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拉车的机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1月前  22


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般涉及辅助附件。具体而言,本发明的方面涉及原非机动多用途手拉车的机动化装置。


背景技术:

1、人类已经使用了几个世纪的推车、手推车、手推车桶或其他带轮子的运输设备。当机动车辆无法到达某些地方,或者人类无法将物品(无论是由于数量还是重量)放在背包、袋子或其他容器中携带时,这些设备提供了便利和方便。

2、图1和图2示出了最新发明的可折叠轮式容器或手拉车100之一,世界各地的消费者都已在使用。货车已用于各种场合,包括户外活动、露营等。由于其可折叠的结构,它们也可以轻松地放在汽车中运送到不同的目的地。父母也用它们在公园里运送年幼的孩子或宠物。

3、虽然图1和图2中所示的手拉车100具有上述优点,但主要缺点之一是它不是机动的。由于这个缺点,手拉车因此有机动版本。然而,这些新版本要求消费者放弃现有的手拉车并购买新的机动版本。此外,电动版本不可折叠,携带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在现有可折叠手拉车上作创新,在手拉车上提供机动附件来克服了现有技术的先前缺点。在一个方面,附件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用于附接到手拉车的可调节框架。在另一个方面,框架支撑动力源,所述动力源可以设置在框架下方或框架上方。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框架可以进一步附接到耦合或封装在驱动轮中的电机。在一个实施例中,驱动轮可以设置或定位在手拉车的两个现有前轮之间。在另一个示例中,驱动轮可以包括具有大约4英寸到6英寸(宽度)深处理轮胎的轮胎。附件还可以包括控制器或触发器以给电机和驱动轮通电,从而提供所需的运动来协助手拉车。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原非机动多用途手拉车的机动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架包括一个或多个附接钩,用于将主框架附接到多用途手拉车的车体的框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源设置在主框架的中央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位于所述多用途手拉车的前轮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在驱动轮与主框架前端之间的弹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包括有线电缆,用于连接触发器来控制电机的速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器附在多用途手拉车的手柄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包括用于发送或接收无线信号的无线模块。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架包括至少一个可伸缩臂,用于定位一个或多个附接钩,以附接到多用途手拉车的车体的不同位置。

10.一种用于原非机动承载装置的外加机动装置,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外加机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架包括一个或多个附接钩,用于将主框架附接到承载装置的车体的框架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外加机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源设在主框架的中央位置来降低承载装置的重心。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外加机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位于承载装置的前轮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外加机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在驱动轮与主框架前端之间的弹簧。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外加机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包括有线电缆,用于连接触发器来控制电机的速度。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外加机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器附在承载装置的手柄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外加机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包括用于发送或接收无线信号的无线模块。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外加机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架包括至少一个可伸缩臂,用于定位一个或多个附接钩,以附接到承载装置的主体的不同位置。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多用途手拉车的机动附件。在一个方面,附件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用于附接至手拉车的可调节框架。在另一个方面,框架支撑电源,该电源可以布置在框架下方或框架上方。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框架可以进一步附接至耦合或封装在驱动轮中的电机。在一个实施例中,驱动轮可以布置或定位在手拉车的两个现有前轮之间。在另一个示例中,驱动轮可以包括具有约4英寸至6英寸(宽度)深处理轮胎的轮胎。附件还可以包括控制器或触发器以给电机和驱动轮通电,从而提供所需的运动来辅助手拉车。

技术研发人员:袁丹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袁丹青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5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