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属于散热器,特别涉及一种弯折式扁管。
背景技术:
1、散热器是一种用于散发设备或系统产生的热量的装置。它的主要目的是将热量从发热体转移到周围环境中,以维持设备的正常运行温度并防止过热。
2、散热器通常由一系列的散热片、热管或其他散热结构组成。这些结构可以增加散热表面积,提供更多的热传导路径,从而提高散热效率。
3、目前市面上出现了各种弯折式的散热器,因其具有多个换热面提高了换热效率,但是扁管在弯折后其内部微通道同样被扭转,扭曲的微通道截面变化,影响了换热介质的流通效果,流通效率降低,换热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弯折式散热器的弯折式扁管。
2、为了实现创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弯折式扁管,包括第一平直部、第二平直部以及设置于第一平直部和第二平直部之间的第三平直部,所述的第三平直部两端分别通过弯折部与第一平直部、第二平直部连通,所述的弯折式扁管还包括若干孔径不同的微通道。
3、本弯折式扁管适用于弯折式散热器,其主体为第一平直部和第二平直部,第一平直部和第二平直部一端连通于集流管上,另一端通过弯折部连通于第三平直部上,从整体上看,该弯折式扁管相当于一条扁管在中间进行两次的90°弯折后形成,具有良好的加工可行性,其内部的微通道用于换热介质的流通,其多个微通道的孔径不同,有利于改善扁管折弯对内部流通的影响,提高分流效果,提高换热效率。
4、在上述的弯折式扁管中,所述的第一平直部和第二平直部相互平行间隔设置,且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的第三平直部和第一平直部平行,且第三平直部的宽度方向与第一平直部的宽度方向垂直;所述的弯折部两端90度扭转。
5、第一平直部和第二平直部位于同一平面上,便于和两根集流管的垂直连接,第三平直部与第一平直部平行,为在第三平直部上设置定位结构甚至翅片结构提供方便,弯折部为90°扭转的形式,加工方便。
6、在上述的弯折式扁管中,所述的弯折式扁管内部包括若干沿长度方向设置的微通道,所述的微通道沿扁管宽度方向排布有至少三组,且各组微通道的孔径在第三平直部的低侧至高侧依次递减。
7、弯折式扁管内设有微通道,微通道连通弯折式扁管的两端,为贯穿设置,用于流通换热介质,微通道设置有孔径不同的多组,每条微通道孔径不变,从第三平直部看,各组微通道由低至高孔径缩小,有利于改善扁管折弯对内部流通的影响,提高分流效果,提高换热效率。
8、在上述的弯折式扁管中,所述的微通道沿宽度方向依次设置有截面为方形的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第四通道、第五通道,所述的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第四通道:第五通道的截面长度之比包括(0.8-0.9):(0.7-0.8):(0.6-0.7):(0.5-0.6):(0.4-0.5)。
9、微通道的截面为方形,设置有孔径不同的五组,分别为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第四通道和第五通道,从截面看,这五组微通道的宽度一致,长度的比值为(0.8-0.9):(0.7-0.8):(0.6-0.7):(0.5-0.6):(0.4-0.5),有利于改善扁管折弯对内部流通孔径的变化。
10、作为优选,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第四通道:第五通道的截面长度之比为0.86:0.76:0.66:0.56:0.46。
11、在上述的弯折式扁管中,所述的微通道共设有25条,均匀分为五组,每组5条,其中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各微通道之间的间距为0.32,其余微通道之间间距为0.28。
12、在上述的弯折式扁管中,所述的第三平直部沿宽度方向设置有用于卡接插接式定位翅片并定位的定位槽,所述的插接槽宽度与两个定位槽之间间距相适应,所述的定位槽宽度与第三平直部厚度相适应。
13、定位槽用于对插接式定位翅片施加定位效果,避免插接式定位翅片在第三平直部的长度方向上产生偏移,保证弯折式扁管之间间距的稳定,避免插接式定位翅片的弯折。
14、在上述的弯折式扁管中,所述的第三平直部和插接槽的槽壁之间设有增阻结构。
15、设置增阻结构同样可减少弯折式扁管和插接式定位翅片之间的偏移,也可插接式定位翅片的脱出。
16、在上述的弯折式扁管中,所述的增阻结构包括设置于第三平直部上的粗糙纹路。
17、通过在第三平直部上设置粗糙纹路,增加摩擦力,实现定位、防脱的效果。
18、在上述的弯折式扁管中,所述的插接式定位翅片侧部开设有插接槽,所述的第三平直部插设于所述的插接槽中;所述的插接式定位翅片上设有防脱条板,所述的防脱条板一端铰接于插接式定位翅片端部近插接槽开口的一侧,所述的插接式定位翅片另一端设有用于锁定防脱条板的锁销结构,所述的防脱条板内侧与第三平直部下侧相抵,将第三平直部限位于插接槽中。
19、防脱条板在插接式定位翅片插接到弯折式扁管上之后拦挡在插接槽开口处,用于防止插接式定位翅片的脱出,使得弯折式扁管之间的整体性更强,同时也保证了插接式定位翅片完全插接到弯折式扁管上,其弯折式扁管的上端抵于插接槽的槽底,提高导热效果;作为优化,防脱条板至插接槽的槽底之间的间距和第三平直部的宽度相适应。防脱条板一端铰接,另一端通过锁销结构固定,便于开关。
