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悬架控制方法、系统、控制器及车辆与流程

专利查询1月前  18


本公开涉及车辆悬架系统,具体地,涉及一种空气悬架控制方法、系统、控制器及车辆。


背景技术:

1、空气悬架控制系统由空压机、储气罐、空气弹簧、电磁阀等部件组成。空压机用于对空气进行压缩得到压缩空气。储气罐用于存储该压缩空气。空气弹簧用于通过放气,以向下调节车身高度;及通过储气罐充气,以向上调节车身高度。

2、相关技术中,在空气悬架控制系统某些部件故障或停止工作时,直接禁止调节车身高度,没有充分利用空气悬架控制系统的调节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空气悬架控制方法、系统、控制器及车辆。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空气悬架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3、确定空气悬架的高度调节模式,所述高度调节模式至少包括第一调节模式和第二调节模式;

4、响应于确定所述高度调节模式为第一调节模式时,控制所述空气悬架调节车身高度向目标高度调节;

5、响应于确定所述高度调节模式为第二调节模式时,控制所述空气悬架调节车身高度至标准高度。

6、可选地,所述确定所述高度调节模式为第一调节模式的步骤包括:

7、获取车辆信号;

8、响应于所述车辆信号无异常信号时,确定所述高度调节模式为第一调节模式。

9、可选地,所述确定所述高度调节模式为第一调节模式的步骤包括:

10、获取车辆信号;

11、响应于所述车辆信号中存在异常信号,且所述车辆满足第一条件时,确定所述高度调节模式为第一调节模式。

12、可选地,所述车辆信号中存在异常信号,且所述车辆满足第一条件包括:

13、所述车辆信号中存在的异常信号只包括横向加速度失效信号和/或纵向加速度失效信号;

14、且所述车辆为停车状态。

15、可选地,所述车辆信号中存在异常信号,且所述车辆满足第一条件包括:

16、所述车辆信号中存在的异常信号只包括后备箱门打开信号;

17、且所述车辆进入装载模式,所述车辆为停车状态。

18、可选地,所述车辆信号中存在异常信号,且所述车辆满足第一条件包括:

19、所述车辆信号中存在的异常信号只包括空压机停止工作的信号;

20、且储气罐当前气压大于或等于第二气压阈值,空压机温度超过预设温度阈值;

21、其中,所述第二气压阈值是允许将车身高度从最低高度调节至最高高度所需的储气罐气压。

22、可选地,所述确定所述高度调节模式为第二调节模式的步骤包括:

23、获取车辆信号;

24、响应于所述车辆信号中存在异常信号,且所述车辆满足第二条件时,确定所述高度调节模式为第二调节模式。

25、可选地,所述车辆信号中存在异常信号,且所述车辆满足第二条件包括:

26、所述车辆信号中存在的异常信号只包括空压机停止工作的信号;

27、且所述车辆车身的当前高度大于标准高度。

28、可选地,所述车辆信号中存在异常信号,且所述车辆满足第二条件包括:

29、所述车辆信号中存在的异常信号只包括空压机停止工作的信号;

30、储气罐当前气压大于或等于第一气压阈值且小于第二气压阈值;

31、其中,所述第一气压阈值是允许将车身高度从当前高度调节至标准高度所需的储气罐气压;所述第二气压阈值大于所述第一气压阈值,所述第二气压阈值是允许将车身高度从最低高度调节至最高高度所需的储气罐气压。

32、可选地,所述车辆信号中存在异常信号,且所述车辆满足第二条件包括:

33、所述车辆信号中存在的异常信号只包括空压机停止工作的信号;

34、且所述车辆车身的当前高度小于或等于标准高度,储气罐当前气压大于或等于第二气压阈值,空压机温度不超过预设温度阈值;

35、其中,所述第二气压阈值大于所述第一气压阈值,所述第二气压阈值是允许将车身高度从最低高度调节至最高高度所需的储气罐气压。

36、可选地,所述高度调节模式还包括第三调节模式,所述方法还包括:

37、响应于确定所述高度调节模式为第三调节模式时,禁止所述空气悬架调节车身高度。

38、可选地,所述确定所述高度调节模式为第三调节模式的步骤包括:

39、获取车辆信号;

40、响应于所述车辆信号中存在异常信号,且所述车辆满足第三条件时,确定所述高度调节模式为第三调节模式。

41、可选地,所述车辆信号中存在异常信号,且所述车辆满足第三条件包括:

42、所述车辆信号中存在的异常信号只包括空压机停止工作的信号;

43、且所述车辆车身的当前高度小于或等于标准高度,储气罐当前气压小于第一气压阈值;

44、其中,所述第一气压阈值是允许将车身高度从当前高度调节至标准高度所需的储气罐气压。

45、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46、在确定所述高度调节模式为第二调节模式,并控制所述空气悬架调节车身高度至标准高度后,将所述高度调节模式调整为第三调节模式,并禁止所述空气悬架调节车身高度。

