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船机溜筒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13天前  15


本技术涉及装船机,尤其涉及一种装船机溜筒。


背景技术:

1、装船机是用于散料码头装船时使用的大型散料机械。装船机包括臂架、传送皮带和溜筒,臂膀的一端移动到货船的顶部,然后设置在臂架上的传送皮带将物料移动至溜筒的顶部,物料溜筒底部输送至船舱。溜筒的底端一般设置有导料板,使得物料可以在货船内被分散,避免仅在一处堆积。臂架和船舱底部的高度差较大,且运输的散料密度较高,在重力的作用下,使得溜筒底部的导料板受到高强度的冲击,溜筒底部受到较大载荷,溜筒一般是由若干部分组合而成,长时间的受到向下拉的冲击,会影响溜筒的连接强度,降低溜筒结构稳定性,会使得溜筒连接位置松动,不便于修复。另外,溜筒下方的导料板仅能调节倾斜角度,而不能对导料的方向调节。因此需要对装船机溜筒进行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装船机溜筒,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散料对溜筒底部导料板冲击力过大,会影响溜筒连接状态的问题。

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装船机溜筒,包括活动架、导料板活动架和若干基块活动架,所述活动架为框架结构,所述活动架套设在所述溜筒本体活动架外侧,所述活动架的顶部和溜筒本体外壁连接且连接位置设置有间隙;所述基块为平板状结构,所述基块顶面和所述活动架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导料板为弧形结构且左右两侧设置有挡板,导料板设置在所述活动架内部并位于所述溜筒本体的正下方,导料板和所述活动架连接。

3、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为:活动架和导料板连接,活动架的基块和下方船舱接触,使的导料板受到的冲击力转移到堆积在下方的物料上。

4、作为优选,所述导料板的中部两侧和所述活动架转动连接,所述导料板的上部设置有伸缩杆,伸缩杆的顶部和所述活动架转动连接,伸缩杆的底端和所述导料板顶部转动连接。

5、作为优选,所述活动架为方形框架,所述活动架设置有四个支脚,所述基块顶面和所述支脚底端固定连接。

6、作为优选,还包括旋转套、电机、若干连接杆和主齿轮,所述旋转套套设在所述溜筒本体上,所述旋转套位于所述活动架的上方,所述旋转套和所述溜筒本体转动连接且轴向固定;所述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溜筒本体的外壁,所述主齿轮固定设置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旋转套外壁顶部设置有外齿轮,所述主齿轮和所述外齿轮啮合;所述连接杆竖直设置,连接杆的上段和所述旋转套的外壁固定连接,连接杆的下段和活动架连接。

7、作为优选,所述导料板的下部延伸至所述活动架的外侧。

8、作为优选,所述活动架和所述溜筒本体之间设置有间隔;所述活动架的顶部设置有过孔,所述连接杆的底端水平设置有和所述过孔配合的螺栓,所述螺栓和所述过孔间隙配合。

9、作为优选,所述导料板和所述活动架为可拆卸连接。

10、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可以运输密度较大的散料,当物料从溜筒下落冲击导料板时,溜筒和导料之间非刚性连接,导料板将冲击力从溜筒转移到下方的物料上或者货船,冲击过大仅会对导料板造成损坏,只更换导料板即可,而不会影响到溜筒的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装船机溜筒,包括伸缩式的溜筒本体(1),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动架(2)、导料板(6)和若干基块(7),所述活动架(2)为框架结构,所述活动架(2)套设在所述溜筒本体(1)外侧,所述活动架(2)的顶部和溜筒本体(1)外壁连接且连接位置设置有间隙;所述基块(7)为平板状结构,所述基块(7)顶面和所述活动架(2)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导料板(6)为弧形结构且左右两侧设置有挡板,导料板(6)设置在所述活动架(2)内部并位于所述溜筒本体(1)的正下方,导料板(6)和所述活动架(2)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船机溜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板(6)的中部两侧和所述活动架(2)转动连接,所述导料板(6)的上部设置有伸缩杆(5),伸缩杆(5)的顶部和所述活动架(2)转动连接,伸缩杆(5)的底端和所述导料板(6)顶部转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船机溜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架(2)底部设置有四个支脚,所述基块(7)顶面和所述支脚底端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装船机溜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转套(3)、电机(8)、若干连接杆(4)和主齿轮(9),所述旋转套(3)套设在所述溜筒本体(1)上,所述旋转套(3)位于所述活动架(2)的上方,所述旋转套(3)和所述溜筒本体(1)转动连接;所述电机(8)固定设置在所述溜筒本体(1)的外壁,所述主齿轮(9)固定设置在所述电机(8)的输出轴上,所述旋转套(3)外壁顶部设置有外齿轮(12),所述主齿轮(9)和所述外齿轮(12)啮合;所述连接杆(4)竖直设置,连接杆(4)的上段和所述旋转套(3)的外壁固定连接,连接杆(4)的下段和活动架(2)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船机溜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板(6)的下部延伸至所述活动架(2)的外侧。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装船机溜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架(2)和所述溜筒本体(1)之间设置有间隔;所述活动架(2)的顶部设置有过孔(10),所述连接杆(4)的底端水平设置有和所述过孔(10)配合的螺栓(11),所述螺栓(11)和所述过孔(10)间隙配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船机溜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板(6)和所述活动架(2)为可拆卸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装船机溜筒,包括活动架、导料板和若干基块,所述活动架为框架结构,所述活动架套设在所述溜筒本体外侧,所述活动架的顶部和溜筒本体连接且连接位置设置有间隙;所述基块为平板状结构,所述基块顶面和所述活动架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导料板为弧形结构且左右两侧设置有挡板,导料板设置在所述活动架内部并位于所述溜筒本体的正下方,导料板和所述活动架固定连接。本技术解决了的散料对溜筒底部导料板冲击力过大,会影响溜筒连接状态的问题,提高了溜筒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林,冯青华,黄浩,黄雪岩,张焱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兴华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428
技术公布日:2024/12/5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