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缆包皮厚度控制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12小时前  5


本技术涉及线缆包覆,尤其涉及一种线缆包皮厚度控制机构。


背景技术:

1、线缆包覆是将绝缘材料塑料均匀地包覆在电缆导体上,形成绝缘层。具体的工艺包括将塑料料粒加热熔融,然后通过挤出机将熔融的塑料通过模头均匀地挤压到电缆导体上。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料温,确保塑料能够充分熔化且不发生变质,同时保持均匀的挤出速度,以确保绝缘层的均匀性和厚度。

2、在线缆包覆的包覆工艺中,经常会出现绝缘包皮厚度不均的问题,经过申请人长期经验的积累,总结出厚度不均主要由以下几个因素导致:一是包皮层的偏心情况。在生产过程中,由于设备的稳定性不够,比如包覆模头的对中性不好,挤塑时包皮层可能会在导体周围分布不均匀,造成包皮层偏心,从而导致绝缘包皮最薄处不合格。二是挤出机的出料不稳定:挤出机老化、螺杆磨损、或者投料的均匀性不好,均会导致包皮沿着导线的长度方向上发生厚度变化,严重情况就会导致不合格品。

3、针对第一种原因,可以通过校准和紧固包覆模头来进行改进。然而,针对第二种原因,更换挤出机会产生较大的成本投入,强调人工干预,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影响着线缆产品的质量。

4、因此,需要开发一种线缆包皮厚度控制机构,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线缆包皮厚度控制机构,采用速度补偿方式对线缆包皮的厚度进行轴向的均匀性控制,提高了线缆生产质量。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本实用新型一种线缆包皮厚度控制机构,设置在线缆的包覆工位上,包括控制柜、流量计和线缆速度控制单元,所述流量计设置在挤出机输出端口和包覆模头输入端口之间,所述流量计电连接到所述控制柜,所述控制柜输出端子电连接到所述线缆速度控制单元,所述线缆速度控制单元设置在所述包覆模头的出线后端且能够根据所述控制柜的控制信号改变所述线缆的牵引输送速度。

4、进一步的,所述线缆速度控制单元为牵引机,所述牵引机的夹紧输送带通过伺服电机驱动,所述伺服电机电连接到所述控制柜。

5、进一步的,所述线缆速度控制单元为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设置在所述包覆模头出线后方的冷却水箱上,所述缓冲组件能够改变所述线缆的牵引输送速度。

6、进一步的,所述缓冲组件包括机座架、驱动构件、定轮组和动轮组,所述定轮组和动轮组均设置在所述冷却水箱后部内腔中,所述定轮组和动轮组相对夹设在所述线缆的左右两侧,所述线缆在所述定轮组和动轮组的滚轮中弯曲输送;所述驱动构件通过所述机座架安装在所述冷却水箱的侧壁上,所述驱动构件能够驱动所述动轮组靠近和远离所述定轮组。

7、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构件包括导向结构、滑板、液压缸和泵站,所述滑板通过所述导向结构滑动连接在所述机座架的顶面上,所述液压缸尾部固定连接在所述机座架外端的立板上,所述液压缸朝内的活塞杆端部固定连接所述滑板外端,所述滑板内端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动轮组的多个支撑轴的顶端;所述泵站驱动所述液压缸,所述泵站电连接所述控制柜。

8、进一步的,所述导向结构包括直线导轨和滚珠滑块,两个所述直线导轨平行固定连接在所述机座架的顶面上,所述直线导轨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线缆输送方向;一个所述直线导轨配套两个所述滚珠滑块,所述滚珠滑块固定连接在所述滑板底面上。

9、进一步的,所述动轮组和所述定轮组的滚轮采用耐磨的聚四氟乙烯塑料材质制作,所述滚轮的中孔直接套接在竖直设置的支撑轴上。

10、进一步的,所述滚轮在与所述线缆接触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弧形截面的环槽。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12、本实用新型一种线缆包皮厚度控制机构,通过增设流量计能够对挤出机的实际挤出熔融塑料流体流量进行检测,而不是采集挤出机自带系统的估算值,为精准控制包皮厚度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支持。通过控制柜控制所述线缆速度控制单元来改变线缆的牵引输送速度配合流量的变化,动态实时调整,进而保证了包皮厚度的均匀性。本实用新型线缆包皮厚度控制机构,采用速度补偿方式对线缆包皮的厚度进行轴向的均匀性控制,提高了线缆生产质量。

