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用管件焊接夹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17小时前  3


本技术涉及电动自行车制造,尤其涉及一种自行车用管件焊接夹具。


背景技术:

1、自行车用管件包括车首管、下管、中管、马达座和补强片,其中车首管与下管焊接,下管、中管、马达座和补强片焊接,且下管、中管、马达座和补强片焊接完成后形成五通孔,在焊接过程中,下管、中管、马达座和补强片正面焊接后通常需要拆卸后对反面再进行焊接,当重新对下管、中管、马达座和补强片装夹后,容易出现焊接变形或漏焊的情况,同时对下管、中管、马达座和补强片重新装夹也降低了焊接效率。

2、因此,亟需一种自行车用管件焊接夹具,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自行车用管件焊接夹具,能够在不改变下管、中管、马达座和补强片位置的前提下实现对下管、中管、马达座和补强片的正反面焊接,提高焊接效率。

2、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工装旋转支架;

4、管件承载组件,包括承载板、车首管固定结构、马达座固定结构、中管固定结构和补强片固定结构,所述承载板能够转动地与所述工装旋转支架连接,所述车首管固定结构、马达座固定结构、中管固定结构和补强片固定结构均固定设置于所述承载板的同一侧面,所述车首管固定结构用于固定限位车首管,所述马达座固定结构用于固定限位马达座,所述补强片固定结构用于压紧补强片以与下管、中管以及马达座贴合,所述承载板设置有反向焊接位通孔,至少所述补强片与下管、中管以及马达座的贴合位置与所述反向焊接位通孔正对设置。

5、作为上述自行车用管件焊接夹具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自行车用管件焊接夹具还包括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固定连接于所述工装旋转支架,所述驱动结构与所述承载板连接以驱动所述承载板相对所述工装旋转支架转动。

6、作为上述自行车用管件焊接夹具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驱动结构包括翻转气缸、齿条和齿轮,所述翻转气缸的气缸杆与所述齿条固定连接,所述齿轮与所述承载板固定连接,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

7、或,所述驱动结构包括翻转电机,所述翻转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承载板固定连接。

8、作为上述自行车用管件焊接夹具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自行车用管件焊接夹具还包括锁定结构,所述锁定结构固定设置于所述工装旋转支架,所述锁定结构与所述驱动结构分别设置于所述承载板的两端。

9、作为上述自行车用管件焊接夹具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补强片固定结构包括肘夹和推压块,所述肘夹的工作端与所述推压块固定连接,所述推压块朝向所述补强片的一侧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能够与所述补强片贴合。

10、作为上述自行车用管件焊接夹具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马达座固定结构包括下压气缸、下压板、限位销和马达座限位块,所述下压气缸设置于所述马达座限位块的一侧,所述马达座限位块至少部分伸入所述马达座形成的空间内并与所述马达座的内侧壁贴合,所述马达座限位块设置有销轴孔,所述限位销能够穿过所述马达座伸入所述销轴孔内,所述下压板与所述下压气缸的气缸杆固定连接,所述下压板能够压紧所述马达座限位块。

11、作为上述自行车用管件焊接夹具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自行车用管件焊接夹具还包括伪五通管,所述伪五通管固定设置于所述承载板的侧面并靠近所述马达座固定结构,所述伪五通管用于分别与所述下管、中管以及马达座贴合。

12、作为上述自行车用管件焊接夹具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车首管固定结构包括固定座、车首限位块和第一压紧气缸,所述固定座和所述第一压紧气缸固定设置于支撑座,所述车首限位块与所述固定座配合以夹紧所述车首管,所述第一压紧气缸的气缸杆与所述车首限位块固定连接用于推压所述车首限位块与所述车首管贴紧。

13、作为上述自行车用管件焊接夹具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车首管固定结构还包括滑轨和滑块,所述滑轨固定于所述承载板侧面,所述滑块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所述滑块与所述车首限位块固定连接。

14、作为上述自行车用管件焊接夹具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中管固定结构包括中管限位块和第二压紧气缸,所述第二压紧气缸固定于所述承载板侧面,所述第二压紧气缸的气缸杆与所述中管限位块固定连接,所述中管限位块用于压紧所述中管的端部。

