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一种装置耳架组件,特别是涉及一种能以简易的方式安装的装置耳架组件。
背景技术:
1、现有的网络交换器设备等装置(如:交换机(switch))大多是由钣金件制成,该装置主要包含电路板及散热器等组件,因此,具有一定体积及重量。以往安装该装置时,会耗费较多人力于将装置安装至开放式机架或机架式机柜上或将其自开放式机架或机架式机柜卸除,若欲单人进行前述安装或卸除作业,则尚需要有一抬升工具(如:起重器、千斤顶、升降台车)辅助将装置抬升或下降。
2、承上,以目前本领域常见的安装手段而言,其是在该装置的相对两侧分别安装有前耳架与后耳架,并通过至少二人的较多人力或以工具辅助将该装置支撑于开放式机架或机架式机柜的指定高度,其中一人支撑装置、另一人锁附前耳架和后耳架至开放式机架或机架式机柜上,若需校准水平位置时可能还需第三人辅助,如此,安装该装置需要较多人力资源需求,也需耗费较多时间校准安装位置。
3、为了满足节省人力,并改善装置安装位置校准的缺失,如何有效解决前述问题,以符合本领域的需求,即成为本申请的一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为了达到具有一定重量的装置能以单人完成安装的需求,同时改良现有装置耳架组件的组装方式,因此,经过发明人多次反复研究及测试后,终于开发出本申请的一种能简易安装的装置耳架组件,以满足本领域的需求,期能借由本申请的问世,能有效解决现有的问题。
2、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简易安装的装置耳架组件,所述装置耳架组件至少包括一第一耳架、一第二耳架及一第三耳架。所述第一耳架能组装至一开放式机架或一机架式机柜的前端,该第一耳架的一侧面设有至少一组装件,且该组装件与该第一耳架的一侧面之间保持一间隙,以形成一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二耳架能组装至该开放式机架或该机架式机柜的后端,该第二耳架沿着一第一方向轴伸入该第一滑动槽,而与该第一耳架相组装。所述第三耳架,其一侧面能固定至一装置壳体上,该第三耳架设有至少一弯折部,使得该弯折部的内壁面与该第三耳架的外壁面保持一间距,以形成一第二滑动槽,在装设有该第三耳架的一装置伸入该开放式机架或该机架式机柜的情况下,该第二滑动槽使得所述第三耳架的所述弯折部与所述第一耳架相搭接,且通过所述第二滑动槽使得所述第三耳架沿所述第一方向轴与所述第一耳架相滑移组装。借由本申请的装置耳架组件,能以更简易的方式于开放式机架或机架式机柜上安装及/或卸除装置,且能有效减少人力资源需求。
3、可选地,所述第三耳架于相对两端朝相对向的方向分别弯折设有该弯折部,或者于该第三耳架顶端弯折设有该弯折部。
4、可选地,所述弯折部邻近所述装置耳架组件一端的位置分别延伸设有一导引件,且所述第一耳架相对两侧邻近所述装置耳架组件另一端的位置彼此逐渐倾斜靠拢,以形成一第一倾斜面,装设有所述第三耳架的所述装置伸入所述开放式机架或所述机架式机柜的情况下,所述导引件沿着所述第一倾斜面逐渐伸入所述开放式机架或所述机架式机柜,所述第二滑动槽使得所述第三耳架的所述弯折部与所述第一耳架相搭接,且通过所述第二滑动槽使得所述第三耳架沿所述第一方向轴与所述第一耳架相滑移组装。
5、可选地,该第一耳架的前端朝外侧弯折形成一第一固定部,且该第一固定部设有复数个第一固定孔,使复数个固定件能分别穿过部分第一固定孔,以将该第一耳架固定至该开放式机架或该机架式机柜的一前支架上;该第二耳架的后端朝外侧弯折形成一第二固定部,且该第二固定部设有至少一第二固定孔,使另至少一固定件能分别穿过各该第二固定孔,以将该第二耳架固定至该开放式机架或该机架式机柜的一后支架上;该第三耳架的前端朝外侧弯折形成至少一第三固定部,该第三固定部设有一第三固定孔,使又另至少一固定件能分别穿过该第三固定孔及另一部分第一固定孔,以将该第三耳架固定至该开放式机架或该机架式机柜的该前支架上。
6、可选地,该第三耳架一端延伸设有一导引部,使装设有该第三耳架的该装置伸入该开放式机架或该机架式机柜的情况下,该导引部会先接触该第一耳架的另一侧面,该导引件沿着该第一倾斜面逐渐伸入所述开放式机架或所述机架式机柜,所述第二滑动槽使得所述第三耳架的所述弯折部与所述第一耳架相搭接,且通过所述第二滑动槽使得所述第三耳架沿所述第一方向轴与所述第一耳架相滑移组装。
7、可选地,该第一耳架的一侧面装设有一定位组件,该定位组件包含一固持部与一弹性部,该固持部是固定至该第一耳架的一侧面上,该弹性部是贴靠于所述前支架。
8、可选地,该第一耳架的另一侧面邻近一端的位置凹设有一容纳空间,以供装设一定位组件,该定位组件为一磁性件,该第三耳架一端延伸设有一导引部,且该导引部具有对应于该定位组件的磁极。
9、可选地,该第三耳架的前端朝外侧弯折形成至少两个第三固定部,各该第三固定部相隔一垂直距离,以在各该第三固定部之间设有一耳架把手。
