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推可拉式儿童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1月前  22


本技术涉及童车,尤其涉及一种可推可拉式儿童车。


背景技术:

1、为了提高儿童车的使用便捷性,有的儿童车会设置成可推可拉式的。大人可以在儿童车的前侧拉动儿童车,即此时的儿童车为拖车模式。大人也可以在儿童车的后侧推动儿童车,即此时的儿童车为推车模式。

2、对于一些车架前后跨度较小的儿童车,将手把组设置成活动式,将手把组转动至儿童车的前侧即为拖车模式,将手把组转动至儿童车的后侧即为推车模式。但是,对于车架前后跨度较大的车型,这种转动手把组切换推车模式和拖车模式的方式很难应用。而且,儿童车在不需要使用时,占用的空间较大,影响运输和存放。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使用方便,且收折方便、收折后占用空间小的可推可拉式儿童车。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出一种可推可拉式儿童车,具有推车模式和拖车模式,包括:

3、车架,具有可容纳儿童的容纳空间,所述车架的底部沿靠近其前侧和后侧位置分别设有前车轮和后车轮,且所述车架靠近其前侧设有第一安装部,所述车架靠近其后侧设有第二安装部;

4、手把组,当所述手把组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部时,所述儿童车切换成拖车模式;当所述手把组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部时,所述儿童车切换成推车模式。

5、进一步地,所述车架的后侧沿所述第二安装部的上方设有限位套,所述手把组可穿过所述限位套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部上。

6、进一步地,所述车架的前侧沿所述第一安装部的上方设有限位卡扣,且所述限位卡扣具有朝前设置的开口;

7、当所述手把组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部时,所述手把组与所述第一安装部可转动连接,且所述手把组可沿所述开口卡接至所述限位卡扣中,以限制所述手把组着地。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或所述第二安装部上设有第一解锁件,且所述第一解锁件可使所述手把组与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或所述第二安装部分离。

9、进一步地,所述车架包括前支撑组、后支撑组以及两扶手组,所述前支撑组和所述后支撑组连接,两所述扶手组分别设置于所述车架的两侧,且分别与所述前支撑组以及所述后支撑组连接。

10、进一步地,至少一所述扶手组可相对于所述前支撑组以及所述后支撑组升降调节,当该扶手组相对于所述前支撑组以及所述后支撑组向下调节后,可便于儿童从该扶手组处进出儿童车。

11、进一步地,可升降地所述扶手组的端部具有升降座,所述升降座上活动设有锁止件和第二解锁件,所述锁止件可将所述升降座锁止在所述前支撑组和/或所述后支撑组上,以将所述扶手组锁止在所述前支撑组和/或所述后支撑组上;

12、所述第二解锁件可驱使所述锁止件解锁,以调节所述扶手组。

13、进一步地,所述升降座与所述锁止件之间设有第一张紧弹簧,所述第一张紧弹簧的弹力使所述锁止件具有向锁止方向运动的趋势;

14、所述升降座与所述第二解锁件之间设有第二张紧弹簧,所述第二张紧弹簧的弹力使所述第二解锁件具有向远离所述锁止件方向运动的趋势;

15、所述锁止件上设有第一斜壁,所述第二解锁件上设有第二斜壁,所述第二斜壁与所述第一斜壁的倾斜方向相同,所述第二解锁件可通过所述第二斜壁抵推所述第一斜壁,使所述锁止件回缩解锁。

16、进一步地,所述前支撑组与所述后支撑组可转动连接,且所述前支撑组和所述后支撑组两者之间设有一底架连杆组,所述前支撑组和所述后支撑组活动地抵靠在所述底架连杆组上;

17、所述车架可折叠,当折叠所述车架时:所述前支撑组和所述后支撑组相互靠拢,所述连杆组的两端相互靠拢,所述扶手组的两端相互靠拢。

18、进一步地,所述前支撑组和所述后支撑组均包括一底架,两所述底架相互可转动连接,且所述底架上设有第三解锁件;两所述扶手组的中部设有一折叠按钮;

19、当按压所述第三解锁件以及所述折叠按钮后,两所述底架可相互靠拢,所述扶手组可由两端向中间靠拢,以折叠所述车架。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1、本实用新型中,在车架的前侧设置了第一安装部,在车架的后侧设置了第二安装部,手把组均可安装在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上,当手把组安装在第一安装部上时,儿童车切换成拖车模式;当手把组安装在第二安装部上时,儿童车切换成推车模式,儿童车使用方便,模式切换简单。并且,儿童车上的至少一扶手组可以升降调节,当扶手组向下调节后,方便将儿童从儿童车中抱出,也方便儿童进入儿童车。儿童车整体可收折,且收折后整体占用的空间小。



技术特征:

1.一种可推可拉式儿童车,具有推车模式和拖车模式,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推可拉式儿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的后侧沿所述第二安装部的上方设有限位套,所述手把组可穿过所述限位套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部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推可拉式儿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的前侧沿所述第一安装部的上方设有限位卡扣,且所述限位卡扣具有朝前设置的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推可拉式儿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或所述第二安装部上设有第一解锁件,且所述第一解锁件可使所述手把组与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或所述第二安装部分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推可拉式儿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包括前支撑组、后支撑组以及两扶手组,所述前支撑组和所述后支撑组连接,两所述扶手组分别设置于所述车架的两侧,且分别与所述前支撑组以及所述后支撑组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推可拉式儿童车,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所述扶手组可相对于所述前支撑组以及所述后支撑组升降调节,当该扶手组相对于所述前支撑组以及所述后支撑组向下调节后,可便于儿童从该扶手组处进出儿童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推可拉式儿童车,其特征在于,可升降地所述扶手组的端部具有升降座,所述升降座上活动设有锁止件和第二解锁件,所述锁止件可将所述升降座锁止在所述前支撑组和/或所述后支撑组上,以将所述扶手组锁止在所述前支撑组和/或所述后支撑组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推可拉式儿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座与所述锁止件之间设有第一张紧弹簧,所述第一张紧弹簧的弹力使所述锁止件具有向锁止方向运动的趋势;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推可拉式儿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撑组与所述后支撑组可转动连接,且所述前支撑组和所述后支撑组两者之间设有一底架连杆组,所述前支撑组和所述后支撑组活动地抵靠在所述底架连杆组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推可拉式儿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撑组和所述后支撑组均包括一底架,两所述底架相互可转动连接,且所述底架上设有第三解锁件;两所述扶手组的中部设有一折叠按钮;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童车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可推可拉式儿童车,具有推车模式和拖车模式,包括:车架,具有可容纳儿童的容纳空间,车架的底部沿靠近其前侧和后侧位置分别设有前车轮和后车轮,且车架靠近其前侧设有第一安装部,车架靠近其后侧设有第二安装部;手把组,当手把组可拆卸地安装在第一安装部时,儿童车切换成拖车模式;当手把组可拆卸地安装在第二安装部时,儿童车切换成推车模式。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儿童车具备拖车模式和推车模式,且在拖车模式和推车模式之间切换简单,使用方便;儿童车整体可收折,且收折方便,收折后占用的空间小。

技术研发人员:宋海善,李志国,刘建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妈咪宝婴童用品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418
技术公布日:2024/12/5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