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层液晶反射式液晶彩色显示结构

专利查询1月前  25


本技术属于显示材料,具体涉及单层液晶反射式液晶彩色显示结构。


背景技术:

1、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简称lcd)中,具有相当多种不同型式构成,目前最常见的如tn(twisted nematic,扭转向列型)、stn(super twistednematic,超扭转向列型液晶)、铁电性液晶flc(ferroelectric)、胆甾型液晶等不同的型式。

2、胆甾型液晶材料(cholesteric liquid crystal)又可称为手性向列相(chiralnematic)液晶材料,由单纯的向列型液晶与特殊的手性添加剂(chiral dopant)所组成,原本呈现向列型排列的液晶材料受手性添加剂的影响,产生较tn或stn更强烈的扭转。

3、本申请针对液晶材料的现状,提出一种新的单层液晶反射式液晶彩色显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突破传统的rgb三层液晶叠加体系带来的成本和良率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单层液晶反射式液晶彩色显示结构,包括tft基板,tft基板上设有薄壁容器层,薄壁容器层上布满若干组均匀分布的微米级薄壁容器,每组微米级薄壁容器由三个相邻的微米级薄壁容器组成,同一组微米级薄壁容器中的一个微米级薄壁容器中装有反射红液晶,一个微米级薄壁容器中装有反射绿液晶,最后一个微米级薄壁容器中装有反射蓝液晶,每个微米级薄壁容器中装有手性化合物溶液,薄壁容器层上盖有带导电氧化铟锡层的薄膜层,导电氧化铟锡层位于薄壁容器层和薄膜层之间。

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薄膜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

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每组所述微米级薄壁容器中,一个微米级薄壁容器与反射红液晶相对应并设为容器a,一个微米级薄壁容器与反射绿液晶相对应并设为容器b,最后一个微米级薄壁容器与反射蓝液晶相对应并设为容器c,容器a中手性化合物溶液剂量少于容器b中手性化合物溶液剂量,容器c中手性化合物溶液剂量大于容器b中手性化合物溶液剂量。

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微米级薄壁容器的壁高度为1-3微米,相邻微米级薄壁容器间距为1-10微米,容器的体积为102-3×106μm3。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tft基板为tft玻璃基板或者tft柔性基板。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薄壁容器层由覆盖在tft基板上的光刻胶构成,光刻胶经光刻形成微米级薄壁容器。

7、本实用新型的单层液晶反射式液晶彩色显示结构,通过在基板上刻蚀出微米级薄壁容器,利用微米级薄壁容器对液晶材料进行锚定,使得液晶材料扩散可控,首创rgb像素点横向叠加反射式显示技术,进而颠覆性地实现单层微像素的彩色反射显示技术,突破传统的rgb三层液晶叠加体系带来的成本和良率弊端。



技术特征:

1.单层液晶反射式液晶彩色显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tft基板,tft基板上设有薄壁容器层,薄壁容器层上布满若干组均匀分布的微米级薄壁容器,每组微米级薄壁容器由三个相邻的微米级薄壁容器组成,同一组微米级薄壁容器中的一个微米级薄壁容器中装有反射红液晶,一个微米级薄壁容器中装有反射绿液晶,最后一个微米级薄壁容器中装有反射蓝液晶,每个微米级薄壁容器中装有手性化合物溶液,薄壁容器层上盖有带导电氧化铟锡层的薄膜层,导电氧化铟锡层位于薄壁容器层和薄膜层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层液晶反射式液晶彩色显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层液晶反射式液晶彩色显示结构,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微米级薄壁容器中,一个微米级薄壁容器与反射红液晶相对应并设为容器a,一个微米级薄壁容器与反射绿液晶相对应并设为容器b,最后一个微米级薄壁容器与反射蓝液晶相对应并设为容器c,容器a中手性化合物溶液剂量少于容器b中手性化合物溶液剂量,容器c中手性化合物溶液剂量大于容器b中手性化合物溶液剂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层液晶反射式液晶彩色显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米级薄壁容器的壁高度为0.5-10微米,相邻微米级薄壁容器间距为0.5-5微米,容器的体积为1.0-5×10-5mm3。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层液晶反射式液晶彩色显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tft基板为tft玻璃基板或者tft柔性基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层液晶反射式液晶彩色显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薄壁容器层由覆盖在tft基板上的光刻胶构成,光刻胶经光刻形成微米级薄壁容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单层液晶反射式液晶彩色显示结构,包括带红绿蓝三基色反射式液晶的基板,基板上盖有导电氧化铟锡层,红绿蓝三基色反射式液晶位于基板和导电氧化铟锡层之间,所述基板的表面布满若干组均匀分布的微米级薄壁容器,每组微米级薄壁容器由三个相邻的微米级薄壁容器组成。本技术的单层液晶反射式液晶彩色显示结构,通过在基板上刻蚀出微米级薄壁容器,利用微米级薄壁容器对液晶材料进行锚定,使得液晶材料扩散可控,首创RGB像素点横向叠加反射式显示技术,进而颠覆性地实现单层微像素的彩色反射显示技术,突破传统的RGB三层液晶叠加体系带来的成本和良率弊端。

技术研发人员:王冬,陆银夫,杨冬亮,曹晖,杨洲,何万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科技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40423
技术公布日:2024/12/5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