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限位支架,尤其涉及一种全方位调节限位支架。
背景技术:
1、接近开关是一种定位、限位装置,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系统中的可移动设备,设备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需要微调限位位置的情况,传统的圆柱形接近开关只能通过调整备母在一个方向调节,调节灵活性低,当需要进行其他方向调节时,则需要把限位支架整体切割,再用电焊机重新焊接,操作较为繁琐,调节效率低,不能满足使用需求,综合上述情况,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全方位调节限位支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全方位调节限位支架。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全方位调节限位支架,包括活动套设在接近开关上的扁铁,所述扁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螺柱,螺柱上活动套设有l形角铁,l形角铁的顶部活动接触有螺纹套设在螺柱的上螺柱锁母,l形角铁的顶部内壁上活动接触有螺纹套设在螺柱上的下螺柱锁母,通过上螺柱锁母和下螺柱锁母相配合,实现对螺柱的位置固定;
4、所述扁铁的左侧活动接触有螺纹套设在接近开关上的左螺母,扁铁的右侧活动接触有螺纹套设在接近开关上的右螺母,左螺母和右螺母相配合,能够实现对接近开关左右位置的固定。
5、优选的,所述l形角铁的顶部和l形角铁的顶部内壁上均活动接触有活动套设在螺柱上的第一垫片,两个第一垫片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与上螺柱锁母和下螺柱锁母相互靠近的一侧紧密接触。
6、优选的,所述扁铁的右侧开设有第一穿孔,第一穿孔的内壁与接近开关的外侧活动接触,扁铁的两侧均活动接触有第二垫片,第二垫片活动套设在接近开关上,左螺母和右螺母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与两个第二垫片相互远离的一侧紧密接触。
7、优选的,所述l形角铁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前后朝向的长孔,螺柱位于长孔内并与长孔的两侧内壁活动接触,长孔的设置,可供螺柱前后位置移动。
8、优选的,所述上螺柱锁母和下螺柱锁母的直径均比长孔左右两侧内壁之间的距离大。
9、优选的,所述第一穿孔的内径比左螺母和右螺母的外径小。
10、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1、通过螺柱、l形角铁、长孔、上螺柱锁母、下螺柱锁母、左螺母、扁铁和右螺母相配合,能够对限位开关的位置进行前后、左右、上下调节,从而完成对限位开关全方位调节的目的,在调节时只需要用扳手即可完成调节,无需电焊工整体切割后再焊接;
12、本实用新型通过一系列结构的设置,能够对接近开关全方位调节,在调节时只需要用扳手即可完成调节,无需电焊工整体切割后再焊接,方便人员操作,节省了操作时间,提高调节效率。
1.一种全方位调节限位支架,包括活动套设在接近开关(6)上的扁铁(7),其特征在于,所述扁铁(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4),底座(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螺柱(1),螺柱(1)上活动套设有l形角铁(2),l形角铁(2)的顶部活动接触有螺纹套设在螺柱(1)的上螺柱锁母(3),l形角铁(2)的顶部内壁上活动接触有螺纹套设在螺柱(1)上的下螺柱锁母(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方位调节限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角铁(2)的顶部和l形角铁(2)的顶部内壁上均活动接触有活动套设在螺柱(1)上的第一垫片(9),两个第一垫片(9)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与上螺柱锁母(3)和下螺柱锁母(8)相互靠近的一侧紧密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方位调节限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扁铁(7)的右侧开设有第一穿孔,第一穿孔的内壁与接近开关(6)的外侧活动接触,扁铁(7)的两侧均活动接触有第二垫片,第二垫片活动套设在接近开关(6)上,左螺母(5)和右螺母(10)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与两个第二垫片相互远离的一侧紧密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方位调节限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角铁(2)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前后朝向的长孔(201),螺柱(1)位于长孔(201)内并与长孔(201)的两侧内壁活动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全方位调节限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螺柱锁母(3)和下螺柱锁母(8)的直径均比长孔(201)左右两侧内壁之间的距离大。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全方位调节限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穿孔的内径比左螺母(5)和右螺母(10)的外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