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清洗机器人岸基工程作业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1小时前  2


本申请属于船舶清洗,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水下清洗机器人岸基工程作业系统。


背景技术:

1、近年来,随着我国航运业的发展,我国水路货运量不断上升。由于船舶长期在水中航行,水中的藻类、藤壶等大面积附着在船体上,对船舶运输造成严重不良影响。附着的海生物不仅会对船体造成伤害,而且会增加船舶航行的阻力,导致航运成本的增加,因此有必要对船舶表面进行定期清洗。

2、近期多种水下清洗机器人出现在市面上,但在机器人及辅助集成系统方面没有集成化设计,不能灵活移动,作业范围受限,导致现场需重新布置电路、管路,延长了清洗作业时间,清洗效率低下,而且所需作业区域大,现场空间利用率底、整洁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的分析,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水下清洗机器人岸基工程作业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中的一者或多者。本申请可实现灵活移动作业,能够减少清洗作业时间,提高现场空间利用率、整洁度。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水下清洗机器人岸基工程作业系统,包括车体,所述车体上设有水下清洗机器人集成系统、控制系统和发电机,控制系统与水下清洗机器人集成系统信号控制连接,用于控制水下清洗机器人集成系统运行;发电机用于发电,以向水下清洗机器人集成系统提供电能;水下清洗机器人集成系统包括集成底座以及设于集成底座上的水下清洗机器人;所述车体上还设有随车吊,随车吊被配置为吊装水下清洗机器人入水、出水。

4、进一步地,水下清洗机器人集成系统和发电机设于所述车体的车厢内,两侧车厢板能够打开和关闭。

5、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系统设置在车体的驾驶室内,控制系统包括上位机。

6、进一步地,水下清洗机器人集成系统靠近车厢的尾部布置,发电机布置在车厢的前方,靠近车头。

7、进一步地,随车吊设置在车头与车厢之间的区域内,随车吊具有旋转和升降功能,随车吊具有立柱和吊臂。

8、进一步地,集成底座上还设有线缆盘、高压泵控制柜、配电柜、储水机构和高压泵组;其中,线缆盘被配置为收放与水下清洗机器人连接的集成管线;储水机构被配置为存放海水,储水机构通过高压泵组向水下清洗机器人提供清洗用高压水;线缆盘的收放缆操作侧、高压泵控制柜和配电柜的操作侧设置在同侧;储水机构、高压泵组与高压泵控制柜、配电柜呈对角布置。

9、进一步地,集成底座上还设有支撑梁和上焊架,上焊架为矩形框架结构,固定设置在支撑梁的顶端,四根支撑梁和上焊架搭建构成侧向应力抵抗机构,侧向应力抵抗机构整体为长方体框架结构。

10、进一步地,集成底座上还设有水箱焊架,水箱焊架的下部空间用于安装高压泵组;储水机构具有水箱,水箱设于水箱焊架上,水箱的进水口通过进水管连接潜水泵,潜水泵能够将海水泵入水箱内;水箱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连接高压泵组,利用高压泵组将水箱内的水高压泵出,供水下清洗机器人对船舶的船身及船底进行清洗。

11、进一步地,水箱的出水口和进水口分别设置第一过滤件及第二过滤件;第一过滤件采用50目滤芯,第二过滤件采用30目滤芯。

12、进一步地,集成底座上还设有检修平台,水下清洗机器人放置于检修平台的上方,检修平台的底部具有检修空间,运输时底部检修空间用于存放电缆及潜水泵;潜水泵的外部设有防护笼。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供的水下清洗机器人岸基工程作业系统,通过在可移动的车体上设置集成化式设计的水下清洗机器人集成系统,可以灵活移动作业;而且水下清洗机器人集成系统采用集成化式设计,优化管路、线路,将原本零散的部件集成到集成底座上,免去了多次装卸运输、各部件需要摆放及走线、走管路的麻烦,减少清洗作业时间,实现了高效作业,作业区域更小,提高现场空间利用率、整洁度,现场整洁规范性更好。



技术特征:

1.一种水下清洗机器人岸基工程作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所述车体上设有水下清洗机器人集成系统、控制系统和发电机,控制系统与水下清洗机器人集成系统信号控制连接,用于控制水下清洗机器人集成系统运行;发电机用于发电,以向水下清洗机器人集成系统提供电能;水下清洗机器人集成系统包括集成底座以及设于集成底座上的水下清洗机器人;所述车体上还设有随车吊,随车吊被配置为吊装水下清洗机器人入水、出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清洗机器人岸基工程作业系统,其特征在于,水下清洗机器人集成系统和发电机设于所述车体的车厢内,两侧车厢板能够打开和关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清洗机器人岸基工程作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设置在车体的驾驶室内,控制系统包括上位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清洗机器人岸基工程作业系统,其特征在于,水下清洗机器人集成系统靠近车厢的尾部布置,发电机布置在车厢的前方,靠近车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下清洗机器人岸基工程作业系统,其特征在于,随车吊设置在车头与车厢之间的区域内,随车吊具有旋转和升降功能,随车吊具有立柱和吊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清洗机器人岸基工程作业系统,其特征在于,集成底座上还设有线缆盘、高压泵控制柜、配电柜、储水机构和高压泵组;其中,线缆盘被配置为收放与水下清洗机器人连接的集成管线;储水机构被配置为存放海水,储水机构通过高压泵组向水下清洗机器人提供清洗用高压水;线缆盘的收放缆操作侧、高压泵控制柜和配电柜的操作侧设置在同侧;储水机构、高压泵组与高压泵控制柜、配电柜呈对角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下清洗机器人岸基工程作业系统,其特征在于,集成底座上还设有支撑梁和上焊架,上焊架为矩形框架结构,固定设置在支撑梁的顶端,四根支撑梁和上焊架搭建构成侧向应力抵抗机构,侧向应力抵抗机构整体为长方体框架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下清洗机器人岸基工程作业系统,其特征在于,集成底座上还设有水箱焊架,水箱焊架的下部空间用于安装高压泵组;储水机构具有水箱,水箱设于水箱焊架上,水箱的进水口通过进水管连接潜水泵,潜水泵能够将海水泵入水箱内;水箱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连接高压泵组,利用高压泵组将水箱内的水高压泵出,供水下清洗机器人对船舶的船身及船底进行清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下清洗机器人岸基工程作业系统,其特征在于,水箱的出水口和进水口分别设置第一过滤件及第二过滤件;第一过滤件采用50目滤芯,第二过滤件采用30目滤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水下清洗机器人岸基工程作业系统,其特征在于,集成底座上还设有检修平台,水下清洗机器人放置于检修平台的上方,检修平台的底部具有检修空间,运输时底部检修空间用于存放电缆及潜水泵;潜水泵的外部设有防护笼。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水下清洗机器人岸基工程作业系统,包括车体,所述车体上设有水下清洗机器人集成系统、控制系统和发电机,控制系统与水下清洗机器人集成系统信号控制连接,用于控制水下清洗机器人集成系统运行;发电机用于发电,以向水下清洗机器人集成系统提供电能;水下清洗机器人集成系统包括集成底座以及设于集成底座上的水下清洗机器人;所述车体上还设有随车吊,随车吊被配置为吊装水下清洗机器人入水、出水。本申请可实现灵活移动作业,而且采用集成化设计的水下清洗机器人集成系统,免去多次装卸运输、各部件需要摆放及走线、走管路的麻烦,提高了清洗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雷良兵,徐富正,许朋朋,李婷,李秀鑫,裴新平,郑晓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宇云通海洋科技(山东)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426
技术公布日:2024/12/5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