20、作为优化,所述的锁销结构包括沿厚度方向开设于防脱条板和插接式定位翅片上的限位销孔,所述的限位销孔中插设有限位销。
21、锁销结构通过限位销孔和限位销实现,加工方便,拆装方便。
22、作为优化,在第三平直部的上下侧也设有定位口,插接式定位翅片的槽底以及防脱条板的上侧恰好卡设于该定位口中,增强定位效果,同时增加弯折式扁管和插接式定位翅片的接触面积,提高换热效率。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优点:
24、1.微通道设置有孔径不同的多组,每条微通道孔径不变,从第三平直部看,各组微通道由低至高孔径缩小,有利于改善扁管折弯对内部流通的影响,提高分流效果,提高换热效率。
25、2.定位槽用于对插接式定位翅片施加定位效果,避免插接式定位翅片在第三平直部的长度方向上产生偏移,保证弯折式扁管之间间距的稳定,避免插接式定位翅片的弯折;增阻结构用于减少弯折式扁管和插接式定位翅片之间的偏移,避免插接式定位翅片的脱出。
1.一种弯折式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平直部(11)、第二平直部(12)以及设置于第一平直部(11)和第二平直部(12)之间的第三平直部(13),所述的第三平直部(13)两端分别通过弯折部(14)与第一平直部(11)、第二平直部(12)连通;所述的弯折式扁管还包括若干孔径不同的微通道(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折式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平直部(11)和第二平直部(12)相互平行间隔设置,且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的第三平直部(13)和第一平直部(11)平行,且第三平直部(13)的宽度方向与第一平直部(11)的宽度方向垂直;所述的弯折部(14)两端90度扭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折式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弯折式扁管内部包括若干沿长度方向设置的微通道(15),所述的微通道(15)沿扁管宽度方向排布有至少三组,且各组微通道(15)的孔径在第三平直部(13)的低侧至高侧依次递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弯折式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通道(15)沿宽度方向依次设置有截面为方形的第一通道(16)、第二通道(17)、第三通道(18)、第四通道(19)、第五通道(20),所述的第一通道(16):第二通道(17):第三通道(18):第四通道(19):第五通道(20)的截面长度之比包括(0.8-0.9):(0.7-0.8):(0.6-0.7):(0.5-0.6):(0.4-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弯折式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通道(16):第二通道(17):第三通道(18):第四通道(19):第五通道(20)的截面长度之比为0.86:0.76:0.66:0.56:0.46。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弯折式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通道(15)共设有25条,均匀分为五组,每组5条,其中第一通道(16)和第二通道(17)的各微通道(15)之间的间距为在0.3-0.35之间,其余微通道(15)之间间距为在0.25-0.3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折式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平直部(13)沿宽度方向设置有用于卡接插接式定位翅片(4)并定位的定位槽(2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折式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平直部(13)上设有用于防止插接式定位翅片(4)偏移或脱出的增阻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弯折式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阻结构包括设置于第三平直部(13)上的粗糙纹路。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或9所述的弯折式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接式定位翅片(4)侧部开设有插接槽(41),所述的第三平直部(13)插设于所述的插接槽(41)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