13、此外,通过直接利用原有线缆生产线中的牵引机进行改造,能够降低设备投入成本,节约现场生产空间。通过单独设置所述缓冲组件来改变线缆的牵引输送速度,避免和原有产线设备建立过多联系,降低了相互影响因素,保证了厚度调整机构作用的独立性和准确性。而且避免了改造原有设备的麻烦。而且,将所述缓冲组件设置在冷却水箱上,相对于原来的牵引机更靠近包覆模头,能够快速响应熔融塑料流体流量变化,提高控制精度。即通过定轮组和动轮组的设置,对线缆一部分输送长度进行了存储缓冲,能够单独调整线缆的牵引输送速度。通过液压缸和泵站作为动力和位移输出构件,液压缸通过所述泵站的伺服阀控制具有较高的位移精度,也就是能够提高动轮组的位移精度,提高了包皮厚度控制的响应精度;通过设置四个滚珠滑块配合直线导轨连接机座架和滑板,能够实现滑板的移动稳定性,进而实现动轮组的稳定性。采用聚四氟乙烯塑料材质制作的滚轮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和自润滑效果,能够保证稳定工作;通过在所述滚轮在中间位置开设弧形截面的环槽,线缆在所述环槽内滚动,避免了线缆在高度方向上跌出所述滚轮导致的调速失效。



技术特征:

1.一种线缆包皮厚度控制机构,设置在线缆(14)的包覆工位上,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柜(5)、流量计(6)和线缆速度控制单元,所述流量计(6)设置在挤出机(1)输出端口和包覆模头(2)输入端口之间,所述流量计(6)电连接到所述控制柜(5),所述控制柜(5)输出端子电连接到所述线缆速度控制单元,所述线缆速度控制单元设置在所述包覆模头(2)的出线后端且能够根据所述控制柜(5)的控制信号改变所述线缆(14)的牵引输送速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包皮厚度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速度控制单元为牵引机(4),所述牵引机(4)的夹紧输送带通过伺服电机驱动,所述伺服电机电连接到所述控制柜(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包皮厚度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速度控制单元为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设置在所述包覆模头(2)出线后方的冷却水箱(3)上,所述缓冲组件能够改变所述线缆(14)的牵引输送速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缆包皮厚度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包括机座架(7)、驱动构件、定轮组(12)和动轮组(13),所述定轮组(12)和动轮组(13)均设置在所述冷却水箱(3)后部内腔中,所述定轮组(12)和动轮组(13)相对夹设在所述线缆(14)的左右两侧,所述线缆(14)在所述定轮组(12)和动轮组(13)的滚轮中弯曲输送;所述驱动构件通过所述机座架(7)安装在所述冷却水箱(3)的侧壁上,所述驱动构件能够驱动所述动轮组(13)靠近和远离所述定轮组(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缆包皮厚度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构件包括导向结构、滑板(10)、液压缸(11)和泵站,所述滑板(10)通过所述导向结构滑动连接在所述机座架(7)的顶面上,所述液压缸(11)尾部固定连接在所述机座架(7)外端的立板上,所述液压缸(11)朝内的活塞杆端部固定连接所述滑板(10)外端,所述滑板(10)内端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动轮组(13)的多个支撑轴的顶端;所述泵站驱动所述液压缸(11),所述泵站电连接所述控制柜(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缆包皮厚度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结构包括直线导轨(8)和滚珠滑块(9),两个所述直线导轨(8)平行固定连接在所述机座架(7)的顶面上,所述直线导轨(8)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线缆(14)输送方向;一个所述直线导轨(8)配套两个所述滚珠滑块(9),所述滚珠滑块(9)固定连接在所述滑板(10)底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缆包皮厚度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轮组(13)和所述定轮组(12)的滚轮采用耐磨的聚四氟乙烯塑料材质制作,所述滚轮的中孔直接套接在竖直设置的支撑轴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缆包皮厚度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在与所述线缆(14)接触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弧形截面的环槽。


技术总结
本技术线缆包皮厚度控制机构设置在线缆的包覆工位上,包括控制柜、流量计和线缆速度控制单元,所述流量计设置在挤出机输出端口和包覆模头输入端口之间,所述流量计电连接到所述控制柜,所述控制柜输出端子电连接到所述线缆速度控制单元,所述线缆速度控制单元设置在所述包覆模头的出线后端且能够根据所述控制柜的控制信号改变所述线缆的牵引输送速度。本技术采用速度补偿方式对线缆包皮的厚度进行轴向的均匀性控制,提高了线缆生产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魏占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北中科意达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419
技术公布日:2024/12/5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