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贴片式编码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1天前  7


本技术涉及编码器,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贴片式编码器。


背景技术:

1、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电子设备在人们生活中起到重要作用,贴片式编码器,作为一种重要的电子设备,用于将信号或数据进行编制、转换为可用以通讯、传输和存储的信号形式的设备,贴片式编码器把角位移或直线位移转换成电信号。

2、目前贴片式编码器或者电位器,由于其引脚结构相关的结构设计不合理,使其在贴片应用方面需要占用较大的电路板面积,不利于电路的小型化设计;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贴片式编码器,以至少部分解决现有技术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贴片式编码器。

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贴片式编码器,包括:

4、底座,其上设有外壳,其内的设置有第一腔体;所述外壳下方,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内设有编码盘和拨码盘,所述编码盘上方设有中空的电刷盘和锅仔片,其中,所述电刷盘为空心结构,所述锅仔片位于空心中;

5、旋转轴,其上端突出于所述外壳上端,并设有齿纹,其下端与所述拨码盘连接,且其下端的端部与所述锅仔片中心抵接;所述电刷盘上设有与所述编码盘相适配电极爪;

6、所述编码盘电连接有多个电极引脚;所述电极引脚,从底座底部的台阶引出,并沿所述底座的侧面向上弯折。

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的正投影为八边形,且其对称侧面设有第一凸块;

8、所述外壳设有对称的偶数个折弯侧面,所述折弯侧面上设有镂空;所述折弯侧面包覆于所述底座的侧面,且所述第一凸块装配于所述镂空中。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编码盘包括:一体设置的第一盘片和第二盘片,所述第一盘片位于所述第二盘片外侧,且所述第一盘片弧长小于所述第二盘片;所述第二盘片中心为空心,且空心位置设有复位盘片;所述第二盘片的外侧,还围绕其设置有第三盘片;

10、所述第一盘片和第三盘片与所述电极爪的旋转轨迹具有重合区域;所述第三盘片上,设有至少一个开口,且所述电极爪位于所述开口位置时,不与所述第三盘片电连接;

11、所述锅仔片位于所述第二盘片上端并与其电连接;

12、所述电极引脚包括复合引脚、编码引脚以及复位引脚;

13、所述第一盘片与所述复合引脚一体设置,所述复位盘片延伸出所述底座形成所述复位引脚,且所述复位盘片至少位于锅仔片下方的位置,低于所述第二盘片的水平位置;所述第三盘片与所述编码引脚一体设置。

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盘片,围绕所述第二盘片外侧,对称设置有两个,对应的所述编码引脚也设置2个。

1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拨码盘,其上设有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底部设有与所述旋转轴下端相适配的连接孔;所述拨码盘底部设有安装柱和中心凸起;

16、所述电刷盘中心设有与所述中心凸起相对应的中空结构;所述电刷盘通过其上的安装孔和所述拨码盘上的所述安装柱连接,且所述安装柱的中心连线呈正三角形。

1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旋转轴还包括上段、中段以及下段,所述齿纹设置于所述上段,所述下段包括从中段位置末端,依次连接的圆盘、连接块以及半球形凸起;

18、所述圆盘位于所述外壳的下方,并位于所述拨码盘中的第二腔体中,所述连接块与所述第二腔体底部的连接孔适配连接;所述半球形凸起与所述锅仔片中心相抵接。

1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弹性片;

20、所述弹性片中心为通孔,其侧边对称设有支撑脚和弹性爪;所述弹性片设置于所述外壳和所述拨码盘之间;

21、所述外壳的折弯侧面之间设有空隙;

22、所述支撑脚卡设于所述空隙中;

23、所述拨码盘上端的外周还设有凹凸面,所述弹性爪位于所述凹凸面上端;所述圆盘位于所述通孔的下方,且所述通孔的口径小于所述圆盘的直径。

24、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25、通过底座,其上设有外壳,其内的设置有第一腔体;所述外壳下方,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内设有编码盘和拨码盘,所述编码盘上方设有中空的电刷盘和锅仔片,其中,所述电刷盘为空心结构,所述锅仔片位于空心中;旋转轴,其上端突出于所述外壳上端,并设有齿纹,其下端与所述拨码盘连接,且其下端的端部与所述锅仔片中心抵接;所述电刷盘上设有与所述编码盘相适配电极爪;所述编码盘电连接有多个电极引脚;所述电极引脚,从底座底部的台阶引出,并沿所述底座的侧面向上弯折。上述贴片式编码器有效地解决了贴片式编码器或电位器占用电路板面积较大的问题,有利于电路的小型化设计。



技术特征:

1.一种贴片式编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片式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正投影为八边形,且其对称侧面设有第一凸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片式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盘包括:一体设置的第一盘片和第二盘片,所述第一盘片位于所述第二盘片外侧,且所述第一盘片弧长小于所述第二盘片;所述第二盘片中心为空心,且空心位置设有复位盘片;所述第二盘片的外侧,还围绕其设置有第三盘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贴片式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盘片,围绕所述第二盘片外侧,对称设置有两个,对应的所述编码引脚也设置2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片式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拨码盘,其上设有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底部设有与所述旋转轴下端相适配的连接孔;所述拨码盘底部设有安装柱和中心凸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片式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还包括上段、中段以及下段,所述齿纹设置于所述上段,所述下段包括从中段位置末端,依次连接的圆盘、连接块以及半球形凸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贴片式编码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片;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贴片式编码器,涉及编码器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其上设有外壳,其内的设置有第一腔体;外壳下方,位于第一腔体内设有编码盘和拨码盘,编码盘上方设有中空的电刷盘和锅仔片,其中,电刷盘为空心结构,锅仔片位于空心中;旋转轴,其上端突出于外壳上端,并设有齿纹,其下端与拨码盘连接,且其下端的端部与锅仔片中心抵接;电刷盘上设有与编码盘相适配电极爪;编码盘电连接有多个电极引脚;电极引脚,从底座底部的台阶引出,并沿底座的侧面向上弯折。上述贴片式编码器有效地解决了贴片式编码器或电位器占用电路板面积较大的问题,有利于电路的小型化设计。

技术研发人员:蔡金林,严秋琼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金而泰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429
技术公布日:2024/12/5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