15、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6、通过车首管固定结构、马达座固定结构、中管固定结构和补强片固定结构分别对车首管、下管、中管、马达座以及补强片五者装夹后,并对车首管、下管、中管、马达座以及补强片的正面进行焊接,焊接完成后,转动承载板,由于承载板具有反向焊接位通孔,反向焊接位通孔能够将补强片与下管、中管以及马达座的贴合位置外露,进而实现反面焊接的目的。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行车用管件焊接夹具不需要将自行车用管件拆卸再次装夹即可实现正反焊接的目的,同时还能够防止装夹或拆卸后漏焊的情况发生。



技术特征:

1.自行车用管件焊接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用管件焊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行车用管件焊接夹具还包括驱动结构(26),所述驱动结构(26)固定连接于所述工装旋转支架(1),所述驱动结构(26)与所述承载板(21)连接以驱动所述承载板(21)相对所述工装旋转支架(1)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用管件焊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26)包括翻转气缸(261)、齿条(262)和齿轮(263),所述翻转气缸(261)的气缸杆与所述齿条(262)固定连接,所述齿轮(263)与所述承载板(21)固定连接,所述齿轮(263)与所述齿条(262)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用管件焊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行车用管件焊接夹具还包括锁定结构(27),所述锁定结构(27)固定设置于所述工装旋转支架(1),所述锁定结构(27)与所述驱动结构(26)分别设置于所述承载板(21)的两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用管件焊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片固定结构(25)包括肘夹(251)和推压块(252),所述肘夹(251)的工作端与所述推压块(252)固定连接,所述推压块(252)朝向所述补强片(500)的一侧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能够与所述补强片(500)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用管件焊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座固定结构(23)包括下压气缸(231)、下压板(232)、限位销和马达座限位块(233),所述下压气缸(231)设置于所述马达座限位块(233)的一侧,所述马达座限位块(233)至少部分伸入所述马达座(400)形成的空间内并与所述马达座(400)的内侧壁贴合,所述马达座限位块(233)设置有销轴孔,所述限位销能够穿过所述马达座(400)伸入所述销轴孔内,所述下压板(232)与所述下压气缸(231)的气缸杆固定连接,所述下压板(232)能够压紧所述马达座限位块(23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用管件焊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行车用管件焊接夹具还包括伪五通管(28),所述伪五通管(28)固定设置于所述承载板(21)的侧面并靠近所述马达座固定结构(23),所述伪五通管(28)用于分别与所述下管(200)、中管(300)以及马达座(400)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用管件焊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首管固定结构(22)包括固定座(221)、车首限位块(222)和第一压紧气缸(223),所述固定座(221)和所述第一压紧气缸(223)固定设置于支撑座,所述车首限位块(222)与所述固定座(221)配合以夹紧所述车首管(100),所述第一压紧气缸(223)的气缸杆与所述车首限位块(222)固定连接用于推压所述车首限位块(222)与所述车首管(100)贴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行车用管件焊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首管固定结构(22)还包括滑轨(224)和滑块(225),所述滑轨(224)固定于所述承载板(21)侧面,所述滑块(225)与所述滑轨(224)滑动连接,所述滑块(225)与所述车首限位块(222)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用管件焊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管固定结构(24)包括中管限位块(241)和第二压紧气缸(242),所述第二压紧气缸(242)固定于所述承载板(21)侧面,所述第二压紧气缸(242)的气缸杆与所述中管限位块(241)固定连接,所述中管限位块(241)用于压紧所述中管(300)的端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电动自行车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行车用管件焊接夹具。通过车首管固定结构、马达座固定结构、中管固定结构和补强片固定结构分别对车首管、下管、中管、马达座以及补强片五者装夹后,并对车首管、下管、中管、马达座以及补强片的正面进行焊接,焊接完成后,转动承载板,由于承载板具有反向焊接位通孔,反向焊接位通孔能够将补强片与下管、中管以及马达座的贴合位置外露,进而实现反面焊接的目的。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本技术提供的自行车用管件焊接夹具不需要将自行车用管件拆卸再次装夹即可实现正反焊接的目的,同时还能够防止装夹或拆卸后漏焊的情况发生。

技术研发人员:姜沛,陈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捷安特电动车(昆山)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416
技术公布日:2024/12/5

最新回复(0)