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拖拉机及农业机械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2小时前  3


本技术涉及农业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拖拉机及农业机械。


背景技术:

1、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类型的农业机械,如拖拉机等,取得了极大的发展,已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农业生产活动中。

2、拖拉机,包括履带式拖拉机和轮式拖拉机,主要用于农田耕种及运输等,种类繁多,或大或小,运用较为普遍,然而,在我国的云南、贵州等大部分地区,由于大部分土地并不平整,常带有较大的坡度,每个地块的面积也相对较小,且上下两个地块之间通常还有较高的田埂或地埂,现有的农业机械,作业时,存在机械设备调头困难,以及地块之间机械设备更换作业难度较大等问题,进而导致这些地区的机械化耕种水平低下,目前仍然以人工作业为主。

3、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转弯半径相对较小,适合于小块农田或山地作业,且功能更为多样的拖拉机,以及包括此拖拉机的农业机械,成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转弯半径较小,适合于小块农田或山地作业,且功能更为多样的拖拉机,以及包括此拖拉机的农业机械。

2、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拖拉机,包括前机架及一端与前机架固定连接的后机架,所述前机架背离所述后机架的一端设有转向桥,所述转向桥的两端分别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转向臂和第二转向臂;所述前机架的端部设有固定设置的转向油缸,所述转向油缸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转向臂和第二转向臂活动连接,所述转向油缸伸缩时,带动所述第一转向臂和第二转向臂转向;所述前机架和后机架之间还设有用于传递力矩的取力器传动轴,所述取力器传动轴的一侧还设有起四驱作用的四驱传动轴。此结构的拖拉机,相对而言,其结构更为短小紧凑,转弯半径小,方便调头,其一端可携带各种机具或半挂车作业,且由于其具有四驱功能,通过性好,因此,可适用于各种小块农田或山地作业。

3、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方案在于在上述基础之上,所述前机架上设有主变速箱,所述后机架上设有副变速箱,所述取力器传动轴的两端分别与主变速箱和副变速箱连接。

4、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方案在于在上述基础之上,所述副变速箱背离所述主变速箱的一端还设有用于输出力矩的取力器输出轴,所述副变速箱工作时,带动所述取力器输出轴旋转。

5、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方案在于在上述基础之上,所述后机架上还设有后桥,所述四驱传动轴的一端与所述主变速箱连接,所述四驱传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后桥连接,所述后桥的两端设有可旋转的后轮。

6、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方案在于在上述基础之上,所述前机架背离所述后机架的一端设有固定座,所述转向油缸包括缸筒和可伸缩地设置于缸筒内的活塞杆,所述缸筒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座上。

7、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方案在于在上述基础之上,所述活塞杆包括第一活塞杆及一端与第一活动杆固定连接或成一体的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一活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向臂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活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向臂活动连接。

8、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方案在于在上述基础之上,所述转向桥的两端分别设有可同步动作的第一轮毂和第二轮毂,所述第一转向臂与所述第一轮毂连接,所述第二转向臂与所述第二轮毂连接,所述前轮设置于所述第一轮毂和第二轮毂上。

9、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方案在于在上述基础之上,所述前机架上还设有驾驶室,所述驾驶室内还第一操纵杆和设置于所述第一操纵杆一侧的第二操纵杆,所述第一操纵杆用于操作所述主变速箱,所述第二操纵杆用于操作所述副变速箱。

10、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方案在于在上述基础之上,所述后机架背离所述前机架的一端还设有起连接作用的悬架,所述悬架包括提升臂,以及设置于所述提升臂一侧的上拉杆和下拉杆。

11、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农业机械,包括拖拉机,所述拖拉机的一端还设有可拆卸的机具或半挂车,所述拖拉机为如上所述的拖拉机。



技术特征:

1.一种拖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机架及一端与前机架固定连接的后机架,所述前机架背离所述后机架的一端设有转向桥,所述转向桥的两端分别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转向臂和第二转向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机架上设有主变速箱,所述后机架上设有副变速箱,所述取力器传动轴的两端分别与主变速箱和副变速箱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拖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变速箱背离所述主变速箱的一端还设有用于输出力矩的取力器输出轴,所述副变速箱工作时,带动所述取力器输出轴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拖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机架上还设有后桥,所述四驱传动轴的一端与所述主变速箱连接,所述四驱传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后桥连接,所述后桥的两端设有可旋转的后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拖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机架背离所述后机架的一端设有固定座,所述转向油缸包括缸筒和可伸缩地设置于缸筒内的活塞杆,所述缸筒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座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拖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包括第一活塞杆及一端与第一活动杆固定连接或成一体的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一活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向臂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活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向臂活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拖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桥的两端分别设有可同步动作的第一轮毂和第二轮毂,所述第一轮毂和第二轮毂上分别设有前轮,所述第一转向臂与所述第一轮毂连接,所述第二转向臂与所述第二轮毂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拖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机架上还设有驾驶室,所述驾驶室内还第一操纵杆和设置于所述第一操纵杆一侧的第二操纵杆,所述第一操纵杆用于操作所述主变速箱,所述第二操纵杆用于操作所述副变速箱。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拖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机架背离所述前机架的一端还设有起连接作用的悬架,所述悬架包括提升臂,以及设置于所述提升臂一侧的上拉杆和下拉杆。

10.一种农业机械,包括拖拉机,所述拖拉机的一端设有可拆卸的机具或半挂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拉机为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拖拉机。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拖拉机及农业机械,拖拉机包括前机架及一端与前机架固定连接的后机架,所述前机架背离所述后机架的一端设有转向桥,所述转向桥的两端分别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转向臂和第二转向臂;所述前机架的端部设有固定设置的转向油缸,所述转向油缸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转向臂和第二转向臂活动连接,所述转向油缸伸缩时,带动所述第一转向臂和第二转向臂转向;所述前机架和后机架之间还设有用于传递力矩的取力器传动轴,所述取力器传动轴的一侧还设有起四驱作用的四驱传动轴。此结构的拖拉机,其结构更为短小紧凑,转弯半径小,方便调头,可携带各种机具或半挂车作业,具有四驱功能,通过性好,可用于各种小块农田或山地作业。

技术研发人员:陈震霖,李靖,蒋艳铼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沙桑铼特农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418
技术公布日:2024/12/5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