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车辆前部结构,更详细地讲,涉及在车辆碰撞时能够增大车辆的横向移动的车辆前部结构。
背景技术:
1、车辆通过如正面碰撞(frontal impacts)测试、侧面碰撞(side impacts)测试、后面碰撞(rear impacts)测试、翻滚(roll-over)测试等各种测试来对其碰撞性能(crashworthiness)进行测试。最近,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nsurance institute forhighway safety,iihs)引入了对针对刚性障碍物(rigid barrier)的小偏置正面碰撞(small overlap frontal crashes against a rigid barrier)进行仿真(模拟)的小重叠测试。这种小偏置试验是在以40mph(64kph)行驶的车辆的驾驶座前部,使车辆宽度的25%与障碍物发生碰撞的试验,是在公知的碰撞试验中最严苛的。
2、如纯电动汽车(bev,battery electric vehicle)、燃料电池车辆(fcev,fuelcell electric vehicle)、混合动力车辆(hev,hybrid electric vehicle)等环保车辆(eco-friendly motor vehicles),由于电池、燃料电池等能量源(energy source)的重量相比内燃机车辆相对变大,因此车辆的整体重量相对增加。
3、如上所述,环保车辆由于能量源的重量而相比以往的内燃机车辆其重量相对增加,并且碰撞能量也相应于所增加的重量而增加。对此,需要强化车身的加固结构,因此其制造成本及重量有可能增加。另外,在小偏置试验中,由于在车辆与障碍物碰撞时产生车辆的旋转移动(yaw motion),与车辆的前门开口相邻的前柱直接与障碍物碰撞,因此必须强化前柱的加固结构,由此存在前柱的重量及制造成本增加的缺点。
4、为了在小偏置碰撞时防止车辆的旋转移动,以往的环保车辆具有附接在各前纵梁的支撑件,支撑件配置为从保险杠的各端部向与其相应的前纵梁倾斜,并且在小偏置碰撞时,随着保险杠的各端部朝向前纵梁变形,保险杠的各端部被支撑件支撑。但是,在小偏置碰撞时,随着保险杠的变形端部直接撞击支撑件,前纵梁有可能会过度弯曲,由此车辆的横向载荷(lateral force)及横向移动(lateral displacement)减少。
5、另外,以往的环保车辆,在小偏置碰撞时,保险杠的各端部和支撑件始终接触或者保险杠的各端部和支撑件之间的间隔狭小,因此存在在车辆低速碰撞时车辆容易损坏的缺点。
6、记载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事项用于增进对发明背景的理解,可能会包括不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的事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是鉴于如上所述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车辆前部结构:在小偏置碰撞时,抑制车辆的旋转移动且增大车辆的横向移动,从而改善乘客安全性。
2、基于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车辆前部结构,包括:一对前纵梁;前保险杠横梁,其位于上述一对前纵梁的前方;一对保险杠横梁延伸部,其分别从上述前保险杠横梁的两端延伸;一对导流件,其分别装配在上述一对保险杠横梁延伸部;以及一对支撑件,其分别配置在上述一对导流件的后方。各支撑件能够附接在与其相应的前纵梁。
3、各导流件能够包括:第一导流部件,其配置在相应的保险杠横梁延伸部的外侧;以及第二导流部件,其插入各保险杠横梁延伸部的腔体。其中,上述第一导流部件及上述第二导流部件能够一起固定在相应的保险杠横梁延伸部。
4、上述第一导流部件能够具有形成在其内部的多个肋以及通过上述多个肋限定的多个腔体。
5、上述第二导流部件能够具有形成在其内部的多个肋以及通过上述多个肋限定的多个腔体。
6、上述第二导流部件能够包括:插入部,其插入相应的保险杠横梁延伸部的腔体;以及突出部,其从相应的保险杠横梁延伸部的腔体突出。
7、各支撑件的前端的宽度能够比各支撑件的后端的宽度窄。
8、各支撑件能够包括:多个肋,其形成在各支撑件的内部;以及多个腔体,其通过上述多个肋被限定。
9、还能够包括横梁,该横梁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连接一对前纵梁。上述横梁的各端部能够通过支架固定在与其相应的前纵梁的向内侧面。
10、各支撑件的至少一部分能够沿着车辆的宽度方向对齐于上述横梁。
