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氮气阻尼可调减震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4天前  8


本技术涉及减震器,具体为高压氮气阻尼可调减震器。


背景技术:

1、减震器是设置在机动车上用于吸收车辆行驶过程中震动产生的能量。其中高压氮气减震器是一种较为高端的减震器品种,其结构主要包括有贮液筒和工作缸,在贮液筒内设置一个与活塞杆连接的第一活塞,在工作缸内设置第二活塞,并在工作缸内充入高压氮气,在进行减震时,活塞杆会带动第一活塞移动,并将贮液筒内的阻尼油压入到工作缸内并挤压第二活塞移动,进而对高压氮气进行压缩,进而减小车辆的震动幅度,且阻尼油再流动至间隙较小的油孔处时也会加速增温进而吸收震动的能量;

2、已知授权发明(公告号:cn219623131u),公开了高压氮气阻尼可调减震器,包括贮液筒,贮液筒内活动设置有第一活塞,第一活塞与活塞杆连接,活塞杆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头,贮液筒的一端连通地连接有调节座,调节座内设置有阻尼调节组件,还包括工作缸,工作缸一端的内侧壁具有内螺纹,调节座的一端延伸地设置有连接部,连接部的外侧壁具有与工作缸内侧壁配合的外螺纹,工作缸内活动设置有第二活塞,第二活塞将工作缸内腔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腔体与调节座连通,连接部伸入到第一腔体内,工作缸的一端具有后盖,后盖对第二腔体进行封堵,后盖上设置有充气单向阀,第二腔体内填充有高压氮气。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两种不同范围的阻尼调节,进一步提升减震器使用的灵活性;

3、该装置在使用时,虽然能够实现两种不同范围的阻尼调节,进一步提升减震器使用的灵活性,但是当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受到震动时,活塞杆及第一活塞的移动会挤压贮液筒内的阻尼油,并将阻尼油压入工作缸的第一内腔中,同时,这一过程会挤压第二活塞,使第二内腔中的高压氮气受到压缩。由于高压氮气的存在,减震器能够有效地降低车辆的震动幅度,然而,随着氮气的不断压缩和释放,其压力和体积会发生变化,导致氮气的损耗,这种损耗不仅会影响减震器的性能,还可能缩短其使用寿命,因此我们提出了高压氮气阻尼可调减震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高压氮气阻尼可调减震器,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高压氮气阻尼可调减震器,包括贮液筒,所述贮液筒的顶部设有调节座,所述调节座的右侧设有工作缸,所述工作缸的右侧固定连接有u形板,所述工作缸内滑动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端部延伸至工作缸外并固定连接有移动板,所述u形板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一矩形孔,所述第一矩形孔上滑动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一侧与移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u形板的一侧内壁上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上螺纹连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与移动板之间呈环形固定连接有多个减震弹簧,所述丝杆的端部延伸至u形板外并焊接有旋钮,所述工作缸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单向阀。

6、进一步地,所述u形板的两侧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l形板,所述l形板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二矩形孔。

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矩形孔上滑动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端部与移动杆的一侧固定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杆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移动杆通过螺纹孔与丝杆螺纹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u形板的右侧内壁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轴承。

10、进一步地,所述轴承的内圈内侧与丝杆的外侧相焊接。

11、(三)有益效果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高压氮气阻尼可调减震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通过当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震动时,会将贮液筒内的阻尼油挤压,经过调节座并最终压入到工作缸内,同时挤压活塞移动,压缩工作缸内的高压氮气,由于高压氮气的存在,可以有效降低车辆的震动幅度,同时活塞通过连接杆带动移动板移动,移动板在移动的过程中对多个减震弹簧进行压缩或拉伸,通过多个减震弹簧的设置,进行一步缓冲,同时可转动旋钮,旋钮带动丝杆转动,丝杆带动移动杆移动,移动杆带动限位杆在对应的第二矩形孔上滑动,移动杆带动调节板移动,调节板对减震弹簧进行压缩,使得减震弹簧未进行使用前就处于稍微压缩或半压缩状态,使其压缩行程变短,而处于压缩状态的减震弹簧对移动板的弹力显然增大,从而通过在活塞上增加连接杆并连接减震弹簧,通过调节减震弹簧的弹性大小来增加减震效果,以期实现对车辆震动的更有效吸收和降低氮气损耗的目的。



技术特征:

1.高压氮气阻尼可调减震器,包括贮液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贮液筒(1)的顶部设有调节座(2),所述调节座(2)的右侧设有工作缸(3),所述工作缸(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u形板(4),所述工作缸(3)内滑动连接有活塞(5),所述活塞(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的端部延伸至工作缸(3)外并固定连接有移动板(7),所述u形板(4)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一矩形孔(8),所述第一矩形孔(8)上滑动连接有限位块(9),所述限位块(9)的一侧与移动板(7)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u形板(4)的一侧内壁上转动连接有丝杆(10),所述丝杆(10)上螺纹连接有移动杆(11),所述移动杆(11)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调节板(12),所述调节板(12)与移动板(7)之间呈环形固定连接有多个减震弹簧(13),所述丝杆(10)的端部延伸至u形板(4)外并焊接有旋钮(14),所述工作缸(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单向阀(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氮气阻尼可调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板(4)的两侧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l形板(15),所述l形板(15)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二矩形孔(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氮气阻尼可调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矩形孔(16)上滑动连接有限位杆(17),所述限位杆(17)的端部与移动杆(11)的一侧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氮气阻尼可调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杆(11)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移动杆(11)通过螺纹孔与丝杆(10)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氮气阻尼可调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板(4)的右侧内壁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轴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压氮气阻尼可调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的内圈内侧与丝杆(10)的外侧相焊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减震器技术领域,尤其为高压氮气阻尼可调减震器,包括贮液筒,贮液筒的顶部设有调节座,所述调节座的右侧设有工作缸,所述工作缸的右侧固定连接有U形板,所述工作缸内滑动连接有活塞。本技术通过当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震动时,会将贮液筒内的阻尼油挤压,经过调节座并最终压入到工作缸内挤压活塞移动,压缩工作缸内的高压氮气,由于高压氮气的存在,可以有效降低车辆的震动幅度,活塞通过连接杆带动移动板移动,移动板在移动的过程中对多个减震弹簧进行压缩或拉伸,进行一步缓冲,通过在活塞上增加连接杆并连接减震弹簧,通过调节减震弹簧的弹性大小来增加减震效果,以期实现对车辆震动的更有效吸收和降低氮气损耗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周兵兵,张旭,刘小平,刘恒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森森智能电控悬架系统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425
技术公布日:2024/12/5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