的耐磨块(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复合型石油运输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壁(2)的内壁设置有支架(12),且支架(12)设置于真空腔(9)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复合型石油运输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保温层(8)包含有保温壁(13)、发泡水泥保温层(14)和高温玻璃棉层(15),所述保温壁(13)固定连接在支架(12)的外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隔热复合型石油运输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水泥保温层(14)填充在保温壁(13)的内壁,所述高温玻璃棉层(15)填充在发泡水泥保温层(14)的内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复合型石油运输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外护套(3)的外表面设置有防腐涂料层(16),且金属外护套(3)位于支架(12)的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隔热复合型石油运输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玻璃棉层(15)的内壁设置有输油管(17),且输油管(17)设置于外壳(1)的内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石油运输管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隔热复合型石油运输管道,本技术提供的隔热复合型石油运输管道,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隔热壁,所述外壳的外表面设置有金属外护套,所述橡塑海绵垫填充在外壳的内壁,所述橡塑海绵垫的内壁设置有集水框,所述集水框的外表面设置有热辐射反射层,且热辐射反射层搭接于隔热壁的外表面,所述金属外护套的外表面开设有连接孔,且连接孔设置于集水框的外表面,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复合保温层。本技术通过设置有集水框和连接孔,能够有效的对地下石油运输管道进行保温隔热、减震以及防腐蚀,另外,设置有金属外护套和耐磨块,能够延长石油运输管道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唐勇,吴庭龙,李自如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恒昌智造机械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428
技术公布日:2024/12/5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