11、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车辆前部结构还能够包括前副车架,该前副车架具有分别装配在一对前纵梁的一对前安装座。各前安装座能够对齐于与其相应的支撑件的至少一部分及上述横梁。
12、各支撑件还能够包括向车辆的后方延伸的后方凸缘,各支撑件的后方凸缘能够附接在与其相应的前纵梁的向外侧面。
13、上述支架还能够包括向车辆的后方延伸的后方凸缘,上述支架的后方凸缘能够附接在与其相应的前纵梁的向内侧面。
14、各支撑件的后方凸缘能够沿着车辆的宽度方向对齐于上述支架的后方凸缘。
15、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车辆前部结构还能够包括贯通管,该贯通管贯通上述支撑件的后方凸缘、与其相应的前纵梁的一部分以及上述支架的后方凸缘。
16、上述前保险杠横梁能够通过一对吸能盒连接在一对前纵梁的前端。各吸能盒的宽度比与其相应的前纵梁的宽度大,并且各支撑件能够装配在各吸能盒的后端及与其相应的前纵梁的前端之间的空间。
17、各前纵梁包括设置在其前端的板,各吸能盒能够固定在与其相应的前纵梁的板。
18、上述板能够包括:向内侧凸缘,其与相应的前纵梁的向内侧面接触;以及向外侧凸缘,其与相应的支撑件接触。
19、各支撑件能够包括:第一附接壁,其附接在与其相应的前纵梁的板;第二附接壁,附接在与其相应的前纵梁的向外侧壁;第一倾斜壁,其与相应的导流件相对;以及第二倾斜壁,其位于上述第一倾斜壁的前方。
20、各支撑件还能够包括朝向车辆后方的第三倾斜壁,上述第三倾斜壁以预定角度与上述第一倾斜壁相交。
21、根据本发明,在小偏置碰撞试验中,在车辆与障碍物碰撞时,抑制车辆的旋转,增加车辆的横向移动,从而能够相对地减少与前门开口相邻的前柱的加固结构的重量,可以有利于乘客稳定性。
22、根据本发明,配置为导流件的第二导流部件及第一导流部件一起结合在保险杠横梁延伸部,从而不仅能够强化导流件的安装刚性,而且能够大幅改善导流件的组装性。
23、根据本发明,在发生碰撞之前,导流件相对于支撑件向对角线方向间隔开,并且在发生碰撞时,在保险杠横梁延伸部弯曲的期间,导流件移动导流件和支撑件之间间隔开的距离之后,导流件撞击或接触支撑件,从而能够充分确保低速碰撞性能。
24、根据本发明,支撑件的至少一部分沿着车辆的宽度方向对齐于前纵梁的一部分、支架以及前备箱梁(frunk bar),从而支撑件的至少一部分、前纵梁的一部分、支架以及前备箱梁彼此之间能够重叠,由此支撑件、前纵梁、支架以及前备箱梁能够形成传递横向载荷的载荷路径,由此能够在小偏置碰撞时增加车辆的横向移动。
1.一种车辆前部结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部结构,其中,各导流件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前部结构,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前部结构,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前部结构,其中,所述第二导流部件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部结构,其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部结构,其中,各支撑件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部结构,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前部结构,其中,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前部结构,还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前部结构,其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辆前部结构,其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辆前部结构,其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车辆前部结构,其中,还包括: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部结构,其中,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车辆前部结构,其中,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车辆前部结构,其中,所述板包括:向内侧凸缘,其与相应的前纵梁的向内侧面接触;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