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芯的放电方法、电池管理系统、电池包与用电设备与流程

专利查询1月前  13


本申请涉及电池,特别是涉及一种电芯的放电方法、电池管理系统、电池包与用电设备。


背景技术:

1、电芯的循环寿命是指电芯在一定的电流条件下充放电循环一定次数后性能衰减至一定量所用的时间,即电芯在满足规定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大充放电循环次数。

2、针对于硅阳极体系电芯或混硅阳极体系电芯而言,锂离子在电芯阳极的堆积情况是影响电芯的的循环寿命的一个重要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电芯的放电方法、电池管理系统、电池包与用电设备,能够延长电芯的循环寿命。

2、为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芯的放电方法,包括:基于电芯的阳极材料中硅的第一放电深度阈值和硅容量占比,确定电芯的第二放电深度阈值,其中,硅容量占比为阳极材料中硅的克容量与阳极材料的总克容量的比值,第二放电深度阈值=1-第一放电深度阈值×硅容量占比,第一放电深度阈值的范围为40%-60%;基于电芯当前的第一放电深度与第二放电深度阈值,调节电芯的放电深度。

3、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电芯的第一放电深度与第二放电深度阈值,调节电芯的放电深度的步骤,包括:若第一放电深度大于或等于第二放电深度阈值,则配置第一次数加一;若第一放电深度小于第二放电深度阈值,则配置第二次数加一;基于第一次数与第二次数,调节电芯的放电深度;响应于第一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一次数阈值,减小电芯的放电深度,并将第一次数清零;响应于第二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二次数阈值,增大电芯的放电深度,并将第二次数清零。

4、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减小电芯的放电深度之后,方法还包括:若电芯的放电深度小于第二放电深度阈值,则配置电芯的放电深度为第二放电深度阈值。

5、在一些实施例中,响应于第二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二次数阈值,增大电芯的放电深度,并将第二次数清零的步骤,包括:响应于第二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二次数阈值,增大电芯的放电深度至第二放电深度;电芯以第二放电深度放电至少两次;在电芯以第二放电深度放电结束时,将第二次数清零。

6、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还包括:在增大电芯的放电深度时,减小电芯的放电速率。

7、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放电深度大于或等于95%。

8、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芯的放电深度减小或增大的数值为[1%,5%]中任一数值。

9、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管理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存储器存储有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指令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第一方面中的方法。

10、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包括:电池模组以及第二方面中的电池管理系统。电池模组包括至少一个电芯。

11、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电设备,包括负载以及第三方面中的电池包。电池包用于为负载供电。

12、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提供的电芯的放电方法,实现了基于硅的第一放电深度阈值确定电芯的第二放电深度阈值,以基于电芯当前的第一放电深度与第二放电深度阈值调节电芯的放电深度。针对于硅阳极体系电芯或混硅阳极体系电芯而言,根据电芯的放电深度阈值与当前放电深度,对电芯的放电深度实时调节,能够降低锂离子在电芯阳极堆积的风险,从而有利于延长电芯的循环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电芯的放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电芯当前的第一放电深度与所述第二放电深度阈值,调节所述电芯的放电深度的步骤,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放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减小所述电芯的放电深度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放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所述第二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二次数阈值,增大所述电芯的放电深度,并将所述第二次数清零的步骤,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放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放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放电深度大于或等于95%。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放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的放电深度减小或增大的数值为[1%,5%]中任一数值。

8.一种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9.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模组以及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所述电池模组包括至少一个电芯。

10.一种用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负载以及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包,所述电池包用于为所述负载供电。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芯的放电方法、电池管理系统、电池包与用电设备。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电芯的放电方法包括:基于电芯的阳极材料中硅的第一放电深度阈值和硅容量占比,确定电芯的第二放电深度阈值,其中,硅容量占比为阳极材料中硅的克容量与阳极材料的总克容量的比值,第二放电深度阈值=1‑第一放电深度阈值×硅容量占比,第一放电深度阈值的范围为40%‑60%;基于电芯当前的第一放电深度与第二放电深度阈值,调节电芯的放电深度。通过上述方式,能够延长电芯的循环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金娟,林存键,史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5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