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减振器,特别涉及可拆卸减振器。
背景技术:
1、减振器又叫阻尼器,不仅应用于汽车的悬挂系统,还在驾驶室、车座、方向盘等位置有所应用,甚至可作为缓冲器用于车辆保险杠上,其主要作用是抑制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因路面不平或其他因素所产生的弹跳,从而改善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同时,减振器也并非都使用在车辆系统,在很多设备运行时都会使用到该装置,以便降低工作时产生的振力。
2、传统减振器安装时,其底部会焊接安装座,安装座上有安装孔,用于安装螺栓,但由于风吹日晒的侵蚀,会导致螺栓与孔之间出现锈蚀的情况,从而无法将其拔出。
3、发明人在实现该方案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良好的解决:在现有的技术中,很多安装座为了方便拆卸螺栓,会将孔变成开口式,当出现锈蚀后,使用锤子的锤子,使得螺栓能够从开口孔中取出,但是,该中开口孔在安装完减振器并进行减振作用的时候,大量且频繁的振动会导致螺栓在孔内出现晃动并位移的情况,从而使得安装后的稳定性大大降低,影响减振器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可拆卸减振器,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3、可拆卸减振器,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顶部固定有下连接筒,所述下连接筒的内部插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上方设有上连接筒,所述弹簧的顶部位于上连接筒的内部,所述上连接筒的顶部固定有连接螺杆,所述连接螺杆的外壁螺纹连接有连接螺帽,所述基座的两端均开凿有限位通槽,所述限位通槽的内部均插设有主塞块,所述主塞块的两侧侧壁均固定有副塞块,所述限位通槽内部靠近下连接筒的一端均贯穿插设有限位螺栓,所述限位螺栓穿过限位通槽一端的顶部外壁均螺纹连接有限位螺帽,所述限位通槽内部远离限位螺栓一端的两侧内壁均开凿有副耳槽。
4、优选的,所述主塞块的外尺寸分别与限位通槽的内尺寸相匹配,且所述主塞块的厚度分别等于限位通槽的内部厚度。
5、优选的,所述基座位于限位通槽边线的位置与主塞块顶部与底部边线的位置焊接连接。
6、优选的,所述副塞块分别插设于副耳槽的内部。
7、优选的,所述副耳槽的内尺寸分别与副塞块的外尺寸相匹配,且所述基座位于副耳槽处的边线位置分别位于副塞块外端部的边线位置焊接连接。
8、优选的,所述主塞块分别与限位螺栓相靠近的外壁触接。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0、1、当限位螺栓穿过限位通槽并与限位螺帽螺纹连接以后,将主塞块置入到限位通槽的内部,主塞块在置入其内部以后可抵住限位螺栓在限位通槽内一端的外壁上,而主塞块与限位通槽接触的边线可通过焊接的方式将其和基座稳定连接在一起,当限位螺栓出现锈蚀以后,可通过小型切割刀将焊点切开,使主塞块能够从限位通槽内取出,此种方式不仅能够解决开口孔与限位螺栓连接后会因为振动而导致位移的情况,同时也增加了基座和限位螺栓连接后的稳定性。
11、2、当主塞块插入到限位通槽内以后,主塞块两侧的副塞块会一并插入到副耳槽的内部,而副塞块端部与副耳槽接触的边线可通过焊接而使其与基座连接在一起,从而增加了主塞块在限位通槽对限位螺栓抵住的稳定性。
1.可拆卸减振器,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顶部固定有下连接筒(2),所述下连接筒(2)的内部插设有弹簧(3),所述弹簧(3)的上方设有上连接筒(4),所述弹簧(3)的顶部位于上连接筒(4)的内部,所述上连接筒(4)的顶部固定有连接螺杆(11),所述连接螺杆(11)的外壁螺纹连接有连接螺帽(12),所述基座(1)的两端均开凿有限位通槽(5),所述限位通槽(5)的内部均插设有主塞块(9),所述主塞块(9)的两侧侧壁均固定有副塞块(10),所述限位通槽(5)内部靠近下连接筒(2)的一端均贯穿插设有限位螺栓(7),所述限位螺栓(7)穿过限位通槽(5)一端的顶部外壁均螺纹连接有限位螺帽(8),所述限位通槽(5)内部远离限位螺栓(7)一端的两侧内壁均开凿有副耳槽(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塞块(9)的外尺寸分别与限位通槽(5)的内尺寸相匹配,且所述主塞块(9)的厚度分别等于限位通槽(5)的内部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位于限位通槽(5)边线的位置与主塞块(9)顶部与底部边线的位置焊接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塞块(10)分别插设于副耳槽(6)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耳槽(6)的内尺寸分别与副塞块(10)的外尺寸相匹配,且所述基座(1)位于副耳槽(6)处的边线位置分别位于副塞块(10)外端部的边线位置焊接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塞块(9)分别与限位螺栓(7)相靠近的外壁触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