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电池箱锁止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小时前  4


本技术涉及锁止机构,具体为一种车用电池箱锁止机构。


背景技术:

1、电动汽车以其节能环保的优点得到快速发展,但由于车载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尚不够理想,电动汽车单次充电的续驶里程比较短,且电池每次充电时间又太长,因此部分电动汽车可以在充电站进行对电池进行更换。

2、目前,电池箱在安装在汽车内部时,电池箱通常位于汽车架体内部,电池箱在汽车行驶过程中,会因振动使电池箱产生移动,从而可能会使电池箱电源连接接口产生脱落,为了避免电池箱的正常使用,提出一种车用电池箱锁止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用电池箱锁止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用电池箱锁止机构,包括安装管一和安装管二,所述安装管一和安装管二之间两侧皆共同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之间的安装管一和安装管二内部皆安装有轴承件,两个所述轴承件之间共同转动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表面布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表面螺纹连接有锁止板,所述安装管二后端安装有驱动箱,所述连接轴一端延伸至驱动箱内部。

3、优选的,所述安装管一上端安装有限位板一,所述限位板一一侧的安装管一下端安装有限位板二,所述限位板一和限位板二呈斜对角对称。

4、优选的,所述限位板一和限位板二之间共同安装有接触板,所述接触板和安装管一相平行,所述接触板表面两侧皆贯穿布设有圆形槽,所述锁止板表面皆安装槽安装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前后端皆布设有凸起。

5、优选的,所述锁止板前端安装有限位块,所述连接轴通过通孔贯穿限位块。

6、优选的,所述限位板一和限位板二与安装管二之间间距小于限位块的厚度。

7、优选的,所述锁止板的长度大于安装管一和安装管二的高度。

8、优选的,所述安装管一和安装管二安装在汽车框架上,所述汽车框架内部放置有电池箱本体。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1、本车用电池箱锁止机构,通过使用驱动箱带动连接轴进行转动,连接轴带动锁止板转动,使锁止板处于水平或者垂直状态,可以实现对电池箱的锁止和解除锁止,对电池箱锁止效果好。

11、2、本车用电池箱锁止机构,通过在锁止板上安装橡胶垫,橡胶垫上的凸起和接触板上的圆形槽接触,实现对锁止板移动的导向,避免连接轴初始转动时使锁止板产生转动。



技术特征:

1.一种车用电池箱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管一(1)和安装管二(2),所述安装管一(1)和安装管二(2)之间两侧皆共同安装有连接杆(3),所述连接杆(3)之间的安装管一(1)和安装管二(2)内部皆安装有轴承件(4),两个所述轴承件(4)之间共同转动连接有连接轴(5),所述连接轴(5)表面布设有螺纹槽(6),所述螺纹槽(6)表面螺纹连接有锁止板(7),所述安装管二(2)后端安装有驱动箱(8),所述连接轴(5)一端延伸至驱动箱(8)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电池箱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管一(1)上端安装有限位板一(9),所述限位板一(9)一侧的安装管一(1)下端安装有限位板二(10),所述限位板一(9)和限位板二(10)呈斜对角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电池箱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一(9)和限位板二(10)之间共同安装有接触板(11),所述接触板(11)和安装管一(1)相平行,所述接触板(11)表面两侧皆贯穿布设有圆形槽(12),所述锁止板(7)表面皆安装槽安装有橡胶垫(13),所述橡胶垫(13)前后端皆布设有凸起。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电池箱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板(7)前端安装有限位块(14),所述连接轴(5)通过通孔贯穿限位块(1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用电池箱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一(9)和限位板二(10)与安装管二(2)之间间距小于限位块(14)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电池箱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板(7)的长度大于安装管一(1)和安装管二(2)的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电池箱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管一(1)和安装管二(2)安装在汽车框架(15)上,所述汽车框架(15)内部放置有电池箱本体(16)。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车用电池箱锁止机构,包括安装管一和安装管二,所述安装管一和安装管二之间两侧皆共同安装有连接杆,连接杆之间的安装管一和安装管二内部皆安装有轴承件,两个轴承件之间共同转动连接有连接轴,连接轴表面布设有螺纹槽,螺纹槽表面螺纹连接有锁止板,安装管二后端安装有驱动箱,连接轴一端延伸至驱动箱内部。本技术通过使用驱动箱带动连接轴进行转动,连接轴带动锁止板转动,使锁止板处于水平或者垂直状态,可以实现对电池箱的锁止和解除锁止,对电池箱锁止效果好。

技术研发人员:王锋,丁武俊,厉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鸿途智慧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426
技术公布日:2024/12/5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