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设备,具体说是一种建筑材料转运装置。
背景技术:
1、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由运输卡车将建筑材料运输到建筑施工的工地,随后根据具体施工点建筑材料的需要,工作人员再将相关的建筑材料转运到需要的施工点,但需要的转运材料一般都具有一定的重量,所以工作人员通常使用转运装置对建材进行转运工作。
2、如今工地上施工建材多使用小车进行转运,现有的转运小车一般车板面积较小,且不能调节车板的面积,导致在转运体积小的建筑材料时使用更加方便,但在遇到体积更大或长度更长的建筑材料时转运极不方便,使得转运建筑材料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同时,现在的转运小车一般仅能单一运输沙土等散装建筑材料或运输木板等固体建筑材料,极其影响运输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能调节车板面积,从而能适应不同体积建筑材料且能使用一车两用的运输沙土等散装建筑材料或木板等固体建筑的建筑材料转运装置。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材料转运装置,该建筑材料转运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矩形车板,所述车板内部开设有伸缩腔,所述车板左右侧壁上对应开设有与伸缩腔连通的两伸缩孔,所述伸缩腔内左右对称设置有可左右推拉的两伸缩板和两支撑板,两所述伸缩板和支撑板的外侧能通过两伸缩孔伸出车板外,两所述支撑板分别相对应的位于两伸缩板下方,所述伸缩板的下表面与支撑板的上表面贴合。该建筑材料转运装置能够根据建筑材料体积的大小调整车板的面积,从而能转运不同体积的建筑材料,且能对被调整车板部分进行支撑,使其更加稳固。
3、优选的,所述伸缩腔底壁的前端和后端分别沿左右方向开设有两长条状滑槽,所述伸缩板包括水平设置的延伸板和位于延伸板内侧向下竖直设置的第一滑动板,所述第一滑动板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与两所述滑槽相适配的两第一滑块。伸缩板滑动设置能使得工人更快捷的推拉伸缩板,操作更方便。
4、优选的,所述伸缩板还包括位于延伸板外侧向下竖直设置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高度大于伸缩孔的高度,所述限位板的外侧始终位于伸缩孔外。限位板的设置使得在伸缩板在推回时支撑板一起被推回,使用方便。
5、优选的,所述支撑板包括水平设置的辅助板和位于辅助板内侧向下竖直设置的第二滑动板,所述第二滑动板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与两所述滑槽相适配的两第二滑块,所述辅助板的上表面与所述延伸板的下表面贴合。支撑板能够对伸缩板进行支撑,使得伸缩板更加的牢固的设置,使得伸缩板更加稳定。
6、优选的,所述辅助板和所述延伸板可沿左右方向相对移动,使得调节更加灵活。
7、优选的,所述车板上表面的四角处均设置有与伸缩腔连通的沉孔,所述延伸板上开设有与所述沉孔一一对应的四个第一螺栓孔,当所述伸缩板被完全拉出伸缩腔时,螺栓依次穿过所述沉孔和与其相对应的第一螺栓孔,将车板和延伸板固定连接,此时所述第一滑动板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二滑动板的内侧面贴合。当伸缩板被拉出后带动支撑板一起被拉出,同时使用螺栓对其进行固定,方便运输体积较大的建筑材料。
8、优选的,所述伸缩板上还开设有与所述沉孔一一对应的第二螺栓孔,当所述伸缩板被推进伸缩腔时,螺栓依次穿过所述沉孔和与其相对应的第二螺栓孔,将车板和延伸板固定连接,此时所述限位板的内侧面与车板的外侧面贴合。当伸缩板被推进伸缩腔中,能将支撑板一起推进,使用更方便,能运输体积较小的建筑材料。
9、优选的,所述车板上设置有可拆卸的斗槽,斗槽底壁下表面的四角处分别向下竖直设置有四个固定块,所述车板上开设有与固定块相适配且一一对应的四个固定槽。斗槽能运输散装建筑材料,且固定块与固定槽的设置使得拆卸更加方便,能运输不同种类的建筑材料。
10、优选的,两所述限位板外表面的前部和后部均设置有固定环,四个所述固定环左右对称设置。固定环能用来固定绳索,从而使用绳索固定建筑材料,防止建筑材料掉落。同时固定环还能方便工人推拉伸缩板。
11、优选的,所述车板的前侧有向上伸出的扶手,所述车板下表面的四角处均设置有车轮。方便工人推动运输装置。
1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建筑材料转运装置能够调节车板的大小,从而能够运输体积不同的建筑材料,同时能够一车两用,既能转运木板等固体建筑材料,也能运输沙土等散装建筑材料。
1.一种建筑材料转运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矩形车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板(1)内部开设有伸缩腔(2),所述车板(1)左右侧壁上对应开设有与伸缩腔(2)连通的两伸缩孔(16),所述伸缩腔(2)内左右对称设置有可左右推拉的两伸缩板(3)和两支撑板(4),两所述伸缩板(3)和支撑板(4)的外侧能通过两伸缩孔(16)伸出车板(1)外,两所述支撑板(4)分别相对应的位于两伸缩板(3)下方,所述伸缩板(3)的下表面与支撑板(4)的上表面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材料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腔(2)底壁的前端和后端分别沿左右方向开设有两长条状滑槽(6),所述伸缩板(3)包括水平设置的延伸板(31)和位于延伸板(31)内侧向下竖直设置的第一滑动板(32),所述第一滑动板(32)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与两所述滑槽(6)相适配的两第一滑块(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材料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板(3)还包括位于延伸板(31)外侧向下竖直设置的限位板(33),所述限位板(33)的高度大于伸缩孔(16)的高度,所述限位板(33)的外侧始终位于伸缩孔(16)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材料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4)包括水平设置的辅助板(41)和位于辅助板(41)内侧向下竖直设置的第二滑动板(42),所述第二滑动板(42)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与两所述滑槽(6)相适配的两第二滑块(8),所述辅助板(41)的上表面与所述延伸板(31)的下表面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材料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板(41)和所述延伸板(31)可沿左右方向相对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材料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板(1)上表面的四角处均设置有与伸缩腔(2)连通的沉孔(9),所述延伸板(31)上开设有与所述沉孔(9)一一对应的四个第一螺栓孔(10),当所述伸缩板(3)被完全拉出伸缩腔(2)时,螺栓(11)依次穿过所述沉孔(9)和与其相对应的第一螺栓孔(10),将车板(1)和延伸板(31)固定连接,此时所述第一滑动板(32)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二滑动板(42)的内侧面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材料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板(3)上还开设有与所述沉孔(9)一一对应的第二螺栓孔(12),当所述伸缩板(3)被完全推进伸缩腔(2)时,螺栓(11)依次穿过所述沉孔(9)和与其相对应的第二螺栓孔(12),将车板(1)和延伸板(31)固定连接,此时所述限位板(33)的内侧面与车板(1)的外侧面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材料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板(1)上设置有可拆卸的斗槽(5),所述斗槽(5)底壁下表面的四角处分别向下竖直设置有四个固定块(13),所述车板(1)上开设有与固定块(13)相适配且一一对应的四个固定槽(14)。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材料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所述限位板(33)外表面的前部和后部均设置有固定环(15),四个所述固定环(15)左右对称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材料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板(1)的前侧设置有向上伸出的扶手(17),所述车板(1)下表面的四角处均设置有车轮(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