47、可选地,所述高度调节模式还包括第四调节模式,所述方法还包括:

48、响应于确定所述高度调节模式为第四调节模式时,禁止所述空气悬架升高车身高度。

49、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50、在确定所述高度调节模式为第二调节模式,并控制所述空气悬架调节车身高度至标准高度后,将所述高度调节模式确定为第四调节模式,以禁止所述空气悬架升高车身高度。

51、可选地,所述车辆信号包括:第一信号集和第二信号集,所述第一信号集包括空压机温度信号、车速信号、方向盘转角信号、加速踏板开度信号、制动踏板开度信号、横向加速度信号、环境温度信号、坡道信号、扭曲路信号、粗糙路面信号和纵向加速度信号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信号集包括空压机停止工作的信号、横向加速度失效信号、纵向加速度失效信号、后备箱门打开信号、abs启动信号、esp启动信号、举升信号、阀动作失效信号、高度传感器失效信号、发动机舱盖打开信号和车门打开信号中的至少一个;

52、所述方法还包括:

53、针对第一信号集内的信号,在该信号大于或等于该信号对应的阈值的情况下,确定该信号为异常信号;

54、针对第二信号集内的信号,在该信号为第一数值的情况下,确定该信号为异常信号。

55、本公开还提供一种空气悬架控制系统,包括:空气悬架和控制器,所述空气悬架包括空压机、储气罐和空气弹簧;

56、所述空压机被配置给所述储气罐提供所述压缩气体;

57、所述储气罐被配置为存储所述压缩气体;

58、所述空气弹簧被配置为充入所述储气罐内的压缩气体,及排出所述压缩气体,以调节车身高度;

59、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空气悬架,以实现上述空气悬架控制方法的步骤。

60、本公开还提供一种控制器,包括:

61、存储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62、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上述空气悬架控制方法的步骤。

63、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空气悬架控制系统。

6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空气悬架的高度调节模式至少包括第一调节模式和第二调节模式,当空气悬架的高度调节模式不是第一调节模式时,即当空气悬架的高度调节模式不是使空气悬架正常调节,即将车身高度调节至目标高度时,不是直接禁止空气悬架进行高度调节,而是在确定所述高度调节模式为第二调节模式时,控制所述空气悬架调节车身高度至标准高度,以充分利用空气悬架的高度调节能力。因此,相较于相关技术,不是控制空气悬架正常高度调节,就是禁止空气悬架高度调节,本公开提供的技术方案还包括第二调节模式,控制所述空气悬架调节车身高度至标准高度,更加充分地利用了空气悬架控制系统的高度调节能力。

65、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空气悬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悬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高度调节模式为所述第一调节模式的步骤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悬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高度调节模式为所述第一调节模式的步骤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悬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信号中存在异常信号,且所述车辆满足第一条件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悬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信号中存在异常信号,且所述车辆满足第一条件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悬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信号中存在异常信号,且所述车辆满足第一条件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悬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高度调节模式为所述第二调节模式的步骤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悬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信号中存在异常信号,且所述车辆满足第二条件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悬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信号中存在异常信号,且所述车辆满足第二条件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悬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信号中存在异常信号,且所述车辆满足第二条件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悬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模式还包括第三调节模式,所述方法还包括: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气悬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高度调节模式为第三调节模式的步骤包括: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气悬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信号中存在异常信号,且所述车辆满足第三条件包括: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气悬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悬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模式还包括第四调节模式,所述方法还包括: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空气悬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17.根据权利要求2-9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悬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信号包括:第一信号集和第二信号集,所述第一信号集包括空压机温度信号、车速信号、方向盘转角信号、加速踏板开度信号、制动踏板开度信号、横向加速度信号、环境温度信号、坡道信号、扭曲路信号、粗糙路面信号和纵向加速度信号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信号集包括空压机停止工作的信号、横向加速度失效信号、纵向加速度失效信号、后备箱门打开信号、abs启动信号、esp启动信号、举升信号、阀动作失效信号、高度传感器失效信号、发动机舱盖打开信号和车门打开信号中的至少一个;

18.一种空气悬架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悬架和控制器,所述空气悬架包括空压机、储气罐和空气弹簧;

19.一种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所述的空气悬架控制系统。


技术总结
本公开涉及车辆悬架系统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空气悬架控制方法、系统、控制器及车辆。该空气悬架控制方法包括:确定空气悬架的高度调节模式,高度调节模式至少包括第一调节模式和第二调节模式;响应于确定高度调节模式为第一调节模式时,控制空气悬架调节车身高度向目标高度调节;响应于确定高度调节模式为第二调节模式时,控制空气悬架调节车身高度至标准高度。相较于相关技术,不是控制空气悬架正常高度调节,就是禁止空气悬架高度调节,本公开提供的技术方案还包括第二调节模式,控制所述空气悬架调节车身高度至标准高度,更加充分地利用了空气悬架控制系统的高度调节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肖瑞,谢欣秦,邵雄,赵伟冰,李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5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