10、可选地,该第三耳架的前端在邻近各该第三固定部的位置设有一耳架把手。
11、为对本申请的目的、技术特征及其功效,做更进一步的说明,现举具体实施方式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然而所提供的附图仅用于提供参考与说明,并非用来对本申请加以限制。
1.一种能简易安装的装置耳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耳架组件至少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耳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耳架于相对两端朝相对向的方向分别弯折设有所述弯折部,或者于所述第三耳架顶端弯折设有所述弯折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耳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邻近所述装置耳架组件一端的位置分别延伸设有一导引件,且所述第一耳架相对两侧邻近所述装置耳架组件另一端的位置彼此逐渐倾斜靠拢,以形成一第一倾斜面,装设有所述第三耳架的所述装置伸入所述开放式机架或所述机架式机柜的情况下,所述导引件沿着所述第一倾斜面逐渐伸入所述开放式机架或所述机架式机柜,所述第二滑动槽使得所述第三耳架的所述弯折部与所述第一耳架相搭接,且通过所述第二滑动槽使得所述第三耳架沿所述第一方向轴与所述第一耳架相滑移组装。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耳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耳架的前端朝外侧弯折形成一第一固定部,且所述第一固定部设有多个第一固定孔,使多个固定件能分别穿过部分第一固定孔,以将所述第一耳架固定至所述开放式机架或所述机架式机柜的一前支架上;所述第二耳架的后端朝外侧弯折形成一第二固定部,且所述第二固定部设有至少一第二固定孔,使另至少一固定件能分别穿过各所述第二固定孔,以将所述第二耳架固定至所述开放式机架或所述机架式机柜的一后支架上;所述第三耳架的前端朝外侧弯折形成至少一第三固定部,所述第三固定部设有一第三固定孔,使又另至少一固定件能分别穿过所述第三固定孔及另一部分第一固定孔,以将所述第三耳架固定至所述开放式机架或所述机架式机柜的所述前支架上。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耳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耳架的另一侧面邻近一端的位置凹设有一容纳空间,以供装设一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为一磁性件,所述第三耳架一端延伸设有一导引部,且所述导引部具有对应于所述定位组件的磁极。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耳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耳架一端延伸设有一导引部,使装设有所述第三耳架的所述装置伸入所述开放式机架或所述机架式机柜的情况下,所述导引部会先接触所述第一耳架的另一侧面,所述导引件沿着所述第一倾斜面逐渐伸入所述开放式机架或所述机架式机柜,所述第二滑动槽使得所述第三耳架的所述弯折部与所述第一耳架相搭接,且通过所述第二滑动槽使得所述第三耳架沿所述第一方向轴与所述第一耳架相滑移组装。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耳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耳架的一侧面装设有一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含一固持部与一弹性部,所述固持部是固定至所述第一耳架的一侧面上,所述弹性部是贴靠于所述前支架。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耳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耳架的前端朝外侧弯折形成至少两个第三固定部,各所述第三固定部相隔一垂直距离,以在各所述第三固定部之间设有一耳架把手。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耳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耳架的前端在邻近各所述第三固定部的位置设有一耳架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